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零生活记事》 3、第 3 章(第2/2页)
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威胁的境况在建国初得到了改善。
大部队收复失地,前来剿匪,把土匪给灭了,连带着在附近的山林扫荡了几个月,猛兽也灭的差不多,没被灭的跑到了更远的地方,让孟敢寨人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然,这次剿匪最大的改变不是环境,而是这些人的到来恢复了村里和外界的联系,让孟敢寨这潭死水重新注入了生机。
当年村里在太爷爷的全力要求下配合政府剿匪,有胆大的青壮立了功,表现好自己又愿意的年轻人,当时就跟着部队走出了大山,比如她当时恰好来看姐姐的小舅舅。
也有不愿意离开,但确实立了功的人受到了嘉奖比如她的亲爹赵杉木。
本来部队同意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但当时自家没有分家,她爹没文化,大字不识几个,工作只能安排进工厂卖苦力,反而跟着陆家婶婶念了几年书的大堂哥年纪合适,在当年又算是半个文化人,能安排进政府里当个干事。
虽然有些对不住她爹,太爷爷还是拍板把工作给了大表哥。事实证明太爷爷的决定没有错,大表哥一个没有靠山的山里小子,如今已经爬到了思市市委后勤部主任,也从来没忘记过家里,比赵秋苓大十多岁,向来把她当女儿宠。
除此之外,走得最高的,就是当年来剿匪却跟自家姑姑看对眼的姑父郑江海了,当年不过一个副团长,20年过去已经是一个军的副军长了。
这么多年,赵家就借着当年搭出的梯子,以及陆家夫妻两个文化人在村子里的办学校让村里的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一批批地把山里的孩子给送了出去,日子也越过越好。
因此,对于姑父难得的请求,家里自然是无比客气的照顾着。
活不用干,口粮给足,日常肉菜水果,家里有就总惦记着送一份,尤其她大爷爷家的大伯母白丽兰,她跟姑姑关系最好,对姑父的叮嘱也最上心,比如现在,吃个杀猪饭也想着,还怕对方不自在要特意给送过来。
赵秋苓沿着村里的小道从村委来到了村头,自家的老房子,如今宋家兄妹住的地方。
“宋知青在吗?”赵秋苓抬手拍门朝屋里喊了一声。
“不在!”
屋里的女声暴躁中夹杂着一丝厌恶,赵秋苓拍门的手当即愣在了半空。
上辈子,作为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重男轻女家庭生出的赔钱货,这种语气倒是常听,但这辈子,有记忆以来,还从没有人用这种口气跟她说过话,赵秋苓一时忘了该怎么反应。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