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死而复生了: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夫君死而复生了》 140-150(第5/15页)

   “我真觉得这院子,住着比深宅大院舒坦。”方盈和高氏说道。

    此时她们正坐在花厅,看着怀秀和鸿儿在园中玩耍,高氏闻言,附和道:“是啊,初来时,我还有些不惯,嫌巷子里的动静吵闹,现下有时听见邻里说话,还觉着挺有趣的。”

    方盈点头:“这院墙没那么高,不光能听见声,看的也远些。”心胸都比从前舒畅,当然这句话,她并没有说出口。

    高氏也有没说出口的话——他们两房在此住得舒适,要她说,最主要是自个当家做主,上无长辈要侍奉,下没有来路复杂的奴仆要应对,不说别的,放

    在从前,六弟妹敢穿着男装跟六郎去骑马么?

    当然还有一点很要紧——他们两房,一应吃穿用度,都有公中供给。

    这不,两人说完这话,没过两天,汴京就来人送了两车财物,几封信件。

    第144章

    信有纪延寿写给两个弟弟的,也有岳青娥写给方盈和高氏的,甚至方盈父亲方承勋都来了一封信,当然,是写给纪延朗的。

    方盈见没有周从善的信,还以为是自己送回去的信没到她手上,或者她拿到信了,但没来得及回,赶不上这次一起送来。

    直到拆开岳青娥的信读到最后,才得知不是没赶上,而是太子妃只让他们捎带了一箱新书过来。

    方盈虽还没看到箱子,已经猜到这书有一半怕是给冯家的——她上次见过冯家姑嫂二人后,觉得她们与一般闺中女子不同,送那些吃食玩物,远不如搜罗些新书给她们,更能投其所好。

    便趁着几次跟纪延朗出门,买了些近年新刻印的诗选文集,攒着一块叫人送去冯家,果然下人回来回话说两位娘子很是感激。

    她给周从善写信时,便把这事也讲了,想来周从善是觉着汴京书市更大、书坊更多,特意命人去采买了送来的。

    等箱子送来,拆开一看,果然每一本书都买了双份,中间还找到一个木匣,里面装着周从善的回信。

    如方盈猜测的那样,周从善确实是因她信中所说,命人去买了这一箱书,但因她本人没见到这些书,仅看书目也无从分辨,所以烦方盈筛选过后,觉得合适的,再送去冯家给舅母和姨母。

    还说方盈既然有空读书了,若有疑难,也可去请教舅母和姨母,她们二人一定乐意解答。

    “其实我也想过此事,”方盈读完信跟纪延朗转述时说,“但我实在没读过几天书,总觉得我不懂的东西,对人家真正读过书的,可能就不是疑难。”

    纪延朗道:“怎么会?你的见识谈吐,莫说女子,便是同男子比,也……”

    方盈摇头:“不是那种见识,而是,好比诗三百,有些诗,若无注释,我读好几遍也未必能读懂,若拿这个去请教,会不会贻笑大方?”

    “当然不会。”纪延朗答完,又反问,“你觉得那二位长辈,是那等你认真求教,她们却在背地里笑话你的傲慢之人吗?”

    “我知道不是,但我就是心里头有些……难为情。”

    纪延朗不解:“为何?”

    方盈为人处世一向不卑不亢,他还从没见过她有这般想法。

    “我也说不清。”方盈笑着摇头,“不过你说得对,没什么好难为情的,两位长辈也不会笑我。”

    而且这还是一个能让双方亲近起来的绝佳契机。

    她对照书目,先把自己想读的大略翻过,挑了几本,然后打发人去冯家传话,说自己想登门拜访,不知二位长辈是否得空。

    王氏和冯氏承她的情,回话说天天在家无事,请她尽管来做客。

    方盈就带上书和厨房新做的点心去了冯家。

    这次见面,双方熟络了些,方盈又是带着新书来的,三人寒暄之后,王氏便问方盈几岁认字、都读过什么书。

    方盈如实说了,王氏很惊讶:“难为贵府夫人竟有如此心胸,肯收养失恃幼女已是难得,还能延请塾师,教你们识字。”

    “是啊,”冯氏附和,“早便听闻蜀中文风颇盛,如今看来传言非虚。”

    又问纪府夫人出身门第,方盈笑道:“我们夫人姓李,是前齐常宁公主之女,说来与周府太夫人还有亲的。”

    冯氏年纪小,不清楚前齐的事,王氏却很快就醒悟过来:“姓李,那不就是?”

    方盈点头:“我们夫人便是邓国公的姐姐。”

    “怪不得呢。”

    王氏明白了,见小姑还是一脸困惑,便直言道:“邓国公便是蜀中后主。”

    “原来如此。”

    方盈见冯氏应完就不说话,也不欲多谈蜀中之事,接着说读书:“可惜我只在府中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现在想再捡起书来读,总是有些吃力。”

    王氏问她读什么书吃力,方盈便说了孕中从诗选读到《论语》,周从善又送来她读过的《诗经》《楚辞》等书,只没提和纪延朗一起读兵法的事。

    “当初识字之时,可学了《急就篇》和《千字文》?”王氏问。

    方盈说学过,王氏又问:“《蒙求》呢?”

    “当时未曾学过,回家后囫囵背过一点。”

    冯氏道:“《蒙求》提到的前人典故,得有人讲解才行,硬背是不成的。不过你读书是为了解闷呢,还是想学写诗作文?或是别的什么?”

    方盈想了想,答道:“晚辈还真没想过这些,硬要说的话,是想免于蒙昧无知吧。”

    冯氏道:“那你就没得捷径可走,只能一步步来了。”她说着站起身来,“你等等我。”

    方盈惊愕:“您这是……”

    “我去给你找旧书。”

    王氏笑着替小姑解释:“她的书本不让人动,只能自己去找。”

    方盈呆了一瞬,眼看冯氏消失在门口,才醒悟过来:“冯姨母是要给我看她启蒙时读的书吗?”

    “应当还有她自己写的笔记。”王氏微笑道,“书中那些人物典故,给她讲了,她怕忘记,自己都要写下来。”

    “那冯姨母所说的捷径……”

    王氏道:“她是想说,咱们闺阁女子不能进学科举,儒学经典比如《论语》,泛泛读过即可;若只为解闷,那连《蒙求》都可不学,只挑喜欢的读便是;若喜爱诗文,就专读名家名作,有余力了再读其他。”

    方盈恍然:“是啊,我这么东看看西看看,没个章程,确实事倍功半。”

    “你年纪还小,若有余暇,能从头打牢基础,自然更好。”

    两人又谈了几句,冯氏才带着一个没见过的仆妇进来,仆妇手里捧着一叠书册,冯氏让她放到方盈跟前,自己也在方盈身旁落座,拿起一册翻开,跟她说:“这是我自己记下的注释,你拿回去慢慢看,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

    方盈见这几册笔记,纸张已经旧了,却没有异味,保存得十分仔细,纸上字迹也很工整,不由连连道谢,还玩笑道:“姨母如此倾囊相授,我是不是该正经拜师,再补一份拜师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