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地产商》 第324章(第1/13页)
,最快更新大地产商最新章节!
第324章
既然大远就邀请清源水务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立平,直接跟孟学德、张浩然等青泉市官员见面,商谈柳林河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具体细节。
赶巧郑素欣从香港回来,知道陈立、周大海他们这次随郑文远到北京来,她作为大商资本的主要股东之一,又是东道主,总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身为郑聪的胞妹,郑素欣不便直接到中原国际大酒店露面,便让郑文远在王府井大饭店安排午宴,邀请孟学德、张浩然、陈立、周大海、周斌、赵立平他们一起过去。
对丁洋来说,三千万注资斌海煤业换取30的股权,并不能满足丁洋的胃口,郑素欣的宴席,丁洋也是厚着脸皮参加。
郑素欣所主持的投资公司,虽然持有大远了,所以大商资本注资清源水务的细节,她还不是很清楚。
到王府井大饭店,大家坐进能浏览故宫全貌的行政层包厢里,陈立先跟直接从飞机场赶过来的郑素欣,介绍起相关情况:
“青泉柳林河污水处理厂计划日处理污水二十万吨,预算造价四个亿左右——大商资本这次计划从产业基金拿出两亿资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注入清源水务,清源水务只需要额外再筹集两亿资金,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柳林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在柳林河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清源水务将获得三十年的特许经营权;除了这些,我们还希望赵总,能将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基地建到青泉去……”
清源水务的目标是发展成以水务为主的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业务链必然包括项目运营、工程施工以及设备制造等环节。
目前中部省市一方面有大量污水治理以及供排水等方面的水务项目需求,另一方面,中部省市还没有强有力的环境综合服务商崛起,环境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大商资本既然入股清源水务,又要着眼考虑推动青泉、商都乃至整个中原的经济及城市发展建设,自然就希望清源水务的业务发展重心,能往中原省稍稍转移。
“这个是不错的合作方式,能把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郑素欣点头称赞陈立的主意不错,又问丁洋,“你个小滑头,好久没在我跟前露面了,今天怎么凑过来了,是不是也想参与清源水务的这次增资?”
“文远现在都难得回一趟北京,我还不得多陪他几天?”丁洋笑道,“再说我就算再有一个胆子,也不敢躲着二姑您啊。”
郑素欣虽然不直接在万邦集团担任职务,但谁也不能否认她对万邦集团的影响力,丁洋、徐元洲等人创业之初,虽然人脉不缺,但毕竟缺少资金,或多或少都通过郑素欣,从万邦集团获得一定的支持,才陆续做出自己的一番摊子。
郑素欣一直都在幕后支持郑文远执掌万邦,这次郑文远灰溜溜的离开万邦,郑素欣也变得更沉寂,但丁洋、徐元洲在郑素欣面前,还是恭敬有加,都是“二姑”相称。
徐元洲将丁洋谈妥注资斌海煤业的事情,说给郑素欣知道。
“我就说嘛,小丁无利不起早,肯定是看到这边有便宜可占,才往这边凑,”郑素欣开着丁洋的玩笑,又说道,“你们要是坚定看好国内煤炭市场还将有大量的上行空间,到青泉投资煤炭矿产,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听说你小子在秦皇岛做得很有起色,步伐不应该这么小啊?”
“这不是想着拉元洲跟文远、陈总,一起到商都、青泉实地看一看嘛。”丁洋说道。
虽说韩子睿、章赫对陈立极为不屑,认定陈立是一个赌徒,而青泉新锐城即便建成,也没有实力跟江湾嘉龙城竞争,但丁洋心里打定主意,即便到商都或青泉投资房地产,也是自己拿一块地单干。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丁洋这两天了解到新潮锐、万邦以及方龙地产这三四年在商都的表现,即便他现在也觉得青泉新锐城确实未必能竞争过江湾嘉龙城,但也认为陈立身上有更多值得他学习跟借鉴的地方。
清源水务会先跟青泉市政府签置柳林河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意向书,水处理设备生产基地建不建在青泉,还需要后续进行更详细的考察,不急于一时做决定。
用过午宴,赵立平就带着清源水务的一名副总,跟着孟学德、张浩然赶去中原国际大酒店,去谈投资意向书的具体细节;同时这作为这次大会的一项重要招商成果,孟学德也要赶回去跟郑聪等省领导报喜。
虽然丁洋注资斌海煤业,也算是这次大会的一项成果,但丁洋对斌海煤业的这笔投资只能算是试水,他的兴趣还在陈立的身上。
丁洋派了一名副总作为代表,跟着周大海他们赶去中原国际大酒店,他下午还陪着郑素欣、郑文远、陈立、徐元洲他们的身边。
孟学德和张浩然他们走后,郑素欣跟郑文远、陈立说道:“我这次去香港,见到几个老朋友,他们目前对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关注点主要还停留在北京、浦江、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潮锐置业的业务还没有拓展到一线城市,他们对参与大商资本的投资,兴趣不是很大。不过,也有几个老朋友,对产业投资比较感兴趣,他们年龄也大了,没有精力亲自操刀产业项目,倒是愿意拿一些资金——规模不大,只有三个亿——投到大商资本的产业基金里。”
“有这笔钱,可以多投资几座煤矿啊。”丁洋笑道。
徐元洲、丁洋都看得出,郑文远虽然没有竞争过韩子睿,狼狈的离开万邦集团,但郑素欣对郑文远这个亲侄子的支持,还是不遗余力的。
这跟郑文远他父母,长期外派国外工作,郑文远、郑冰洋兄妹俩更多是郑素欣身边长大有关。
“我只是帮着牵线搭桥,但资金注入大远他们决定。”郑素欣表明她一贯不干涉大商资本运营的态度,笑着说道。
陈立能确认煤炭行情还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空间到底有多大,他现在也不是很清楚。
而就从青泉当前以传统煤炭开采为主的经济结构来说,陈立认为大商资本的产业基金即便要加大对煤炭产业的投资,也应该倾重于新兴的、技术含量更高的现代煤化工领域。
这样,既立足于青泉富足的煤炭资源,又能改善青泉当前严重不足的煤炭产业结构。
此外,产业基金有新的资金注入,陈立同时也希望能往建筑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增加投资,而不是看到煤炭市场有爆发的可能,就改变既定的投资策略。
这次参与对斌海煤业的注资,主要也是为了将丁洋拉到青泉去,不让韩子睿他们在江湾嘉龙城的建设上获得强援。
柳林河污水处理厂的事情谈妥,徐元洲答应郑文远的事情也算完成了;对于青泉新锐城来说,算是解决掉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郑素欣谈过事情就回去了,因为郑文远与郑聪伯侄间关系微妙以及郑文远跟他父母关系也比较僵硬,也就没有安排家宴的意见;陈立难得来北京一趟,郑文远这些年不是在东江就是中原,回来也是跟刷脸差不多,徐元洲、丁洋就安排车,拉着陈立、周斌、郑文远他们在北京城内逛起来,感受一下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历史名城气息。
不过,主要也是在什刹海附近闲逛。
在北京这座缺水之城,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