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第一纨绔: 67、万更来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卫第一纨绔》 67、万更来了(第4/6页)

理,也是不适合推广出去的。
    其实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儒家在获得这样的地位之前,最先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治理好国家,而是如何让统治者选择自己,既然要讨好统治者,那像这样“民贵君轻”的思想自然不能大张旗鼓的说出来,不然哪个君主会选择你呢?知道的明白你是为了劝诫统治者施行仁政、注重民生,不知道的搞不好还以为你儒家反对皇权呢。
    卫景晔不禁有些五味陈杂,他其实是极为赞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的,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嘛。
    想到这里,卫景晔不禁道:“我觉得侍讲这么说并不对,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说孟子目无君主,而是为了提醒君主注重百姓的力量,施行仁政,收拢民心罢了,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有利于统治的,侍讲那么理解,未免有些将这句话‘妖魔化’了。”
    侍讲闻言,不禁微微一笑:“殿下能这么想是大卫之福,只是殿下能这么想,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这么想,总有一些人能在其中瞧出点‘目无君主’的意思来,所以为了避免麻烦,这样的话即便是有道理,却也还是不说的好,毕竟儒家那么多经史典籍就已经让人受用不尽了,不差这一本《孟子》。”
    卫景晔总算是明白了侍讲的言外之意,孟子的话,他懂,很多大儒也懂,但谁也不敢堂而皇之的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敢保证皇帝能不能接受这样的话,若是遇到仁君,能够接受这样的话,自然皆大欢喜,若是遇到那些不讲道理的君主,搞不好直接就凭着这句话治儒家的罪,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只能舍弃了《孟子》,毕竟正如侍讲所说,儒家经典那么多,即便是少了他一本《孟子》,也不影响什么。
    卫景晔叹了口气,默默的摸着《孟子》,心里暗暗发誓道:“委屈你了,总有一天,我要让你重见天日。”
    发誓归发誓,卫景晔却乖乖的不再碰《孟子》了,转而将目光盯上了《荀子》,虽然自从那天叶侍读说了荀子也支持重农抑商的话以后,他就对荀子的感官不是很好,但是如今大卫以“荀学”治国,他怎么着也得看看才是。
    接下来几天,卫景晔一直捧着《荀子》不撒手,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荀子》居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前几天,卫景晔一直想为《孟子》正名,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孟子,而是《孟子》中“重农不抑商”的主张,他觉得只要将《孟子》推广出去,让大家接受了“重农不抑商”的思想,那他再提出发展商业,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当然最后事实证明,想要为《孟子》正名,其中还牵扯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所以,他暂时放弃了《孟子》,转而去看大卫国推崇的《荀子》,没想到这一看,却让他看到了转机,因为,荀子也是“重农不抑商”的!
    有些人可能会有些奇怪,叶承龙之前明明说过荀子支持“重农抑商”,为何轮到卫景晔却觉得荀子“重农不抑商”呢?
    这就要从《荀子》的主张说起了,在对待商业方面,荀子和孟子不谋而合,他们都支持降低商税,即“关市讥而不征”,不过荀子却比孟子多提了一条,就是运用律法对商业活动加以限制,保证正常的商业运行,这是一个很合理提议,其次在商人地位方面,荀子把农工商并列,合称“三技”,并没有高低轻重之分,可见荀子并不支持抑商政策。
    得到这个结论以后,卫景晔很开心,所以当他再一次看到叶承龙的时候,便兴高采烈的捧着书本凑了上去:“叶侍读。”
    叶承龙见是卫景晔,不由得一阵头疼,下意识的端正了一下坐姿,俨然一副准备迎接一场“大战”的架式:“殿下这次又有什么疑问啊?”
    卫景晔举着手中的书卷,笑眯眯道:“侍读之前推荐我读《荀子》,我看了一下,果然受益匪浅。”
    叶承龙一下子来了精神:“哦?殿下可有什么收获?”
    卫景晔笑道:“之前叶侍读说荀子主张‘重农抑商’,但我看了以后发现对于商业发展这一方面,荀子的看法和孟子不谋而合,他们其实都是支持商业发展的,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叶侍读会说荀子支持‘重农抑商’呢?”
    叶承龙一听,头顿时大了:“殿下已经把这本《荀子》读完了吗?”
    卫景晔点了点头:“当然。”
    叶承龙道:“既然殿下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怎么没有看到荀子说的‘省商贾之数’那句话呢?这句话不是明摆着证明了荀子“抑商”的观点吗?”
    卫景晔眨了眨眼,道:“‘省商贾之数’前面一句话就是“关市讥而不征”,如果说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提倡抑商,那他完全没有必要说什么‘关市讥而不征’,‘省’只是数量问题,并不代表完全不要,所以我觉得荀子这句话只是说限制商人的数量,并不是说一定要抑制商业发展,如今大卫国抑制商业发展的行为,完全失了‘省商贾之数’的本意。”
    叶承龙竟有些无言以对,半晌才道:“就算殿下说的有道理,那殿下可知荀子还有一句‘工商众则国贫’的话,这句话不就明摆着说商人多了国家就贫困,基于这一点来看,大卫‘抑商’就没有错。”
    卫景晔笑了笑,语出惊人:“叶侍读既然对荀子的话记得这样深刻,怎么不说在‘工商众则国贫’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士大夫众则国贫’呢?既然叶侍读这么相信这句话,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是不是也要抵制“士大夫”才对?”
    大卫国中的士大夫,说的不就是世家大族吗?
    叶承龙也是出身世家,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你……”
    卫景晔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怎么?侍读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叶承龙心中掀起一阵惊涛骇浪,他不知道这句话算是“童言无忌”还是“早有预谋”,单看卫景晔的年龄,说是“童言无忌”也不为过,可是看卫景晔的态度,又似乎格外认真。
    这种情景不由得不让他多想,莫非这其实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叶承龙能想到这一茬,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如今世家大族权力膨胀是不争的事实,莫说是教育资源被他们垄断,单看闹“蝗灾”期间世家大族联合抬高“粮价”逼迫皇帝陛下一事,就能猜到皇帝陛下对世家大族十分不满了。
    想到这里,叶承龙不禁汗如雨下,抬高粮价一事,他叶氏族人也有参与,若是皇帝陛下秋后算账追究起来,他势必也逃不掉。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皇帝陛下真的有心收拾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不应该派十一殿下来“打草惊蛇”啊。
    叶承龙越想越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他看了一眼卫景晔,见他一脸坦然,全然没有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的自觉。
    莫非……真的是童言无忌?
    不行,不能掉以轻心,还是找人商议一下吧。
    卫景晔自然不知道叶承龙转瞬间就想了这么多,还在耐心的等着他的回答,谁知等来等去,只看到叶承龙的汗水越出越多,这倒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当下不由得催促道:“叶侍读在想什么?”
    叶承龙这才回过神来,勉强的对着卫景晔笑了笑:“殿下,恕我才疏学浅,不能继续为您解惑,殿下不如问问别人罢。”
    语毕,他看了看时辰,又道:“殿下,马上就该用早膳了,我去看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有。”
    说罢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直冲门外而去。
    卫景晔疑惑的看着他的背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