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丞相夫人是首富(穿书)》 第33章 033(第1/3页)
春闱名次是上午巳时出,没过多久,全上京城基本都已知晓纪明双拿了榜首,吴惟安得了第三。
吴惟安当众掩面而泣一幕,更是被大家传得绘声绘色。
甚至,他自述准备春闱期间一天睡一个时辰事件,已演变成每日通宵达旦寒窗苦读,只有撑不住才会眯一会儿了。
春闱告一段落,纪明喜难得回家用午膳。
今日纪府午膳很是丰盛,全为了庆贺纪明双好成绩。
用过午膳后,兄妹四人靠坐在书房美人榻上歇息闲聊。
纪明焱双手托着下巴在懊悔:“我们应该把妹夫和妹夫他二弟留下用膳。”
纪明喜雷打不动地喝着他茶,微微叹息:“没想到,惟安这孩子真考了第三。”
纪明双到现在也没想通,甚至提出一个他自己都不相信解释:“他怎么考?大哥,不会是翰林院大人们弄错了罢?”
听到这里,纪明焱一下子坐直,开始训导弟弟。
毕竟在家里,除了纪明双和纪云汐,就他最小。
而三妹,纪明焱一向不会训,那就只剩下纪明双了。所以只要有训导弟弟机会,纪明焱就一定不会错过。
“明双啊,你怎么能这么想!”纪明焱苦口婆心,“早上你也在,你没听见妹夫说吗?他这些年寒窗苦读,有如今成绩不是很正常吗?不是我说你啊,明双啊,你要是有妹夫一半努力,你十岁就可以去参加科举,风风光光当状元郎了!”
纪明双:“??”
早上发生事情,纪明喜还不知道,他问了一句:“早上惟安说了什么?”
纪明焱便绘声绘色,一五一十把吴惟安说那番话,重新说了一遍。
纪明喜听着听着,便将手中茶盏放下了,面上动容:“这些,你妹夫他前头从未说过。”
纪明焱自认为他非常懂他这妹夫,便代为回答:“这些年,太多人看不起妹夫了,妹夫也对自己没了信心,故而才不敢说他早年就这么努力读书。否则努力了还一事无成,岂不是让人更看不起他?不过到底都熬过来了,这些日子,我陪伴在妹夫身侧,真是很心疼他。所以明双啊,你不能再这般看不起妹夫了。说起来,妹夫可你比厉害多了。”
纪明双:“???”
纪明喜设身处地想了想,顿时心中多了几分愧疚之情。
这妹夫出生便没了生母,那吴大人虽然是个好官,但一定事务繁忙,也顾及不到家里长子。妹夫在这样境地长大,故而才养成了如今这幅畏畏缩缩模样罢?毕竟继母定不如生母,在继母手下讨生活,相当于寄人篱下了。
纪明喜对着旁边纪云汐道:“云娘,还是你看人准。在这上面,我也要多和你学,不能以貌取人。说来惭愧,我原先觉得惟安不是个好夫婿人选,心里着实不同意这门亲事。可现下听明焱这般说,我才知道惟安心性如此之坚。”
纪云汐从坐下开始就没开口说过话,因为她在研究如何经营古代赌坊。
她之前从未了解过这个行业,所以一切都是全新,都需要学。
听到兄长这般说,她才抬起头:“兄长谬赞了,安郎他没六哥说得那般好。”
纪云汐说是实话。
吴惟安准备春闱期间,睡眠充足,而且睡眠质量应该也很好,吃喝更是奢侈,所以都有些营养过剩。她看他皮肤又更白嫩了一些,本就高个子,似乎又高了那么一点。
毕竟算起来,吴惟安也就比她年长两岁,不过十七而已,还是能长高。
但听在几位哥哥耳里,纪云汐这话完全就是谦虚。
纪云汐轻轻挑眉,知道他们误会了,但也懒得解释。
算了,她说话,很多时候都是真,但很多时候也都没人信。
就像她之前说吴惟安挺好,他们不信。她现在说吴惟安没他们想那么好,他们也不信。
几人又说了几句,忽而纪明喜仆从神情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侯爷,圣上请您即刻入宫!”
-
纪明喜到御书房时,里头已经有不少人了。
太子,御史大人冯其石,还有他吏部旗下侍郎、郎中、员外郎几人,及翰林院几位很有声望大学士,甚至大理寺和刑部大人们也在。
皇帝坐在上方,面容温和,看到纪明喜进来,语气还含着几分笑:“明喜来了。”
他转向冯其石,道:“明喜估摸着还不知道这事,你说给他听听,也听听明喜怎么解释。”
纪明喜看到这满书房人,其实心里大概就猜到了怎么一回事。
但他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给皇帝、太子见了礼,最后看向冯其石。
冯其石一脸他也不想这样,但职位在身不得不说样子:“纪大人,我知你为人,知道你断然不会这般做。可我是御史,监督百官、整肃纲纪是我之职,接下来说话,还请纪大人勿要怪罪。”
纪明喜朝冯其石道:“冯大人,不妨直言。”
冯其石朝着皇帝和太子作揖:“圣上,太子殿下,今日午时,臣收到多人密报,说纪大人涉嫌春闱泄题。”
皇帝低头听着没说话,手里还拿着本奏折。
他虽已经上了年龄,但看出年轻时容貌也不差,而且他气质柔和,若不是坐在那龙椅之上,怕是没人会觉得他居然是当今圣上。
在纪明喜旁边站着太子长着张娃娃脸,身形微胖。他看父皇没开口,便代为问道:“此事可有证据?”
冯其石忙道:“禀太子,此事确实没有证据。臣本不该将这事禀圣上,可臣收到密报实在太多了,这春闱榜刚刚公布没几个时辰,臣已经收到了两百多封密报信,怀疑纪大人依职务之便,将试题泄给吴齐大人家大公子。依臣之见,这密报信皆出自书生之手,臣怕此事不重视不彻查话,会引得书生不满,对我大瑜朝名声不利啊。”
书生这个群体,一向都不太能招惹。
因为他们有笔,能写诗能作赋,能把死说成活。而且一不小心,这些诗词流传下去,便遗臭万年啊。
太子明白这个道理,可他相信纪明喜:“父皇,冯大人说确实有理,但明喜不会做这事。”
皇帝抬起头来:“朕和太子想一样,明喜是朕从小看到大,他品性如何,朕最为了解。不过,冯爱卿说对,既是书生们对结果有疑虑,就得为他们解除疑虑。众位爱卿,可有法子?”
皇帝此言一出,御书房里各位大人们便开始议论了起来。
而处于事件中心纪明喜,非常佛系地站在一旁,什么都不说,也不为自己辩解。
在场所有人也习惯了纪明喜处事风格,他这种场合,一般都不会说话。
只有大家问到他,他才会说。而且说了一般相当于没说。
大家基本都能猜到纪明喜会说什么——都行、皆可诸如此类。
而太子不一样。
太子做事向来认真,凡事都要弄个明白。就说去年年底那好心人扫了上京城大半巷道事情,太子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