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小货郎》 第 41 章(第3/5页)
走街串巷,一点本事也没有。
若是能像纪彬那样开个小店,倒是还行,可只是走街串巷罢了,哪比得上她儿子。
蔡姐姐是个极温柔的人,面对自己开店的黄夫人,自然是招架不住。几番交谈之后,蔡家完全落入下风。
蔡姐姐握住椅子,就听黄夫人道∶”哎呀,这亲事还是要门当户对的好,不管是嫁女还是娶妇,都是想要孩子们过得好,柴娘子,你说呢?”
柴良子点点头。
但蔡姐姐完全明白,这话就是在针对她跟蔡运。
柴尺看着厅堂上的女人们你来我往,就算再不敏锐,也能听出里面的机锋。不过蔡运跟蔡姐姐也太惨了点,被黄夫人跟黄公子换着法的挤兑。偏偏蔡运一来柴家,以前的机灵劲全没了,紧张到都能看到头上的汗。
又说了会话,两家放下礼物就要离开了。
毕竟黄家,蔡家同时都在,就算聊也聊不出什么,两家都要再挑时间过来。
礼物放下的时候,那黄公子竟然踮起脚看了看蔡运这∶”你那盒子轻飘飘的,到底送给柴妹妹什么礼物啊,别那些破烂玩意儿碍眼啊。
柴娘子眉头微皱,就听蔡运道∶”这里面装着的是几幅绣品,是送予柴伯母的。”
这倒是像话,直接说送给闺阁女儿的,这怎么能行。若说是给柴家伯母,那就妥帖了。
黄公子奇道∶”你知道我家做什么的吗?巧了,我家送的也是绣品,要不要全都拿出来看看。”黄夫人小声呵斥∶”不要乱说。”
虽是呵斥,但黄夫人也想对比对比。
毕竟对上蔡姐姐,她简直大获全胜,这会再用自家精美绣品对比一下,岂不是直接把这个蔡家逼入绝境?
她很乐意做这件事,敢跟她抢人,就要承担这种风险。
众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故意瞧蔡家笑话。蔡姐姐更是下意识捂住盒子,不愿把东西露出来。
她弟弟一个人攒的东西,怎么比得上黄家送的礼物,而且她昨天还叮嘱过,第一次登门,太贵重不好。
蔡姐姐眼神变得躲闪,下意识看向蔡运。
柴娘子皱眉,开口道∶”不必了吧,都是心意,没有孰优孰劣。”
蔡运反而冷静下来,知道自己若是不打开礼盒,那必然丢人,不说礼物如何,胆小懦弱这个名声肯定会留下。
还不如大大方方打开了,不管是好是坏,全都是他的心意,也是他精心挑选的。
蔡运笑着拱手,把盒子打开道∶”让诸位见笑了,礼物不算贵重,但个个都是我精心挑选。
谁知道蔡运还没介绍,就听黄夫人上前一步,仔细看着里面的绣品,然后死死盯着蔡运∶”这东西哪来的?!”
这态度让蔡运吓一跳,柴尺甚至都想拦住了。蔡运道∶”买的啊。”
此时那位黄公子也看过来,惊愕到尖叫∶”怎么可能!你怎么买得起这幅松鹤猿,还有翠庭荷花?!”
这话蔡运倒是听懂了,是在念绣品的名字。
黄夫人刚想上手去碰,却硬生生止住了,盯着蔡运道∶”蔡家好财力,这一套刺绣在春安城要价八十两,而且有价无货,你这一送,就是两套。”
八十两?!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屏风后的柴妹妹,还有蔡运的姐姐都十分错愕。
两套就是一百六十两?蔡运哪来的钱。
蔡运目瞪口呆地看向柴力∶”这东西,这么值钱?”
满场只有柴娘子还保持淡定,开口道∶”拿上前我瞧瞧。”她眼睛不好,只能凑近了才能看清楚。
在场的人都相信柴娘子的能力,等她看过一遍,暗赞道∶”这绣样着实好,绣娘的功底也不错,八十两是值得的。”
那么好的,蔡运一个货郎,怎么买得起八十两一套的刺绣?!
蔡运也被看傻了,愣愣道∶”可我买的时候,两套一共八钱银子。”按理说,用八钱银子买第一次的登门礼已经很体面了。可是这东西原价一百六十两啊!他怎么可能用八钱银子买到?!
”我朋友卖我的,只收了八钱,还送了盒子。”蔡运急急忙忙补充。这让蔡姐姐都没拦住。
蔡姐姐原本的意思是,就按一百六十两说,也是给他涨面子。怎么他就傻里傻气讲出来了。
谁料柴娘子摸着刺绣的纹路笑∶”也就是四钱一幅?”
”蔡家小子,你交了个好友,这东西单单工钱,就不止四钱银子。”
不过以蔡运的品性,能交到这样的朋友,也是正常吧。
最后黄家几人落荒而逃,甚至是带着礼物走的。
都见过一百六十两的刺绣了,他们再把自己家绣品留下来,岂不是贻笑大方。最好笑的是,竟然是他们先提出要看刺绣的。这门亲事不能成就算了,他们还落下笑柄!
百六十两的刺绣!春安城都买不到的刺绣!竟让这穷小子拿到了!
纪彬都不知道,他给蔡运的刺绣引起这么大风波。更不知道蔡运还被留下来多待了会。
不过刺绣倒是被柴娘子退回来,只留下其他不值钱的礼物。说这东西太贵重,还是收回去的好。
其实也不能怨纪彬,他怎么知道昌伊县还有识货的人,不仅是识货,还准确说了绣品的价格。真是失策。
纪彬走在简易石子路上,大约三米宽,走太平车是没问题的,因为这附近的石头原因,这条路看着竟然白白的,远远都能看到这。
纪彬每走一步,都觉得走在银子上。
这不是夸张好吧,宣老爹心疼道∶”你说的,要好好修,如今修出来知道心疼了?”
纪彬笑∶”确实心疼,不过也值得。”
宣老爹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值得,毕竟纪彬这条简易的路,一共花了六十七两。
毕竟修个最简单的路,都不用铺砖,不用搞什么三合土,先修平整,压实,整理好,铺上石子。这需要的人工可太多了。
而且因为铁器的限制,多数人只能用木质工具。
他们这仅有的四把铁质工具,一个是里长家的,另外是问衙门借的。
别问,问就是这么惨。
古代的铁器管的比较严格,也跟南军国打过一场大仗有关。不过边关现在停战,铁器的限制会越来越少。
所以宣老爹他们只是用的木质工具,中途坏了不知道多少,都是纪彬花的钱。可以说不是宣老爹把关,这条一千米的路所需的费用只会更多。这活太辛苦了。
现代有各种工具,建桥修路依旧是个苦差事,更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现在石子路终于修好了,最简单来说,以后从纪彬家到这两个作坊,就算下雨天脚上都不会沾泥,这就是好事。
而且以后这条路的作用会更多。
自从五月份引娘生日开始建造的两个作坊,一条路,如今终干全都完工。
纪彬又请了邑伊县的排办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