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炎兴元年: 5、丙寅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三国]炎兴元年》 5、丙寅(第2/3页)

灯吧。”
    “……好。”
    微微的停顿暗示着,姜维并没有因为他的话放下心,但最终他也没有多问。就和小时一样,只要诸葛瞻开口,姜维从来对他说不出半个“不”字。
    所以肯定是错觉啦。
    他不允自己再胡思乱想。继而,却把姜维的手攥的更紧。
    眼前,满城的灯火依旧温暖明亮,橘红色的光如雾气一般大片大片的弥漫,街里巷道,酒铺瓦肆,还有那远方巍峨的宫城,都被卷入进这模糊的绚烂。
    似血。
    似火。
    ————————————————————
    天灯在季汉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名字——孔明灯。它看上去和普通的灯笼无异,都由木枝和绢粘制,只是由于极为精妙的比例,点上火之后,灯便会缓缓升起,飞往天际。通行的说法里,这是诸葛丞相带兵北伐时为传递军报发明的,却也有只言片语,道最初时,这巧物仅是哄心上人的礼物。时隔多年,其中真相无处可考,然到了今日,在上元节放灯,却已成为百姓的习俗。当灯缓缓升空,如星一般拥抱夜空时,在心底虔诚默念自己的愿望,就能引得天神倾耳,得偿所愿。
    卖灯给诸葛瞻的老婆婆自然又是不肯收他的钱,几番推让下,他只能把姜维推到摊前。姜维久不在成都,虽有白天带兵入城一事,但仅凭此一面,尚不足以被太多人记住。老婆婆盯着姜维看了半天,也没敢确认,而诸葛瞻趁着婆婆分神的时候,悄悄把钱放进了瓦甑。
    姜维提着吃剩的桂花糕和一盏灯,诸葛瞻则抱着另一盏。他们避开已经聚了不少人的地方,沿着如银带般绵延不绝的河流,将灯火与喧闹抛在身后。
    当再听不到人声时,他望着身旁的姜维,不自觉地开了口:
    “再不到三年,我就该及冠了。”静谧的夜风吹过发鬓,渐渐的,紧绷的心落入舒缓,“陛下说,到那时我要出仕,满朝的官职都随我挑。”说到这,诸葛瞻不禁先笑了,“很像陛下的作风吧。”
    “陛下很器重你。”
    “是啊,陛下从来都待我很好。还有诸位叔叔伯伯们,也从来待我都很好。无论我犯了什么错,他们虽然有时会凶我,但我知道,他们从来都没有真生我的气。”哪怕曾经严厉的休昭叔叔,对所有人都一本正经,却独会对他露出笑容,更不必说素来纵着他依着他的文伟叔,“我也知道,他们都希望我早点出仕,变得和父亲一样无所不能。”
    “可,我不想出仕,不想成为父亲那样厉害的人。”他的声音忽得一紧,“伯约哥,我这样想,他们会不会很失望?”
    他看到姜维嘴唇微动,似乎是想说什么,却又因不善言辞而顿住。但由于积得太久的心事迫切的想要倾诉给亲近之人,故而尚未等到答案,他已又道:
    “其实,失望也不错。我本就不可能像父亲那般天纵奇才,又胸无大志,吃不得苦。早点放弃掉对我的期望,我也会轻松不少。再说了,朝廷现在平安无事,伯约哥你又打了大胜仗,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本也……”
    “是因为大公子吗?”
    姜维忽得出声,虽是只有一句,却是将诸葛瞻全部的说辞压了回去。
    “伯约哥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真是……”他顿了顿,慢慢露出一抹苦笑,“大概是,父亲去世后,伯约哥你已经去汉中的哪一年吧,我偶尔听到仆人们私底下议论。什么兄长并非父亲的亲生儿子,只是因为我出生的太晚,当年才从伯叔家过继给父亲,还说以陛下对我的偏宠,等我及冠之后,必然会换我来袭武乡侯的爵位。”
    “我当时立刻想冲上去反驳他们,可真迈开步子时,却又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真冲过去能说什么。我担心,万一因为我的一时冲动把事情闹大,会不会给兄长添更多麻烦。也担心,如果兄长听到这样的话,就算面上不显,可总会有些难过。”
    “所以我想,如果拥有父亲血脉的诸葛瞻庸庸碌碌,让有所期待的人失望,兄长需要承担的压力会不会轻一些。当然我知道这么想也很奇怪,兄长那般优秀,哪里需要我来相让。可我却又怕,兄长之所以面对所有的事都运筹帷幄,处变不惊,是不是因为有我在,他必须逼自己无所不能……”
    诸葛瞻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这些积压在心底几年之久的辗转悱恻,他从没有和任何人说起。可面对姜维,或许是因为他多年呆在汉中,至少看上去置身事外,又或许是因为从小时起就烙下的信任,不知不觉,他竟将全盘心事,都说了个尽。
    “嘛,今天是上元节,又是你凯旋的日子,不说这些麻烦事了。”尽管姜维并没有说什么,但这番倾诉,已经让他轻松不少,“伯约哥,我想送你一件东西。”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那块墨玉。经过工匠的细心打磨,粗糙的玉石已被制成平安扣的形状,上面雕着的暗纹,是麒麟逐日:“听说墨玉养人,你又多在军中,不方便系什么玉坠子,我就让工匠做成了平安扣。”他把玉递到姜维面前,睁大眼望着人,“答应我,一直带着它好不好?”
    其实他本没必要把这句话说成问句,因为姜维从未拒绝过他任何事。
    果不其然,没有迟疑,姜维郑重结过玉扣,一脸严肃的将他系到了颈上。那认真的模样,让诸葛瞻又想笑,又觉得脸有些烫。
    “阿瞻,我也有一件东西送给你。”
    躺在姜维掌心的,是一柄匕首。它长约八寸,匕鞘通体玄墨,但借着月色可以看到暗雕出的纹路,竟同样是一只麒麟,正在仰头长啸。匕柄与匕鞘相接处镶着一颗血红色的宝石,刚好落在麒麟的眼睛处,乍一看上去,仿佛麒麟泣血一般,栩栩如生,惊心动魄。
    诸葛瞻拔出匕首。匕首尚未开刃,却仍显得锋利无比,寒光刺目。不过,他很快发现,这匕首的光泽有些奇怪:并非是通常铁器的银辉,反倒夹杂着一层淡淡的血红色,不知是否是因为宝石的缘故。
    “喜欢吗?”诸葛瞻觉得姜维的声音有些生硬。
    “唔……”于是他故意作出为难的模样,直到姜维紧张更甚,才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当然喜欢啦!伯约哥哥送我的所有东西,都是世上最好的。”
    当他将匕首收到怀里时,不可抑制的喜悦从心底不断溢出。这一瞬间,他忽然觉得,就算长大意味着更多躲不开的烦恼与忧愁,可只要有姜维在,热闹的丞相府、热气腾腾的桂花糕、庭中花荫下的对弈……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就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回忆。
    “马上就要到子时了。”不远处传来一阵欢笑声,被点燃的天灯带着众人的愿望,缓缓飞向天空。他也连忙拿起灯,一盏放在姜维面前,一盏放在自己面前,而后催促姜维把火折子拿出来。
    火苗在布帛中绽开,明灯被举过头顶,与远方千万盏缓缓上升,汇聚成一片烂烂星海,点燃深邃无边的长夜。
    “伯约哥许得是什么愿?”
    这次,姜维却但笑不语,怎么都不肯告诉他。
    “想也知道,你许得愿肯定和北伐有关。”再三追问无果后,诸葛瞻只能撇撇嘴,不情不愿地宣告放弃。他看着自己那盏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灯,双手在胸前合拢,认真的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愿望:
    “愿,大汉国祚绵延,百姓安康;
    愿,兄长驰骋志向,万事顺遂;
    愿,姜大将军——”他笑看了姜维一眼,“百战百胜,早定中原;”
    “愿年年今夜,长灯不灭,故人不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