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夫君死而复生了》 130-140(第13/15页)
,当时晋烈祖周皇后无子,在他们二人中选了更聪明伶俐的愍帝养在膝下,愍帝也因而得到晋烈祖喜爱,并最终登基为帝。
    高知谦心中一直不服,加上愍帝常欺辱他取乐,醉酒后还拔剑要砍他,高知谦不想坐以待毙,干脆结交宦官、买通禁军,突入寝宫杀死了愍帝。
    “是啊,而且晋烈祖幼子当时才六七岁,就随太妃住在宫中,高知谦作乱时便受到惊吓……”
    当然官家平乱时,宫中也没少流血,那孩子也确实是官家登基后死的,以致民间对此多有揣测,而且周从善舅舅格外耿耿于怀,还另有缘故。
    “那位生育幼子的太妃姓杨,与太子妃外祖母是亲姐妹,按辈分那孩子还是太子妃的表舅。杨太妃幼子夭折,伤心之下也一病不起,从那起冯家便与周国舅彻底决裂。”
    翡翠说的“自夫人去后,便不再与周府来往”,应当是不便明言,或者她不知情,上头怎么教她就怎么说的。
    纪延朗却道:“怪不得,若真立了幼帝,他们冯家可就比周家显赫了。”
    方盈道:“以她舅舅不肯入仕来看,应当并非为了权势,只希望他家娘子不是他这等……”
    她一时不知如何措辞,纪延朗接道:“愚忠之人。真论起来,晋烈祖还篡了齐呢,谁比谁清白?”
    方盈禁不住笑了笑,但这话不宜再谈下去,便拉着他往外走,“我觉着还是该打听一下冯娘子为人,不说别的,现下连人家姓什么都还不知呢。”
    “今日来那个仆妇不知道吗?”
    “冯家的事,她只知前面说的这些,我问她现下京中有没有知道的老仆,她说夫人叮嘱过,除了我,不得同旁人提及冯家之事。”
    “太子妃那边呢?此事……是不是还该告知她一声?”
    “我也觉着,但如今确实难通音讯,”方盈轻轻一叹,“只能等待时机。”
    纪延朗道:“我想法打听打听吧。”
    方盈问:“你去哪里打听?”
    “冯家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京里知道的人不会少。”
    “但这事可不好在外面说,让人听见……”
    纪延朗笑道:“我心中有数,放心吧。”
    “不然等到了西京再打听也不迟。”方盈不欲节外生枝。
    纪延朗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忽然跟方盈说:“我打听到了,太子妃这个舅舅叫冯韬,是个文官,原本跟周国舅就不是一路人,他娶妻王氏,岳父叫王雍,也是个文官。”
    方盈:“……你跟谁打听的?”
    纪延朗嘿嘿笑了两声:“我问了二哥,二哥知道冯韬和杨太妃,说杨家人还有在朝为官的,想打听冯韬岳家不难。”
    户部司吏人多,嘴也杂,扯个话头就能说起来,尤其那些上了年纪的,多数都是从前齐就为吏,知道的多,也最能偷懒耍滑,说起闲话来,没人管不带停的。
    “王家还有人在朝为官吗?”方盈问。
    “王雍早就过世了,但有个儿子考中过进士,还做过节度掌书记,如今是否还做官,谁也说不清,但都说他家家学渊源,便是女儿也都通读诗书。”
    “能打听到这些已经是意外之喜,余下的,等官家出巡,我再想法问太子妃吧。”
    左右她和五嫂是要晚一步再去西京的,官家一走,东宫那边没这么多忌讳,传话也便宜。
    “嗯,二哥也说,此事再往深就不好打听了,万一叫那刁钻的听见,告上一状……”
    “二伯如何打听的?从杨家提起来的吗?”
    “对,说是凑巧杨太妃有个侄子正在知州任上,二哥故意拿此人问胥吏,提起父祖,顺着就把冯家的事说出来了。”
    方盈道:“难为二伯,正是忙的时候,还帮咱们打听这事。”
    眼看到小雪节气,各地秋收都已结束,开始上缴秋税,正是户部司最忙的时节。
    纪延朗笑道:“这有什么?二哥正好也跟着躲会懒。”
    方盈只是表明自己领情,闻言换了话题:“你听说了?西京宅子已买好了。”
    “嗯,我觉着挺好,没有合适的大宅,买两个小院打通,也尽够咱们和五哥五嫂住着了。”
    “是啊,左右不会长住。”
    那边院子早些买下来,便能早些收拾,趁着东京这班达官贵人还没过去,修房屋的工匠没那么抢手,器具什么的也好采买。
    方盈妯娌三个商议之后,先打发两房下人过去给买宅子的管事使唤,钱反倒不用,镇州给的是买三四进大宅子的钱,肯定剩了不少。
    府中也因临近年底,要预备各处年礼,逐渐忙碌起来,纪光庭夫妇最近一次来信还特意交代,给长公主和高家的礼要比往年厚一倍,一是为五郎的差使,二是想让高氏和方盈明年去西京时,能与公主府的人同行。
    “父亲说你们带着孩子,同她们一道,途中能舒适些。”
    “但长公主不是得随御驾一道去西京么?”
    纪延朗道:“现下还不好说,但应当不至于都同日启程,否则怕不是前面都到西京了,后面才出汴京城。”
    方盈失笑,听他接着说:“就算长公主随驾了,她府中亲信也不可能都一道过去,还有家当要运送呢。”
    倒也是,方盈点点头,又感叹:“父亲母亲远在镇州,还什么都替我们想在前头。”
    “毕竟是长公主,不是五嫂回去说一声就行的。”
    方盈自然清楚,莫说五嫂,便是她父亲高行逢,也不是想见长公主就能见的,都得等人通传,逢年过节,长公主府和高府,向来也都是各备一份礼。
    各处年礼送完,就得准备过年了,祭祖、年饭、各处陈设,方盈一边和岳青娥处置这些琐事,一边还在收拾要带去西京的东西。
    纪延朗见她忙碌,劝她不必急,过完年再收也不晚,“照着去年也得二月里官家才起驾呢,今年还多了这么些人随驾,早不了。”
    “这不是顺便么,左右要翻箱倒柜,先把用不着的装起来,省得再翻一遍。”
    纪延朗看方盈自有章程,就没再说,不料过完年,初七上朝,官家就下旨,过完上元节,正月十八即起驾西巡洛阳。
    “宫中后妃一律随驾,宗室中蔡王、岐王、两位长公主,还有几位郡王也在随驾之列。”
    朝中,纪延朗之前和方盈提过的宰相庞文徵、枢密使、三司使,如他们所料,也都随驾西巡,汴京留宰相王会辅佐太子监国。
    “禁军官家只点了马帅随扈,殿帅、步帅都留京。”
    周国舅回乡守制,禁军兵力也要调走一半,只留这两个指挥使,自然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方盈没有多问,只说自家的事:“幸好你的春夏衣裳都叫她们提前做好了。”
    纪延朗笑道:“还是你有先见之明。”
    方盈看着人给他打点行装,到十八日送他走时,因不久就能在西京重聚,两人都没了去年的离情别绪,纪延朗甚至没让她和鸿儿送出房门,说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