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他成为影帝后还爱我[娱乐圈]》 15、第 15 章(第1/2页)
没什么需要补拍的镜头,即将前往最后一期拍摄地的中间这半天,就成了嘉宾的小假期。
小镇是不能继续留了,他们当时租院子是有签订时间的。虽说能续,但这边去机场不方便,人也实在是太多,所以张万山的意思是离开小镇,回到机场附近的酒店去住,这样他们几个好友也好安安静静地聚一聚。
走的时候因为座位不够,所以给嘉宾分了车。
宋西宁不想那么早走,落到了最后,也没那么大架子要人特地给他留一辆车,就坐的器材车。都知道他和小镇的感情最不一样,谁也没多说什么。
就连俞燃,都是头班车走的。
不得不说,这就是人变化的地方了。
放在过去,前一天夜里把话说到那个地步,俞燃之后必然会焦急地想要宋西宁一个回复才能安心,不给就一直问到给为止。可如今却知道要给人喘息、思考的时间,也敢给了。
宋西宁从自己的行李箱里摸出相机,回眸瞥见俞燃的车已经走远的时候,内心一时间还有些感慨--到底是长大了。
“宋老师,要找个人跟你吗?”
“不用,我自己就行。你们差不多了微信上喊我一声我就来,不耽误事啊。”
宋西宁多留小镇不为别的,一个是想拍拍照,另一个就是想同小镇上的人道个别--以前他在这边拍夜戏的时候,时常会有人家给他投喂吃的。那个年代像这样的小镇,吃的可不便宜,小镇人民淳朴善良,自己都不一定舍得吃,却愿意给宋西宁吃,这些宋西宁都记得。
录综艺的过程中就有个回顾拜访的环节,但只拜访不道别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宋西宁选择多留,拎着个相机一家一户走过去。
十五年的时间,小孩儿长大了,大人变老了,老人则满鬓斑白。道说当年的事,仿佛一晃就岁月如梭。
宋西宁将眼睛藏在相机背后,笑呵呵地一个一个拍过去,看着人们时而在他相机下露出拘谨无措的表情,时而又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蓦地发现,比起拍景,他果然还是更喜欢拍人,揣摩人。连眼角眉梢的一点痕迹,都愿意去记忆临摹。
相机又一次定格在一户姓阮的人家身上,那是个老大爷,在镜头前笑得一脸和蔼:“小子,敞开了嘛,笑得比以前放多了。”
宋西宁多少年没被人叫过“小子”了,愣了好半天,才默默从相机背后探了个脑袋出来说:“哎。是。”
“以前那拘的,心里装的全是事哦!”老大爷同他打趣。
宋西宁也笑,把脸放回了相机背后,快门一按,应声说:“是啊是啊,全是心事。”
人进入某个阶段后,很容易陷进一种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漩涡里,俗称迷茫期,走不出去。
宋西宁拍摄《我的第一十八年》时就是如此,而且这个拧巴的状态在他身上维持了很多年。
多到六七年后方虑导演敲完《黎明》的本子,几乎想也不想就定了宋西宁来演主角蒋明。
而在影片中,蒋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早早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打拼,创业成功后直接跻身城市新贵,一时间荣光万丈。却不想事业突遭变故,赔得一无所有。人走茶凉,朋友散尽,负债累累,郁结缠身。
蒋明在影片的开头回到故乡小镇,本来是要自杀的。
如果他没有遇见阿远的话。
器材车载着宋西宁,一路颠颠簸簸地往酒店去。他慢了大部队两小时,车才刚停,外边便摸上来了一个人:“小宋。”
是张万山。他示意司机先下去,随即对宋西宁说:“俞燃没走,你知道吗?”
“嗯?”前一天夜里没睡好,宋西宁刚借着车程补了个眠,懵了两秒,才哑声说:“知道。”
“那这个意思就是,他下一期还得录哦?”
“嗯,大半期吧,也录不到最后。”玉梅奖的时间卡在那,这个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去的:“张导帮忙递个手,水壶拿一下。”
“你还有心思喝水呢?”张万山一水壶递过去,满面稀罕。
宋西宁乐了:“喝个水还得看心思呢?渴了就喝呗。”
“嘶。”张万山说:“那我下期那个主题,还能不能定《黎明》啊?就你两的情况……哎,不是我说,这要是寻常人我都不惜的问这么一遭的,得亏是你两,我这还慎之又慎地琢磨来琢磨去的,八辈子没干过这么辛苦的事--”
“那确实是麻烦张导了。”宋西宁笑,他和张万山没有大合作过,只有零碎的一些小合作。而张万山愿意这么给他面子,一方面是欣赏,另一方面也是喜欢。导演对演员纯粹的喜欢。
行内有句话,说当导演的,就没谁不想拍宋西宁。他的五官和眼神都太有戏剧神采,连带着身体都是最美好的,随随便便往那一坐就是一幅画,太引镜头了。
“但说好了就是说好了,没什么不能定的,照着拍就行。”器材车睡得不太舒服,宋西宁转了转脖颈:“您别往那个方向剪就好。”
“那我肯定不会,我哪是那样的人?”张万山皱起了眉头:“我就是觉着俞燃的情绪好像不太对……”
话到一半,张万山顿了声,意识到不合适:“哎,总归你两的事你两解决,我不参合,我确定没事就行啊。”
“嗯。”宋西宁点头,随即将水壶方向一边,想起什么似的问了句:“不过话说回来张导,我之前一直想问您。”
张万山:“啥?”
“为什么把《黎明》定在终期呢?”宋西宁点了点指尖道:“您的作品那么多,每一期都定自己的也没问题。而且要我说您愿意出来拍这个综艺,也挺奇怪的。电影大导啊,拍综艺?”
“每一期都定自己的作品?哈哈哈哈,那我老张得多小气啊,整个一《远行》整成个人秀是吧?那我不叫张万山了,我叫张心针得了,心眼跟针比呢,害不害臊啊。”
宋西宁大笑。
“至于为什么出来录这档综艺……”说到这,张万山叹了口气。
这几年电影行情不太好,观众们本来就比较倾向商业电影,尤其是爆米花电影,上座率一直很高。而信息时代之后,大热明星通通加入商业电影阵营,形成了一种流量上的良性循环,即高热度演员配高商业性电影,如此反复,便让一些稍许另类的电影落了下风。很多曾经大火过的经典片,放到如今真不一定能取得多好的成绩。
这不是说商业电影不好,商业电影也有满足影迷的精神需求,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时代也有时代的选择。只是说在商业电影蒸蒸日上的环境之下,其他影片如果还想出头,就需要自救。
否则流量不高请不到腕儿,请不到腕儿票房低,排放低排片率低,完全是恶性循环。
就拿《天高高》说就好了,它本身是被青蝶放弃的一个新导演之作。如果不是俞燃把这部片子捞出来,它恐怕会和许许多多的优秀影片一样,连被拍出来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取得后来那么优异的成绩。
行业复杂,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尤其是他们这样一行,更不能保证每一部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