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17、贾仁娶妻生四子 秀才授徒遇顽童(第1/2页)
“蚂蚱”的大名叫贾立信,因为他长的瘦小灵活,上树攀崖利索得像个猴子,说话又快又急,总是叽叽喳喳,所以,人送外号“蚂蚱”。他的父亲名叫贾仁,是水滩里唯一的一个上过三年私塾的文化人。贾仁继承了祖上留下的一份不算小的家业,自己虽说是识文断字,可对农业上的各种活路都做得很精道,还董一些医术兼算命卜卦的手段。这样的人家在农村过日子也算是衣食无忧,富足惬意。贾仁的父亲为了让孙辈能多添男丁使香火旺盛,就让儿子贾仁十五岁结婚,就在贾仁十七岁那年,那女人就生下了第一个孙子,取名贾立信。
贾仁的妻子比他大三岁,长得脸大嘴阔,胸挺屁股大,一看就是能生娃的好女人。贾仁的父亲正是相中了这女人有多子之相,才给儿子娶进门的。嫁过来之后,这个女人果然能生,六年就生了四个孩子,而且清一色都是男丁。
生第一胎贾立信时还算是费了点劲,临产的时候叫了一个接生婆,鼓捣了有半个时辰,贾立信就呱呱坠地了。生第二胎时,这个女人正在磨房推着石磨,为全家人的早饭磨面呢,正在推着石磨转圈的时候,感到一阵肚子痛,还没来得及走出磨房,孩子就掉裤裆里了。
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是夏天麦收时节,这女人正在场院里打碾麦子,在翻麦秸的时候感到小肚子下坠,她就急忙给身旁的婶子说:
“我要生娃了!”。
还没有等她婶子把抬她的人招呼齐备,这女人又把裤子一解,从裤裆里把孩子提出来了,且流血极少,还不到一次月经的量多,脐带也是自己用牙齿咬断的。胎盘被村里的一个二赖子用铁锨端了扔下场崖喂了野狗。
到生第四个孩子时,还好是在半夜里,睡梦中一阵肚子痛让她醒了过来。她知道要生了,就蹲起身,像拉泡屎似的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她怕耽误丈夫的瞌睡,都没有叫醒身边的贾仁。直到孩子落地断脐后,发出青蛙似的叫声,这才让贾仁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点着了灯后,贾仁看了一眼那个还没有包好脐带,像条刚从水里捞出的鲶鱼似的小男孩,就很不情愿地翻了个身,挪到墙根下,继续呼呼大睡了。
这贾家虽说一连生下了四个儿子,每个孩子之间相差就一年多一点,按说应该请个奶妈帮着照顾,可是贾仁自从有了第二个儿子之后,就对女人和孩子不太放在心上,也没有什么格外的照顾,这女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当生下第四个儿子之后,贾仁更是不再搭理女人和孩子们了。而这个女人确实有老母猪般的能耐,她可以同时给两个儿子喂奶,每边的奶头各喂一个,第三个还在旁边排着队,这奶水也是月吸越有。只不过这女人饭量大得出奇,由于每顿饭都是她自己做,所以饭食做的也格外多一点,全家吃完总会剩下一五号瓦盆(秦安县康坡村烧制的一种土陶盆,由大到小分为一至七个号,与大地湾陶器自成一脉。一只五号瓦盆能盛下三碗饭)的饭,她把这盆饭盛在瓦盆里,再把铁锅从灶台上拔起,把瓦盆放置在炉膛的灰烬里保温,然后再把铁锅恢复原位。等给三个小的喂过一遍奶,或干过一阵活路之后,自己饿了,就把那盆饭从炉膛拿出来,一口气吃到肚子里了。然后把孩子交给他们的,自己要吗下地去干庄稼地里的活路,要吗去干家务活。
由于这位的奶水足,质量好,喂下的这四个孩子身体都非常健壮,从不得什么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病。贾仁也就更加专心于种地,操持家里的各项营生。
贾仁平时很少关注孩子们在干什么,孩子们个个长得虎头虎脑,壮壮实实,也从不找他,平常都是带着。贾立信大一点了有时就由他带着小弟弟们玩耍。
第二个孩子一岁的时候,女人提醒贾仁,这俩孩子还没有名字,让他取个名字。贾仁想了想说:
“老大就叫贾立信,老二就叫贾立智吧。”
此时老三已经快生了,女人就又多问了一句:“以后生下老三老四叫什么名字你也顺便给取下吧!”贾仁有点不耐烦,也不再动脑筋,随口就说:
“那就叫贾三、贾四吧!你要再生就接着往下数吧!”
女人也就不再说话,只是转过身去干她那没完没了的活路去了。
水滩里东边有个村庄叫杏树坡,村里有个王姓老秀才,开着一家私塾馆,家境好一点的人家就把孩子送到王老先生处读书识字。贾立信七岁的时候父亲贾仁就把他送到王老先生开办的私塾里去读书。可这贾立信可能是天生劣质,冥顽不化,自从入学堂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好好地上过一天学,每天都会整出一点事情来,受到王先生多次的惩罚。
发生最多的事情就是偷摸同学物品:墨条、毛笔、小刀、零花钱、小零食等,只要逮着机会就下手。有一次,还把王老先生的玳瑁眼镜盒偷拿回了他们家里。
贾立信在开始偷拿小东西时,王先生还以为是小孩子不懂事,把学堂当做了自家屋里,看见东西随便拿。可是,经他教育过几次,讲了好多做人的道理之后,还是如此。他就改变方式,当有同学又告贾立信偷拿了别人的东西之后,王先生就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和屁股,罚站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这贾立信过不了几天还是照样去偷。
偷拿玳瑁眼镜盒事件之后,王老先生把贾立信叫到学堂后面的一个小房子里,单独给他又是谈话,又是惩戒地折腾了好半天。放学的时候,王先生让同村的捎话叫贾仁到学堂里来一趟。
第二天,贾仁到了学堂之后,王先生把贾立信在学堂的所作所为一股脑的告诉了贾仁,要他把贾立信领回去,不然人家其他孩子都要退学了。贾仁听到这些,心中非常恼火,心想自家几辈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怎么会出这么一个败类,恨不得几下打死算了,但又考虑到贾立信是老大,将来还指望他振兴家业,承担顶门立户的责任,总不能不识字,不会算账吧!他就极力给王老先生赔不是;道辛苦;打保证。请求王先生原谅孩子因为年纪小、不懂事而犯下的错误。王先生想:这该怎么办呢?一个贾立信闹得学堂乌烟瘴气,其他孩子与他们的家长三天两头地告状,实在不胜其扰;可话又说回来,这贾立信也就是一个八岁顽童,《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八岁的小孩应该还处在“人之初”阶段吧!我和贾仁配合好,应该能把这孩子的毛病给改了。想到这儿就对贾仁说:“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你又如此诚心诚意,我就再原谅他一次,但要你家的贾立信把小偷小摸的毛病彻底改了才行。”
贾仁说:“我一定让他改掉这丢人现眼的坏毛病!”
王先生:“你先让孩子在家里面壁思过,等他能静下心来,想清楚了,下决心改了,你再送到学堂来。”
贾仁说:“我一定回家后严加管教,直到他想清楚,把坏毛病给我保证改掉了,我再送到学堂来,这一点我向您先打个保证!”
王先生:“立信毕竟还是小孩,你也不要打他,或许在家里反省几天会突然变好了。”
贾仁:“那就不打扰先生了,我就带他回去了。”
王先生:“那你回吧!过几天再说。”贾仁起身向王先生行了躬身礼,王先生抱了抱拳算是回礼。
贾仁领了贾立信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贾立信按倒在院子里的一条长凳上,用一根比筷子稍粗的柳树枝条,一边数落,一边在贾立信的屁股上抽了七八下。刚开始抽的两三下,贾立信咬着牙硬挺着,一声不哼,一声不叫。贾仁心想:你个小崽子还硬抗,手上就加了劲,抽一下,问一声:“你再偷不偷?”当又抽了三下时,贾立信终于扛不住了,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不偷了!再也不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