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青梅: 12、第 1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二嫁青梅》 12、第 12 章(第1/2页)

    入夜,宋国公府灯火通明。

    院子里的石灯被风吹得明灭,影影绰绰,能瞧临路的百日红耷拉着脑袋,被来往走动的小厮撞地磕头。

    张承乐傍晚被宫里接走。

    一家子男人出去打听,到这会儿还没个平安的消息。

    真真是急刹王氏。

    “不成,我得去找承平!”王氏火急火燎地起身,熟悉体面也不顾,出二门就要吩咐底下的人备轿,要往山上家庙里找大儿子回来。

    承乐仿了军令手谕不假,可那也是被宣平侯逼迫,才仿了他亲哥哥的字迹。

    往深了说,他们张家才是受害者。

    承平出家也好,不问世俗也罢,总不能连血脉兄弟也丢开不管?

    张婉哭了半晌,这会儿正扑在老夫人怀里,小声哄着宽慰话。

    听到她娘要去家庙,过来小声地劝:“这事儿本就跟大哥哥不相干,娘亲将他拉进来,若是叫上头以为大哥哥也参与其中……”

    不待她把话说完,二房便站出来主持公道。

    “你这丫头,还是年轻不省事。”黄氏面上揣着笑意,言语里却带着针尖钩子,“你小哥哥那是因着你,才黑布蒙了头的犯糊涂,闯下了塌天大祸,眼下你娘要让老大帮着求情,也是应该。”

    “一家子姊妹亲戚,互相帮衬着,别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话了,就是官运前程都堆一块儿,也没有血脉性命来的要紧。”

    “只要人在,平平安安的,那不比什么都重要么?”

    “也是你二哥哥帮不上什么忙,但凡他有能救老五的本事,我是头一个要他去的,能耐在各自身上,就该使在这要紧事儿上才对。”

    黄氏细长的眉梢扬起,就差没把小侄女不懂事儿往明面里说了。

    王氏急火上心,被她说动一二,拂开女儿的手。

    “你是成家出去,这府里的事情,你也多是不懂,你小哥哥是应试的举子,若因为这事,受影响就不好了。”

    话里话外,无非是跟黄氏一个意思。

    她是嫁出去的女儿,又连累了娘家兄弟沾上祸事。

    这会儿想起来捡公道话说,就是亲娘也要心生不满。

    张婉松开手,站在原地,劝也不是,不劝也不好。

    还是老夫人拍桌子起身,教训了儿媳妇们两句,替孙女说了公道话。

    “她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你们两个大人就懂了?他老子、叔叔跑马似的在外头想法子,你们不帮着说两句好话,先哄着孩子们安心也就罢了,还车五四六地捡些不中听的来念!”

    老夫人将张婉拉在身后,替那瘦小的身子遮出一片温暖的烛火。

    “你也是的,你嫂子急的失了分寸,你应婶子的,嘴里就没个衡量?”

    黑布蒙了头?

    那是死刑犯的打扮。

    老五还活的好好的呢,就这么急的咒他去死?

    岳氏挨了骂,缩了缩脖子,不敢出声。

    王氏先给老夫人认错,赔了不是。

    又嚅糯着嘴,拉了女儿解释。

    “方才是我心急了,说话不管不顾了些,你心里敞亮,不要听进心里。”

    张婉赔笑为其奉茶:“娘亲这话,外道了,我是您亲生的,打的骂的,我做女儿还有记仇的道理不成?”

    王氏心里记挂小儿子的事情,蹙着眉,苦笑点头:“当是如此。”

    岳氏将母女两个生分的场面看在眼里,暗暗在心底偷笑。

    她出身末等小吏之家,本就在家世上低了王氏一头。

    老太太又一味的偏心,只夸他们大房争气,两个儿子文武双全,还得着了卫国公府那么个金龟婿。

    承平拜将,承乐入学,六姑娘那堆金砌银的压箱底,哪个不是打福禄堂老太太的私房里头抬出来的?

    二房的气焰生生被挤的瞧不清火苗。

    就连承合外放,要去平江上任提督,宴客吃席,也没人给拿一两银子出来,还是她自己掏了体己,才给儿子全了这份体面。

    老天爷开眼,也叫他们尝一回不如人的滋味。

    一直到夤夜更深,守夜的婆子过来提醒时辰:“老祖宗,三更了。”

    府里定下的规矩,三更落锁,是给前头留个角门,还是各处敞亮着等老爷们回来,都得上头拿个定夺出来。

    老夫人朝门口看了一眼,叹一声气,“西角门子那里留人守着,前头有了消息,也不必通报,只快快地进来传话就成。”

    “是。”

    那婆子应声下去。

    没多会儿功夫,又小跑折返。

    “回来了!回来了!”婆子提高了声调,“二爷领着人回来了。”

    王氏忙起身,紧走几步出去探看:“承乐一起回来了么?”

    张婉在后面搀着老夫人,也跟了出去。

    岳氏起先只是朝门口扭头,见老夫人起身,她才不紧不慢地随行几步。

    张承安拱手跟长辈报平安:“全须全影的回来了,是阿毓跟钟家一道儿把人给送回来的。”

    “人呢?”老夫人笑着点头,朝他身后找寻钟家兄弟的身影。

    张承安道:“那府里的夫人也盼儿子,兄弟俩不敢多待,门口说两句话,就先回去了。”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老夫人连连称赞,又问那道手谕的事情。

    张承安把钟铭交代的话如实复述:“一个吃醉的人,他懂什么?事情查到后头,那崔家小侯爷也认了,是他给咱们老五下了迷药,又有钟大哥哥作保,咱们家老五受不了委屈呢。”

    “那是个怎么定夺?”张婉懒得听他这些漂亮话,急促促的打岔,捡结果询问。

    张承安伸三个指头比划:“听阿毓说,那位不省事的小侯爷被罚了三个月的俸禄,圣上说要禁足,卫国公府那边也不依不饶,闹到后头,不知是谁往仁寿宫传了消息,太后娘娘亲自出来说情,将人给领回去了。”

    崔浩的祖父是崔太后的亲侄儿,崔家如今只有那一根独苗,便是圣上顾忌大体,舍得责罚他,崔太后那里也不肯答应。

    老夫人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天底下的老祖宗,自是将儿孙小辈放在心尖尖上疼爱。

    她待孙儿、孙女亦是如此。

    岳氏撇着嘴,小声在后面嘀咕:“乖乖哩,天捅了个窟窿,这才罚俸三个月?”

    委实是轻描淡写了些。

    王氏一心扑在小儿子身上,又是请大夫,又要人熬醒酒汤的,也顾不上分辨这话。

    老夫人睨了岳氏一目:“皇亲贵胄,岂能由着咱们说三道四?”

    崔浩乃永安公主独子,圣上偏他,不差了崔太后去。

    若真有惩罚的念头,也不能宁肯落了两位重臣的面子,由着崔太后将人领走。

    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