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做截教大师兄那些年》 第 103 章(第3/11页)
做出一番丰功伟绩。”
闻仲面有赞色,”这说明大王威名远播。”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过……”闻仲话锋一转,”大王要变,就需安抚住西岐,待朝歌稳定下来,再西征也不迟。”
这个道理帝辛也懂,不然回头打仗再出一个李靖,自己是要被活活气死。他问闻仲,”依太师之见,又当如何?”
闻仲抚掌,”求和。”
”派人去西岐,同西岐缔结友好关系,一来方便整理朝纲,二来给我商军免去后顾之忧,待内外清明,届时再灭西岐也不迟。”
这个方法着实不错,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谁去做那个人质,帝辛沉默半响,问了句,”太师觉得派谁去?”
闻仲叹了口气,”此事咱们得拿出诚意来,才能安抚西岐,也好为大王博得一个美名。既然伯邑考被误杀,将心比心,大王也挑位皇子吧。”
帝辛没立刻答应下来,只是招来宫人,对闻仲说,”今日天色已晚,太师先回去休息,此事明日上朝再谈。”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闻仲知这事无异于在帝辛心头割肉,他不再多说,退出大殿打道回府,见外头一片黑漆,天上只挂半道残月,暂时放下拜访秦风的想法,专心应对次日早朝。
另说去了后宫的帝辛,已是半夜,姜皇后宫中依旧灯火通明,见帝辛一身酒气,姜皇后忙命人准备汤水,上前帮帝辛解衣,嘴里抱怨,”大王和太师感情好,也要注意身子,明日还有早朝呢。”
帝辛看着姜皇后忙前忙后,忽然抓住姜皇后的手,”朕欲派殷郊去西岐。”
姜皇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笑道,”殷郊还小,哪会打什么仗。”
帝辛,”做人质。”
姜皇后脸上笑意未消,”大王别拿臣妾开玩笑。”
姜皇后连着问了好几遍,帝辛始终不回答,仿佛一下子意识到什么,泪水簌簌落下,不停对帝辛说,”大王是骗臣妾的……”
帝辛搂过姜皇后,一字一句,”你放心,等打赢西岐,朕亲自接殷郊回朝歌。”
帝辛要派殷郊去西岐这事在朝歌掀起轩然大波,古往今来哪有太子被派去诸侯领地的,还一去没期限。大伙全觉得帝辛疯了,要不就是殷郊哪里惹帝辛不高兴了,不然堂堂嫡子被送出去,怎么看都是一个死字。
比干头一个反对,新旧贵族难得站到一起,集体反对帝辛。打仗不怕,送太子去西岐,这不明摆着向西岐示弱吗?
这种情况下,提议的闻仲站出来力排众议,指出最致命的一点,大军在东夷,一旦西岐攻打朝歌,大军根本没法赶回来。
比干振振有词,”胡说八道,八百诸侯都是假的不成。”
闻仲反驳,”那请丞相说说,哪位诸侯愿赶来支援?”
这就很尴尬了,帝辛名声不好,大部分诸侯都不喜欢帝辛,帝辛能扩大疆土,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拳头打出来的。试想成天欺负你的校霸有一天被揍了,你是看热闹呢,还是拍好叫好呢。
名声还是要好好经营,看看人家姬昌,邻里关系多么和谐,带兵反抗朝歌,那是八方点赞。
朝野一片反对不提,更绝的是西岐那边也答应了,说太子殿下来体恤民情啊,我们西岐夹道欢迎。
其实姬昌也没办法,毕竟帝辛还是王,他是诸侯,就算现在撕破脸了,帝辛在身份地位还是压了姬昌一头,姬昌说送质子,帝辛可以说我不要;帝辛送质子,姬昌他要是说我承受不起,回头帝辛就得说姬昌耍大牌,看不起他商王。
所以姬昌不仅得要,还得好好伺候殷郊,免得对方在西岐嗝屁了。回头被帝辛扣一个谋害太子的锅。
名声这东西,哎……
得知消息的龙族和西方教也很意外,意外帝辛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还在犹豫要不要帮帝辛看脑子,这边帝辛已经给殷郊收拾了行李,准备上路。
西方教一想,这不行啊,和好了先前死的教众都白死了不成,不行,我们要报仇。于是找上龙族,想联手搞点事。
碧龙妹子也不赞同,两边交好她的天帝之位怎么办,难不成回头和昊天平起平坐,昊天初一她十五?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两边一合计,决定杀了殷郊嫁祸给西岐。
不止西方教和龙族不同意,远在玉虚宫的阐教也不同意,你们做亲家了,不打仗了,那他们的封神大战,杀劫找谁渡去?广成子思来想去,叫来土行孙,要他做件事。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同样没有台词的殷郊(啜泣):嫡子难为
闻仲回来帝辛可开心了,领着一家老小亲自出城迎接,摆宴款待劳苦功高的自家太师,本来帝辛还想拉秦风他们一块,被狗腿子费仲劝下。
大王,没有长辈接晚辈的道理,尤其那几位一个比一个无理取闹,说话不看场合,天天吸风饮露的,看不上咱们锅里的,横竖太师是自己人,就不叫外人凑合了。
帝辛想想也是,几个混蛋成天不把自己当人看。自己领着费仲给闻仲撒花花,吃的喝的全摆上,等一天忙完,大臣们都退下了,帝辛才坐到闻仲身边,哭诉他这些日子的经历。
太师,有龙欺负我,还有秃驴给我甩脸色。
闻仲在东夷时听说过龙族的事迹,又有金灵分析,只当这几位是来蹭国运的,属于你我大家好,养个吉祥物也行。结果听帝辛一说,闻仲觉得不对头。
打仗打到一半自家起内讧,想搞死主帅自己上台,妥妥的逆臣贼子好吗。等下,这事你帝辛也有错。
作为历经风雨的太师,闻仲说话留了三分余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听闻李靖三子皆拜入阐教门下,眼下阐教护西岐,大王派李靖出兵,着实欠缺考虑。”
这锅确实该帝辛和西方教轮流背,要是提前多了解情况,也不会派李靖打西岐,只是帝辛拉不下脸,”朕本欲派其他大将,那秃驴说要打战还会法术的,此等良将除了太师朝中寥寥无几。”
帝辛拍马屁闻仲很高兴,正事却一点都不含糊,”大王也不能杀了伯邑考。眼下秋冬之交,今年东夷水草不肥美,欲侵犯边疆,我商军在东夷作战,难顾两头,倘若此刻西岐进犯,我军难护朝歌。”
战线拉太长是要命的事,看上去风光,一旦耗下去只会被活活拖死,这年头打仗又不是以前的伐巫之征,主力军全不用吃喝拉撒,还自带法宝。人族打仗最基本的两点,要吃的,还要装备。
先前帝辛死活要御驾亲征,很大一个原因对面家里有矿,打下来可以做青铜鼎,做农具,还有就是兵器。
精良的武器可以极大提高作战力,对战事有事半功倍之效,但武器是消耗品,这年头又不出产不锈钢,一场打下来折的,豁口的比比皆是,要是不换,下回上战场捅不死人就尴尬了。
另外就是吃的,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军队不种地,全靠后方补给,这个后方就是百姓的粮食。可粮食就这么多,丰年还好说,遇上个天灾人祸,一年辛苦全白费了。这个时候还要交粮,交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