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风起麒麟》 5、反常(第2/2页)
。
他原是江淮人士,在年轻时也是相当英雄气概有勇有谋,在江淮一带颇有些名气。后来在三国争雄中追随了曹操,为曹家鞍前马后屡有献策,出过不少力。几十年间,蒋济先后跟过雄才奸诈的武`帝曹操、阴郁傲娇的文帝曹丕、抽风无常的明帝曹叡,可谓历了千锤百炼。
老油条都是熬榨过来的,谁没年青血气方刚热血沸腾过?不过是见多经多了,也就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事小事都见怪不怪了。自从看开世事人生后,蒋济渐渐就转了性子,心宽了体胖了脸皮也更厚了,溜须拍马的功夫与日俱增,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官位也跟着一路扶摇直上!
这些年,蒋济从中护军将军坐到领军将军,又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在魏国,太尉与司徒、司空虽是同列三公,但因掌管全国军事,实际地位在三公中最高,位置仅次于太傅和大将军——是大魏的第三号人物。
作为一个没什么根基的外来人士,能在百姓的一片骂声中扎根京城,且步步高升坐稳太尉,可见蒋子通的确有几分本事。
他的封号本是“昌陵亭侯”,因为凡事一开口就爱打哈哈,因此很多人在背后称其为“哈哈侯”——因为,无论是多么热闹争吵不休的场合,但凡这位开口一说话,必定是一片祥风和雨,四季如春。
“嗳,爱卿来的正好!”小皇帝看见蒋济如同看见救星一般,“方才,大将军提议征西,群臣正商议此事,不知爱卿有何意见?”
话音未落,蒋济旁边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臣倒是颤巍巍地先站出来了。
老爷子正襟拱手,太极打得风生水起,“陛下英明,介个细,老臣么的想法,么的意见。”
这位老人家是太常辛毗,位列九卿之首,负责掌管皇家宗庙社稷祭祀礼仪等事宜。他在明帝时期颇受倚重,只是这几年有些耳背,经常听岔,平时在朝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陛下英明!”今儿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貌似又听岔了。
小皇帝伸直了胖胖的小脑袋,表情有点儿懵,“不是,老爱卿,朕没问你意见呐。”
“鱼煎?回陛下,煎鱼虽然味美,怎奈火气太大,老臣更喜清蒸、清炖……”
“行行行行了,卿爱怎么吃怎么吃。”小皇帝简直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了,摆了摆手,又看向蒋济。
蒋济今日早朝虽然晚到了小半个时辰,他进殿后已先立于殿侧悄悄听了一会儿众人议论,心里大概有了数。
“陛下,大将军,诸位同僚,方才老臣进殿之时,闻听群僚各抒高见,获益匪浅。只是,征西一事,毕竟干系重大……”
“民间有句俗语,叫急事缓办。”他咽了口唾沫,先朝曹爽拱手抱拳,又朝左右道,“依臣愚见,目前我朝西线边情虽不容小视,却也非十万火急,并不一定非要在今日争个结果出来不是么。依老臣之见,为稳妥起见,宜谨慎筹划徐徐图谋,再议定万全之策,不知陛下与诸位意下如何?……”
蒋太尉本就修炼了一副眉眼弯弯的笑面相,此时边说边拱手堆笑,两绺颇有喜感的胡子跟着抖动,面不改色张嘴说废话的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虽然说了等于白说,却也给了争论不休的诸人一个台阶下。
小皇帝先前听群臣七嘴八舌说得头昏脑涨,乍听蒋太尉此言,简直如清风扑面醍醐灌顶!
这些人为一点屁事吵了半天,可算有个出来解围的了,他总算能回去睡觉了哎。
小皇帝两眼放光频频点头,小胖手高兴地一挥,“爱卿高见!就依卿之言,准奏,退朝!”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