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树: 1、序幕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1、序幕(第1/2页)

    大清光绪末年,有一天,乡绅赵员外去县里拜访新任的知县张老爷,递上了自己的名帖,并十五两银子的拜见礼,格外付给跟班几钱碎银,也就算是在县里挂了名号,可继续做他东乡的绅士了。出了衙门,到了上关街自家的两处铺面里,向掌管铺面的大儿子问了问近几日的生意情况,完了就在两边都是大红木门的街道上一路溜去。街道本就不宽,再加上各家店铺为招徕顾客把自己的货物,从店门向街道方向伸出一块门板的长度,就显得更加拥挤了,耳边充满了嘈杂的声音,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赶集、逛街的兴致。
    正在这时,一辆运送木炭的大马车赶了过来,车把式耀武扬威地坐在车辕前的一个高凳子上,手中扬起装饰了红缨络的长马鞭,在空中甩出脆亮的响声,卖弄似的用鞭梢准确地触到前排拉套的枣红马耳端,枣红马打两个响鼻,迅速的执行着主人转弯、停、走、跑的指令。再看那大马车,的确是威武雄壮,足以成为全秦安县的骄傲。一抱大的胶皮轮胎还散发着它特有的橡皮味,两根榆木车辕足有一个成年壮实男人的大腿粗细,从头至尾长约一丈有五,没有一块节疤,通体透着铁锈斑的颜色,其纹理纠结环绕清晰可辨,似乎可以承受千钧之力,车厢统一用西北独有的酸枣木打造,红白相间,花纹奇幻,光滑结实,算得上是木中精品。
    据说,车的主人“万顺马”的东家,为找一流的辕材,专门坐了四人抬的大轿到榆树沟杨绅士家拜访了两次,杨绅士才答应把自家村口一棵有百年以上树龄,且最为挺拔端直的榆树,用一个手电筒、一幅老花镜外加一只和田玉鼻烟壶,换给了“万顺马”的东家,电筒和老花镜都是从上海过来的洋货,鼻烟壶由上等和田玉精工雕刻,有内画,出自名家之手。有几个精通时政了解行情的能人私下议论说:杨绅士在这笔交易上占了很大便宜。
    那酸枣木就更是稀罕之物,说他稀罕,可能连当地人都要嘲笑这种说法的的玄虚了。酸枣树不是随处可见吗?开白色小花,花落之后长出一个绿豆般的小果,长到秋季果实成熟变成红色,就有了黄豆大小。皮厚、肉薄、核大,吃一颗酸的人直摇头。可是,你见过三把以上粗细,可用来做板材,做家具的酸枣树吗?相信很多生长在当地的人也没有见过,因为这稀缺的木材,一般只用来做织布用的梭子,老寿星拄的拐杖。这下你该相信长到三把粗细的酸枣树是稀罕之物了吧!要说偌大一个秦安县,当年长得粗一点的酸枣树倒也不少,可大多虬枝缠绕,取直的话,长不足一尺,做家具、做车厢,自然是不合格的了。
    “万顺马”的东家心里纠结在了那儿,硬是不听几位木匠用梨木、枣树木、或杏木打造车厢的建议,而是派出伙计四处打探。最后,终于有位精明的伙计打探到东乡里,在董家湾董老爷家祖坟旁的崖边上发现了十多棵粗达三四把,长得比较直溜的酸枣树,这十多棵酸枣树加上周边的一些杂树灌木,组成一片不大不小的林子,正好挡住了坟前南山上的一条深沟,坟地就在灌木丛后边的山湾里,前面有南小河的环绕,背靠中山梁,坟左边的山包高大雄浑,坟右边的山包离得较远,且矮下一截。这在风水学上被称作龙山和虎山,龙山高而近有利于后辈儿孙飞黄腾达,虎山远正好辅佐主位,少了相争之势。董老太爷一向以自家龙脉之盛自夸于人,经常炫耀上辈祖先,自从插坟于此,第二辈就中了举人,并在清水做过一任知县。现在的高房大院就是当年修造的。董家的十多亩川地,三十多亩山薄地也是那时置下的。可是,自那以后,董家是一辈不如一辈,到了董老太爷这辈,经过几次分家析产,也就只剩了十多亩田地,一座破落老宅,一处坟地了。董老太爷今年已七十有四,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当着董家的族长。无奈家境清贫,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眼看孙子该上县里的学堂念书了,可是一年五块大洋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万顺马”的东家本名马云飞,是马家独子,父亲是秀才,因屡试不中,厌倦了功名,不想让儿子步自己后尘,再加上听了一位精通《透天机》、《奇门》、《周易》的游方道士的说辞,大意是大清气数将尽,各路魔王争雄,真命天子已降生人间,天下苍生要经历几场大难,死人无数。四十年内必有改天换日之事发生,秀才听了,半信半疑。后来一想,唉!算了,即使考中又有何用?我穷得连地都卖光了的人,哪有钱去买官。自己开个启蒙馆,不到十个,糊口都难,还是让儿子学做生意吧!正巧,当时一个的父亲做着一点小本生意,常去西安进货,说愿意把马云飞领到西安,介绍给他认识的一个晋商。于是,就在儿子上了几年私塾后,十二岁那年马云飞就给西安晋商做了伙计,后来做贴身跟班。到了十八岁那年,那晋商看马云飞人很精明,是块做生意的好料子,就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放手让他经营西北的生意。到了二十四岁膝下已有了俩儿一女,老丈人也就同意他另立门户,在秦安县上关口最繁华的地方买下一连五间铺面,因自己姓马且希望万事顺利,就取了“万顺马”的字号。开了茶庄、盐庄、布庄、山货百杂店,成立了自己的骡马队,来往于西安、天水、秦安、通渭、马营、兰州这条线上。向兰州运去纸张、茶叶、白糖、布匹等货物,回来带上棉花、葡萄干、和田玉、水晶石等西北特产,少部分留在秦安店铺中出售,大宗货物运往西安。几年之间,这生意顺风顺水,积下了不少银子,就在县城买下了一座大宅院,彻底翻新改造了一遍。两进的院落,宽阔的门庭,威武的石狮,一时间成了进城的乡下人必去观瞻的一道风景。
    按理说,凭“万顺马”的实力,买下半个秦安县城也不是什么难事,买几棵酸枣树有什么了不起?可马云飞心里清楚,这关涉人家祖坟风水,不是出钱多少就能办成的事。
    这天晚饭后,马云飞听了几个铺面掌柜的汇报,安排了后几天生意上的事项,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让丫鬟泡了一壶上好的西湖龙井,一边品茗,一边思量,不觉间有了一些眉目。
    第二天清早,他打发管家周旺财,备了两匹马,一匹管家骑乗,另一匹牵着备用,去中岭山孙家湾,请本县最有名
    望,人称“孙风鉴”的风水大师。又让棉花铺掌柜在城中最有名的“五凤楼”包下一间雅座,预备好酒席。
    不到午时,孙大师和高管家两乗坐骑一前一后进了县城
    东门,早有等在城门口的伙计迎上前去,问了大师的安,接过马缰,一路牵着大师的马,向“五凤楼”缓缓行去。高管家却快马先行。
    到了“五凤楼”,马云飞见孙大师骑马走来,快步上前要亲扶孙大师下马,孙大师一连声说着:
    “马东家何等身份,怎敢劳您大驾,不敢当!不敢当!”
    马云飞却说:
    “杂事太多,无法脱身,没有亲自恭请,已是不敬,何况我乃晚辈,应该的,应该的!”。
    孙大师也就顺势下了马。一连骑行20多里山路,下了马顿觉腿脚有点僵硬、酸麻,迈不开步子。马云飞自然清楚,也就没急着往里边让,而是抬头指着“五凤楼”那几个苍劲有力、灵秀中透着古朴庄重的大字,对孙大师说:
    “听说这几个字大有来历,大师可曾知晓?”
    “别的我可不敢说下大话,要说这‘五凤楼’三个字,你可是问对人了,这是咱县第一才子,大明王朝准探花,官拜都堂御史的胡缵宗,胡大人的手笔。我的亲口对我说,当年五凤楼的老掌柜,为求胡老爷写这牌匾,沐浴斋戒了三日;亲自花了一整天时间,研磨了一大海碗的墨汁。在胡老爷丁忧期已满,将要赴京的前一日,借了县太爷的八抬大轿,亲自去请都堂老爷。五凤楼的老掌柜做东,请了县太爷及本县名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