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的白月光回来了(快穿): 9、权势滔天国师×小宫女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反派的白月光回来了(快穿)》 9、权势滔天国师×小宫女(第1/2页)

    秦一宁看着公孙瑜意味不明的笑意,嘴角的笑僵了僵,心里有种道不明的滋味。
    她低垂着脑袋,抿了抿唇,蓦然抬头清浅笑道,“没有。奴婢对大人只有仰慕之意。”
    “乖,这就对了。”
    公孙瑜漫不经心地起身,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髻,绕过她向到里厅走去。
    秦一宁咬了咬唇,敛起脸上神色,跟了过去,“大人不吃了吗?”
    公孙瑜没有回答,只是走到那檀木架子前,抽开了一个屉子,取出一个方形小匣子拿在手上,又走了回来。
    “吃。”
    他慢悠悠地坐下,半侧着身,将手中匣子递给她,“拿着,来坐。”
    秦一宁怔了怔,接过他手上的匣子,随手拉出他身旁的椅子坐下。
    她歪着头看这匣子,有些摸不着头脑,“大人,这是……”
    “定情信物。”
    “噗。”
    秦一宁马上掩起嘴,庆幸着自己惊讶的声音并不大,尔后低眉一笑,羞怯道,“大人怎么会突然想到送信物?”
    “那喜娘说,两家定亲,男女需互送定情信物。”
    公孙瑜白玉般温润的手执起调羹,舀了一羹粥,在那盅边上磨着勺背,“别人有的,你也要有。”
    他的声音如那滚粥蒸腾的白气,淡淡的,温温的。
    秦一宁端详着手中这朴实无华的木匣子,忍不住扬了扬嘴角,“奴婢谢过大人。说来也巧,奴婢今日也有一物相送。”
    公孙瑜刚递了一羹粥进嘴中,只低低地“嗯”了一声。
    秦一宁从袖中取出一个香囊,探身放到公孙瑜手边。
    公孙瑜用眼尾扫了一眼,视线不紧不慢地落到那香囊上的时候,双眸却反常地微微眯起。
    这香囊以黑布打底,在其上绣上了一只登梅的喜鹊,绣工精美,针脚密合。他能清晰嗅到其中放入了冰片、细辛和甘松。
    这个香囊无论怎么看都如此的精致完美。
    除了一点。
    他方才留意到王福顺的腰上别上了一个新的香囊,秉着事事留心的天性,他多看了两眼,想着应是哪个嬷嬷送的,便没有在意。
    但是。
    眼前这个香囊上的绣法和针线排布,分明就和王福顺腰上那个完全一致,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怎么,现在定情信物都能一物多送了?
    公孙瑜轻笑了声,将那香囊攥在手里,放入袖中。
    秦一宁见公孙瑜没有说话,也听不出他这声笑的含义,悄悄地凑前去问了一句,“大人不喜欢这个香囊么?”
    “喜欢。”
    公孙瑜手中的玉筷将春卷一下夹断,双眸含笑道,“喜欢得紧。”
    秦一宁闻言松了口气,将身体转向公孙瑜,朝他不好意思地笑笑,“那个,大人,奴婢还有一事相求……”
    公孙瑜正放下玉筷,在盅壁剐蹭着调羹,稍有疲态的眼眸淡淡地看向她。
    她笑起来的时候,微微弯起的眉眼清清亮亮,一错不错地注视着眼前人,唇边的两个小梨涡像两抹恬静的弯月。
    公孙瑜收回看她的眼神,不咸不淡道,“先道来听听。”
    秦一宁将她想请那名为香桂的小宫女来她们大婚喜宴的事告诉了公孙瑜。
    公孙瑜听了,没什么反应,依旧不徐不疾地用调羹喝着粥,举手投足间尽显矜贵典雅。
    秦一宁见他这般反应,本以为要被拒绝了,想着再讨价还价试试,但刚想开口,公孙瑜就睥了她一眼,
    “以后这种小事,直接和王福顺说,不必再问我。”
    “明白了,多谢大人!”
    秦一宁欢悦地抒怀一笑。
    公孙瑜不着痕迹地扫过她那笑眼,慢悠悠地低下头,搅弄着盅里的粥。
    这一夜,秦一宁自然也是留宿于慈恩堂的偏殿。
    王公公禀报完要务,例行告退前,公孙瑜并没有像平常那样轻应一声。
    王公公眯起的眼睁了睁,恭顺道,“大人可还有什么吩咐?”
    公孙瑜正浏览着一个陈旧的折子,因为疲倦而多了好几层的眼皮微微耷拉着,长睫微垂,眼尾微挑,瞧着淡漠却又多情。
    “你腰间那玩意儿,给我一下。”
    他语气极淡,很快就消散在静谧中。
    王公公了然一笑,在心中叹口气,将腰间的香囊摘下,放到公孙瑜面前。
    公孙瑜从折子中抬眼,轻轻执起那香囊,举到额前漫不经意地看了两眼,然后随手丢进了那灯台中。
    布料易燃,香囊在烛火中很快就点着,炙热的火光将它一点一点吞噬着,空气中开始蔓延起丝丝渺渺的丁香香气。
    王公公见公孙瑜还是没有吭声,又笑道,“哎哟,瞧奴才这记性,兰姑娘昨儿午后才送来的香囊,这才一日没到就让奴才给丢了。”
    “嗯。”
    公孙瑜终于出声,抬手执笔,去点那砚台里的墨,“自己领罚啊。”
    ……替您背锅也要领罚啊。
    王公公目光一滞,但还是很快就低下头,连连称是。
    -
    秦一宁第二日起来时,公孙瑜如往常一般,上朝后再未归来。
    王公公再次留了她用早膳,还告诉她,在大婚前,她应该都见不着公孙瑜了。但公孙瑜已吩咐好喜娘,这两日带着秦一宁回兰家候着,准备好兰家那边迎亲的布置。婚服也会在这两日命人送去兰家。
    秦一宁下午才将配房中的行礼收拾得七七八八,那喜娘就来了。
    除了收拾好的几套换洗的衣物,她并没有带走什么。大部分的首饰,包括皇帝御赐的那支琉璃宝石簪,都一并留给了已经去当值的香桂,还在她枕头底下留了一封信。
    做完这些,她便跟着喜娘回兰家去了。
    虽然拥有原身的记忆,但原身也已入宫六年,对于兰家的记忆早已被时间冲刷得浅淡无几。她只依稀记得,她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并不出色,所以在这上上下下几百人口的家中没什么存在感,日子过得不温不火。
    但从公孙瑜安排的马车上下来时,秦一宁吃了一惊。
    兰家的大门口里里外外堆上了好几层的人,个个都翘首以盼,看见她从马车里钻出,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地迎上来就要牵她,问候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外头也围上了里三圈外三圈的街坊邻里,不少人都踮起脚、相互拥挤着朝这边张望。
    要不是见了这阵仗,秦一宁差点就要忘了,自己要嫁的公孙瑜,可是个人物。
    公孙瑜在全国,尤其是这一带,是个家喻户晓的奇迹。
    他本只是一个被捡回来的小仆从,却浑身精骨血气,不仅自小刻苦练武,更是靠着自身的才智和攒下的钱考取功名,博得那尚书大人的喜爱,得以引荐先帝。自此,他的通天大道一发不可收拾,摇身一变震世权臣。
    这本只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却因这么个如日中天的大人物而一夜成名。这儿的小童也多有被公孙瑜的辉煌经历带动,考取功名的人与日俱增。
    秦一宁要嫁的,就是这么个轰动全城的公孙瑜。
    她看着这夸张的排场,难以想象公孙瑜本人回来当天的情况。
    秦一宁被接入府中后,首先被请到了正房,老太太正在那儿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