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一万零一岁: 第47章 我什么都懂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本宫一万零一岁》 第47章 我什么都懂(第2/3页)

一位黄公子,走路的姿势,甚似太.祖皇帝。

    瞧,这不就引得太后多看了几眼么?

    她心中得意,庆幸自己够聪明,只是看了一出《寻君记》,便能猜到太后的心思。

    难怪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哪位公子可以在太后身边侍候超过一年呢!连当年那位最最出色的玉人公子,也逃不过被抛弃的结局。

    想到玉人公子离宫后的一番经历,她又不禁佩服。

    果真是了不得!明明一个文人公子,居然还能在战场上闯出一番前程来。

    冯谕瑧皱着眉,一时半刻也没有想起这两人带给自己的熟悉感,到底是来自哪里,只是温声与永和大长公主说了一会儿话,便让她告退了。

    那两名公子,自然也没能留下来。

    虽然没能把人留下来,不过永和大长公主也不失望,今日不过是她对自己心中猜测作出的一次试探,能成功把人留下自然最好,若是不成功也不要紧,至少她明白了今后要寻什么样的人。

    她心满意足地离开,便是对着那两名公子也和颜悦色,诸多安慰。

    冯谕瑧很快便将这点儿小事给抛诸脑后,毕竟她要处理的政事那样多,哪有心思理会这些小事。

    只是,下一回,南安王妃又带着一名年轻公子进宫请安,那名公子乍一出现在她视线里时,她愣了愣,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难不成穆元甫的魂魄借尸回来还不够,连他早已化成骨的躯体,也能自动复原后再回来?

    只是待她定睛细一看,这才回过神来。

    那人,不过是脸部的轮廓与穆元甫相似,加上她近来日理万机,歇息得不够好,故而才一时眼花,产生了错觉。

    南安王妃自然也发现了太后一直盯着她带进宫的胡公子,心中顿时了然。

    果然如此,看来还是自己猜对了,都说了太后不定也如《寻君记》中的赵夫人那般,一直在其他人身上寻找太.祖皇帝的影子,王爷还不相信,只说什么‘那人一统中原的野心都刻在额头上了,哪会有这些儿女情长’。

    瞧,事实证明,还是她猜对了!

    冯谕瑧揉揉有点儿疼的额角,也没有心思与南安王妃多说话了,南安王妃察言观色,自然也不敢久留,起身的时候还特意放缓了动作,想着对方会不会示意胡公子留下,只可惜不管是冯太后还是连翘,都没有发声。

    她有些惋惜,不过也并不太失望,带着人干脆利落地走了。

    再接着,当理国公夫人也带着一名,给她带来几分熟悉感的年轻男子进宫时,冯太后终于察觉了不对劲。

    她想到了那出《寻君记》,再一回想永和大长公主、南安王妃上一回带进来的人,以及眼前由理国公夫人带进宫的何公子,总算是明白她们在想什么了,一时无语。

    她无奈地望向了连翘,连翘初时不明白,只待她细看何公子的容貌时,再细细一想,脸色都难看了几分。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个个都带这种或多或少与穆元甫有点儿相似的人进宫,是为了给她试剑么?

    最后,何公子自然也没能留下来。

    次日,连翘阴沉着脸,先后到了永和大长公主府、南安王府、理国公府,严肃地向他们表示,太后对他们这一回带进去的人非常不满意,非常不喜欢,让他们另行择人云云。

    南安王与理国公听得瑟瑟发抖,转头便将不听自己话,非要挑了那么一个人带进去的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南安王妃与理国公夫人甚是沮丧,不过很快便又想明白了。

    赵夫人虽然乃子虚国第一奇女子,可又哪里及得上大梁的太后,赵夫人会找赝品自我安慰,可冯太后乃何许人物啊,哪会稀罕赝品,必然是把太.祖皇帝放在了内心深处好生珍藏。

    想明白了这一点,她们又唏嘘不已。

    帝后情深,真乃人间佳话啊!

    在冯太后不知道的情况下,帝后情深的佳话传遍了各府后宅,然后飘向了民间。

    等穆元甫回到京城时,连小孩子都知道他们大梁的冯太后,与驾崩多年的太.祖皇帝有多么恩爱,实乃古往今来皇室第一恩爱夫妻!

    太.祖皇帝呆了呆,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把“死人”都拉出来讲了?

    而很快地,他便从虎妞处得知了缘由。

    虎妞第一时间知道了周叔叔回京的日子,早早便求了冯谕瑧允她前去迎接,冯谕瑧自然不会在此等小事上逆她的意思。

    小姑娘兴高采烈地带着姨母给她安排的人,亲自到了城外迎接多年未见的周叔叔。

    穆元甫坐在马车里,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他不得不承认,这具身体真的是越来越差了,还是这样温暖的天气,他便已经感觉到了凉意。

    不过好在,北夏这块硬骨头还是啃下了。

    剩下的魏国、吴国和陈国,实力虽及不上北夏,但若这三国联合起来对抗大梁,于大梁而言,绝非好事。

    首先,得想个法子,避免这三个国家结盟……

    他暗自思索着。

    突然,有兵士在帘外禀道:“大人,前方十里长亭处,似乎有人在迎接大人。”

    穆元甫一愣。

    接他的人?

    他沉声问:“可看得出是什么人?”

    “不像是朝中官员,倒像是……大人,是宫里的人。”那兵士看清了来人车驾上的标志,连忙道。

    宫里的人?穆元甫又是一愣,随即大喜。

    是虎妞!必定是虎妞!也只有这个丫头,会这般惦记着他。

    他一把掀开了窗帘,顺着方向望过去,远远便看到了一个小身影骑着马朝这边跑来,一边跑,还一边向他挥手致意——

    “周叔叔,周叔叔……”

    那身影越来越近,脸庞也越来越清晰可见。

    他脸上的笑容一凝,眼神有几分恍惚。

    瑧瑧?

    那样的一张脸,那样的笑容,那样的英姿,简直与当年犹待字闺中的冯谕瑧如出一辙。

    不过他很快便回过神了,命人停了马车,跳了下车,亲自迎着来人快步走过去。

    虎妞翻身下马,扔掉缰绳,大声笑着朝迎上来的男子跑过去,然后,绕着对方来来回回转了几个圈。

    “哎呀,这么多年了,周叔叔还是这般俊俏,就是黑了点,好像也瘦了点。不过还是能把许许多多年轻公子比下去!”

    穆元甫哭笑不得,轻轻地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小丫头连周叔叔都打趣。”

    虎妞笑得眉眼弯弯。

    长达数年的信函往来,并没有让他们生出陌生感。虽然没在小姑娘的身边看着她长大,但穆元甫也能从对方的来信中,一点点地看到她的成长。

    这几年,他将自己在武艺上、战场上的种种经验与心得,一点一点地掰碎教授给小姑娘,倒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