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一万零一岁: 第60章 进城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本宫一万零一岁》 第60章 进城(第1/2页)

    许跃平回京,将与前北夏国交战之事详尽地向冯太后禀来,这当中自然也不时地提及军师周季澄在战场上的算无遗策,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这名周军师的感激与赞许。

    “……此番能大获全胜,臣不敢居功,若不是周大人从旁协助提点,臣恐怕早就已经误中敌计,尸骨全无,哪里会有今日。”

    “周大人本只是一名文弱书生,又曾身负重伤以致身子愈发孱弱,可他却将生死置之度外,跟随臣四处征战出生入死,更是多次挽救臣于危难之间。臣认为,周大人对战场的洞察力、判断力,对战术的使用,远在臣之上,他虽无战将之能,却有主帅之才。”

    冯谕瑧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若无主帅之才,又哪里会有大梁的存在。

    想当年,梁王穆元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名,便连三岁孩童都知晓。若非有大能,又怎会收服得了上官远等一干当时的英雄豪杰。

    瞧他如今改头换脸,彻底换了一个身份,可仍然能赢得许跃平、上官远这些人的敬佩便可知了。人的本事,不会因为换了个处境变了身份而丢失。

    所以,她从来就没有小瞧过他。

    许跃平思考再三,想到当年前往定州时,太后曾给自己的密旨,还是忍不住道:“……不管是在定州的那几年,还是随臣征战的日子,与周大人有书信往来的,只有县主一人。除此之外,他便只是研究舆图与作战策略,再无其他。”

    “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周季澄周大人,对大梁,对太后忠心可鉴,绝无二心。请太后明鉴!”

    冯谕瑧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暗地叹了口气。

    这大概便是常说的‘英雄惜英雄’吧!她就没见过许跃平如此维护一个人,连自己的命都能拿出来为对方作担保了。

    “许卿所言,哀家都明白了。不管是许卿,还是周卿,都是对朝廷有大功劳之人,哀家自然不会亏待。”她温声道。

    许跃平知道自己此番已经有些僭越了,但听太后如此说,顿时放下心来。

    冯太后对他有知遇之恩,若不是她,他只怕如今还只是一名小小的千户,又哪会有如今这般风光。

    但是周大人对他又有救命之恩,往日更是以友处之,他亦不忍辜负。

    好在太后明察秋毫,周大人又是忠心可鉴,他便不用再两边为难了。

    这一日,冯太后论功行赏,封大将军许跃平为定北侯、镇国大将军;同样功不可没的军师周季澄晋为将兵长史,加封中郎将。

    其余有功之臣,亦一一得以晋级受封。

    一时间,满朝文武皆知道了当年的玉人公子,如今已经凭着真本事,得了大梁将士,以及冯太后的承认。

    虽然将兵长史、中郎将的品级都不算十分高,但在军中均是有实权之人,亦有带兵之权,若非有真本事,得将士承认,太后又如何会把这样的官职授予他。

    对京城大多数人而言,将兵长史也好,中郎将也罢,都不如‘玉人公子’的名声响亮,更有不少人忆及玉人公子当年的风姿,再想到如今在军中亦拼出一番前程的周军师,不禁感叹‘玉人公子’竟然还是个文武双全的。

    ‘玉人公子’之名再被提及,连带着永和大长公主亦跟着风光了一把,不少人都觉得她独具慧眼,还能找j得着这么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永和大长公主心中得意,走路都带着风。

    南安王瞧不得她这副得意的模样,不屑地道:“区区一个中郎将又算得了什么,你三叔我还能把魏国的摄政王给举荐进宫呢!”

    永和大长公主脸上的笑容凝住了,轻哼一声,干脆懒得理他。

    这几年,想方设法往宫里举荐俊俏公子的人家越来越多,就像上回的董公子,便是永宁伯府上举荐进去的。

    最主要的还是太后的口味似乎变得有点儿捉摸不透,她如今也抓不准什么类型的公子更受她青睐。往往是这回这种类型的公子被看上了,下一回她又瞧上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这妇人啊,可真是善变!

    而得知周叔叔升了官的虎妞,迫不及待地写好了信,将这个大好消息告知远在魏国的穆元甫。

    虽然她知道自己这封信,绝不会比太后懿旨更早到达对方手中,可是也不在意,她只是想透过此传达自己心中的喜悦而已。

    穆璟见她珍而重之地将写好的信收入信封当中,撇了撇嘴:“又给你那个周叔叔写信了?不过一个中郎将而已,也值得你这般高兴?”

    虎妞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周叔叔凭自己的实力走到今日,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自然替他高兴。凭他的本事,将来必定也能与许大将军一般封侯!”

    穆璟不以为然:“他怎么能与许大将军相比?许大将军一根手指头,便能把他给撂倒了。”

    虎妞非常不雅地朝他翻了一记白眼,啐道:“带兵打仗仅是靠将领的武力么?莽夫一个!”

    “疯丫头,你说谁是莽夫呢?!”穆璟怒了。

    “你骂谁疯丫头呢?”虎妞双眉倒竖,毫不退让地反问。

    见两人说不到两句又吵起来了,寿康公主叹了口气,皇帝穆琮习以为常地耸耸肩,趁着没人注意,飞快地往嘴里塞了一块白糖糕。

    母后真的是好狠的心哪!说取消宣明殿的甜点就真的是取消,不论他求了多久都毫无转寰的余地,可怜他只能有事没事到穆璟那里蹭点吃。

    唉,居然还是无法实现甜点自由,这皇帝做得也忒没意思了!

    穆元甫收到小姑娘的信时,军医正在为他治疗着臂上那深得可见骨头的刀伤,明明痛得直冒冷汗却硬是一声不吭的男子,在听到有京城来的信函时,面无血色的脸上居然瞬间便洋溢了欢喜的笑容。

    “拿来……我……瞧瞧。”

    亲自拿着信过来的上官远见状无奈地道:“跑不了你的,传旨官还在候着呢,我就先把信拿进来给你了。”

    穆元甫接过信,看着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迹,眼神便有了几分温柔。

    “这小县主的信,可真是比疗伤的药还管用啊!”见他如此,上官远不禁取笑道。

    趁此机会,军医动作利索地把伤口处理好,再包扎妥当。

    凤骅掀帘走了进来:“听说是周兄升官的旨意,怎的还不赶紧去接旨?倒是传旨官久候。”

    “他这会儿哪里还记得有传旨官在等着呢!”上官远拂了拂袖上的灰尘,朝着正认真阅读着信函的穆元甫努了努嘴。

    “这是打哪来的信啊?”凤骅随口问。

    “还能是哪里,自然是京城,明德殿里出来的。”上官远随口回答。

    凤骅心口一跳。

    明德殿……莫非是那个人?

    “是小县主的信。”依依不舍地把信折好的穆元甫补充了一句。

    原来如此……是那个孩子的信。

    “小县主与你倒是要好,这么多年了,还记得你这个周叔叔。小孩子的心思最敏感,可见在宫里的时候,你确是真心待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