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奴她又名动天下: 第19章 只此一家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罪奴她又名动天下》 第19章 只此一家(第1/1页)

    “官府出了公函,李家村自由开采,也不过是可以随意在峡谷挖土制煤球而已。李家村本就隶属安宁县管辖,大人又是父母官,总得给百姓留条活路,何必与民争这点蝇头小利呢?”
    楚颜语速不快,吐字清晰,说的头头是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
    “投桃报李的道理,我们李家村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还是懂的。”
    “买卖煤炭皆会登记在册,每年按量赋税一成。大人尽可大胆放手,坐收渔人之利。毕竟黑土是蝇头小利,煤矿石才是大功绩。”
    “大人试想:小小一谷黑土与整座矿山相比,孰轻孰重?以一张自由开采黑土的公函,换这整座矿山,何乐而不为呢?”
    这番话说得真真真是绝妙至极!
    族长自问,连他也不能说得这般滴水不漏,面面俱到。更别提村民们听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他们心里很清楚,只要县令点头,那就等于保住了他们的“命根子”。
    赵氏看向楚颜的目光,也是又惊又赞:这丫头,平日里少言寡语,偶尔还敢跟她叫板,原来竟如此伶牙俐齿巧舌如簧,还真小瞧了她。
    莫非真如相公所言:非池中之物?
    不行,明儿就找族长当见证人,让两个孩子先成亲,早定名分!如此儿媳,说啥也不能放走。有这丫头在,李家下半辈子,不,大牛这辈子,估摸着也不愁生计。
    闻听此言。
    安宁县令忙着和师爷咬耳朵,低声商议了好半天,大抵是在权衡利弊。
    楚颜也不急,耐心等着,在二人似乎难以抉择之际,又加了一剂猛药。
    “山中的煤球,是全村村民日以继夜、辛苦半月所产。这一批,大人可以全部带走,卖给百姓,出具告示、言明危害,每筐定价两文钱,所得全归县衙。”
    这话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在耳畔响起,村民们全部惊呆了!
    啥意思?
    煤球刚要回来,转眼又白送出去?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好!”安宁县令终于拍板:“本官准了。”
    楚颜追问一句:“那公函……”
    “明日下山,去县衙取便是。”
    “多谢大人。”
    楚颜这边吃了定心丸,村民们却被震得七荤八素,完全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族长也猜不透,只说了句:“信她。”
    事已至此,村民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估计大伙心里也掂量过,多半是相信楚丫头不会坑大家的。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次日,下山取公函这事,自然落在了李秀才头上。公函内容昨夜已有腹稿,只需下山去县衙盖印即可。李秀才自是乐意跑这一趟的,毕竟这公函对李家村来说,等同于官方许可证。
    官兵们在山上住了一晚后,搬走了不少煤球。
    村民们看着,比割自己身上的肉还难受,一个个蹲在峡谷入口处,长吁短叹,恨不能上去抢回来。等县令和官兵都下了山,一群人才将楚颜围了起来追问原由。
    楚颜只问了三个问题:
    “族长亲自下山去县衙,县令不曾张贴告示反而上山来抢,煤球的危害,如何广而告之?”
    “煤球只能在峡谷中就地取材,就地制作,量大时如何运下山?”
    “李家村只有百余人,附近十里八村皆归安宁县管辖,谁的人手多、门户广?”
    族长率先回过味来,频频颔首,笑而不语。村民们一知半解,议论声此起彼伏。李三爷道破:“你是打算让县衙替咱们卖煤球?”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村民们这才明白楚颜的良苦用心,对她是交口称赞,之前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人人容光焕发,仿佛又看见了白花花的银子飞进自家口袋。
    “宾果!等着看吧!”
    楚颜笑得笃定,“这笔生意县令做不长久,他的关注点在西边荒山那座矿呢!煤球,以后还是我们李家村的,而且,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哈哈哈哈,楚丫头,真有你的。”
    “其实,大家伙心里信你。”李铁柱吐出村民的心声:“你呀你,提前也不跟大伙交个底,可把咱们给吓坏了。”
    赵氏笑骂:“这丫头,鬼灵精一个!”心里却惦记着早定名分那事。
    村民们哈哈大笑起来,看看那片被搬走了小半煤球的空地,忽然又有些发愁。
    “也不知要等多久。”
    “是啊,官兵明儿肯定还会来搬。”
    “让他们搬!这一批全送给他们,卖的银子也全是他们的。全搬完了,以后这里再挖出的黑矿土,才真真正正属于我们李家村。”
    族长不愧是族长,深谋远虑,有大局观。
    李铁柱笑了,赵氏笑了,村民们也再次打起了精神。对呀!是这么个理儿!
    “那还等什么?挖矿去!”
    “都别闲着,这次咱们只挖土,不做煤球。”
    “没错,咱们再搭一个棚子,省得那些官兵贪心,总惦记咱们李家村的东西。”
    “说干就干!走!”
    ……
    于是,峡谷里连日内分成了两拨:一队官兵时不时进来,搬走煤球;另一边村民们划出一道分割线,将两个棚子隔得远远的。
    官兵那边的煤球,日渐减少,村民这边的矿土,渐渐堆积成山。
    这还不算村民悄悄带回家自用的那些。
    总归,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李家村家家户户是不缺煤球烧火做饭的。
    县衙关于煤球的告示,十里八村贴的到处都是。
    无形中,替李家村做了宣传,那首《童谣》也渐渐被更多人知晓。
    煤球有县衙的大力推广,使得十里八村人尽皆知,轰动一方。安宁县方圆百里的百姓争相抢购,县衙那批煤球,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从九月初发现煤矿,到腊八节……
    三个月间李家村村民忍饥挨饿,勤勤恳恳挖土制煤,日子依旧异常艰难。
    县衙得了煤球这无本买卖,赚得钵满盆满,整日带着招募来的民工,想方设法凿山挖石头。折腾了许多时日,也只挖开一个小小的山角,成效甚微。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自长林军主帅卫援,蒙冤惨死后,朝廷内部形成两大派系,一是主战派,一是主和派。这日早朝时,两派又起了争执。
    原因是,有人将煤球作为年节礼物,奉献给后宫嫔妃,取暖之用。
    某日,青龙帝一见之下,甚是稀奇。
    风行一世说
    周三,今日立春哦!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