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树: 13、李九踩点邓家庄 红天出道显奇才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13、李九踩点邓家庄 红天出道显奇才(第1/3页)

    李九经过反复的斟酌,心里拿定了主意,就在他养伤刚满一个月,伤口全部愈合,他觉得可以自由活动了之后,悄悄离开赵家堡,连续三天都去外面踩点。他出去的时候,给张老头说是去县城找大夫再调理一下,顺便买一些日用杂物,活动活动筋骨,张老头也不阻拦,只说早去早回,别累着了!每天晚上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了之后,李九才进赵家堡子,这样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晚上回来的时候,总会带来好多东西,其中有张老头听过、见过而没有享用过的“老刀”牌香烟、“泸州老窖”酒、镶玛瑙嘴的青铜烟锅。也有烧鸡、点灯用的煤油、火柴、食用的盐巴之类。张老头一辈子也没有这样被人孝敬过,真是打心里乐开了花,一连一声地夸着李九,赞叹这些食物的美味,感慨这些小物件的精致美观。
    黄红天晚上放羊回来,看到李九带回这么多好吃好用的东西,心中对李九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李九顺手牵羊偷来的,还有些是他偷了别人的钱再买来的。
    李九的信条是:“天下之财,能者取之。”他觉得自己从事的偷窃职业,除了有人身危险之外,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地方。在他眼里,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所有的有钱人都是窃贼,只不过他们的手段更加高明而已。有人用权力;有人用计谋;有人用资本。所以他要带黄红天走这条路并没有什么道德良心方面的障碍。
    经过连续三天的打探踩点,李九用自己高明的易容术,今天打扮成叫花子,明天又扮作行商,又一天扮作走街窜巷收购古玩杂项、废铜烂铁的游商。在城里城外观察走访,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离县城东门外有两里路远的邓家庄邓举人家。这邓举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自己从不杀生,也不打人,虽说因为没有靠山谋取到个一官半职,但靠着祖上留下的田产家业,生活过得很是惬意。自己办着一个小学堂,教着十几个本村的蒙童,也不规定缴纳多少学费,学童大都是本村小孩,且又大多是同一家族的人,学费由家长们按家庭情况自己捐献。这样反而让邓举人有了更高的威望,也得了更多的实惠,只要邓举人家里有什么需要人手帮忙的地方,总是有家长轮流着主动相帮,自家人都不用动手就一切搞掂。久而久之,这些家长们就有了自然的分工,有牲口的帮牲口,有劳力的出劳力,邓举人家的活路就被家长们全部承包了。邓举人又有位贤惠善良的夫人,据说是天水市胡老爷家的,平素吃斋念佛,最是和善。也因此进出邓举人家的人都很随便,李九在昨天还混进邓举人家,把他们家的房屋布局,进出路径看了个一清二楚。
    之所以选择邓举人家,李九是这样考虑的:邓举人家道殷实,失去点小财小物不会特别计较;还由于家中开馆办学的缘故,没有豢养恶犬;家里也没有看家护院的家丁奴仆。除了高墙大院之外,别无其他防盗设施;退一万步来说,即使黄红天万一落入邓举人之手,也不至于受多大皮肉之苦,更无生命危险,他还了解到当地对初犯的小偷往往会网开一面,教育一通后会让家长领回。思虑周全之后,李九就在前一天的夜里,跟黄红天进行了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
    李九问:“红天,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人了吗?”
    黄红天:“我知道!”
    李九:“那你说说看。”
    黄红天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李九催促说:
    “我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有什么难为情的呢?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有人干呢!”
    黄红天就开口说:
    “做贼的!”
    李九:“说对了!你前几天说要跟上我走,你知道我是做贼的,还愿意跟我走吗?”
    黄红天:“愿意!反正我在这里无牵无挂的,也不想放一辈子羊。”
    李九:“你确定吗?干这行可是风险非常大的,弄不好是会坐牢杀头的,你想清楚了没有?”
    黄红天:“想清楚了,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在放羊的时候,遇到刮风下雨,有好几次差点滚落悬崖,丢了性命,我的命不值钱!”
    李九:“这行当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从这些天我给你教的基本功来看,你有这个天分,学的很快。但是这还不够,我不知道你的胆量和遇到危险后随机应变的能力够不够?”
    黄红天:“我的胆子可大着哩!不信你问问张老头,方圆三十里,没有我不敢去的地方,放羊的时候,有好几次碰到过狼呢,还在狼家屲捡到过好几颗狼牙哩!我脖子上带的这两颗就是那儿捡的。”
    李九:“口说无凭,你敢跟上我偷一回,测试一下你的胆量吗?”
    黄红天:“有什么不敢的!”
    李九:“这可不是一般的测试!”
    黄红天:“怎么不一般了?”
    李九:“这是我们这一门派留下来的规矩,有新人入伙,必须要完成这样的一次测试才成,这个一点都不能马虎。”
    黄红天:“怎么测试?如果完成了呢?”
    李九:“就是你跟上我到事主家偷一回,得手后,我离开,把你留在事主家,然后,你自己想办法脱身,要毫发无损地回来,不能引起任何事端。如果完成了,我就正式收你为徒,跟上我走南闯北,吃香喝辣。如果完不成,就证明你不适合做这一行,你就安心放羊,我帮你娶妻成家。”
    黄红天:“我一定能完成,什么时候做测试?”
    李九:“就在明天晚上。”
    黄红天:“好吧!我一切听你安排。”
    第二天晚上,张老头像平时一样,太阳一落山就早早地睡下了,躺在床上吸了两袋安床旱烟之后就进入了梦乡。李九把自己收拾停当,又检查了黄红天的衣着装束,就在夜幕的掩护下向邓家庄的邓举人家进发了。
    这两人顺着南小河岸,一路急行,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邓举人家的院墙外。李九向周围观察了一会,发现村里还有亮着灯的人家,看来时辰还早,李九就让黄红天伏在邓举人家院墙外的一个小菜园里,自己如同一只黑色的猫,灵活地蹿上一棵高大的槐树,浓密的树叶掩没了李九的身体,他坐在树杈上向周围扫了一圈,然后集中精神观察邓举人家的动静。
    邓举人今年五十开外,有一儿一女,儿子现已成家,小两口在天水城里开着一间杂货铺子,位置就在衙门斜对面的胡家大院隔壁,而这胡家大院的主人正是邓夫人在天水的娘家,孩子他舅姥爷家,由于店铺地处繁华闹市,生意不错;所以,小两口只有年关与大节才回一趟老家看望双亲。女儿也已出嫁,虽说就在县城里,离家并不远,可也不常回娘家,于是家里时常是邓举人与夫人留守,高房大院里时常只住着他们老两口。虽然儿女都不在身旁,可是,邓举人喜欢教书,喜欢那些孩童,因此日子照样过得是有声有色,丝毫没有寂寞之感。
    邓举人家的院子分为前院与后院两处,前院是学堂,大门旁的门房里住着一对老夫妻,接近六十岁,他们是邓举人家的长工。老头常年干些农活,老婆婆从年轻时就给邓举人家洗衣做饭干家务,邓举人对他们很好,时间长了,过得就像一家人似的。这些情况都是李九在这两天打问出来的,那些坐在村头树荫里的老婆婆们无论是生人还是熟客,只要一提起谁家的家长里短,都会事无巨细,给对方讲个底儿掉。因为这儿农村的老婆婆们最爱搜罗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逸闻旧事,遇到有人搭话,生怕言无不尽。要是有两三个老婆婆坐在一起,简直是争先恐后,鸭一嘴鹅一嘴,唯恐别人小眺了她,以讲出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为荣耀。
    这时李九又把目光聚焦到邓举人家的院子里来,只见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