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青楼之全灶丫头》 27、娄兰心意·乌鸡蜜枣汤(第1/2页)
秀草和顾芷不由对视了一眼。
苏蕊婳倒是不置可否,坐直了身子,出声道:“进来吧。”
打起帘子进来的是个十岁上下的小丫头,面上一片战战兢兢,不知是一路走来累的还是被这偏僻之所的夜色吓得够呛,到了屋里面,见了火光才好些。
她怀中抱着老大的一只玉色薄皮包袱,进来就向苏蕊婳行了一礼,战战兢兢道:“娄姑娘想着苏姑娘怕是短少东西,那一等管事的人又是惯会捧高踩低的,特特派了婢子送东西来给苏姑娘,还请苏姑娘一定要收下。”
说着,秀草上来接了包袱,在炕上摊开。那小丫头虽有些小心翼翼,也趁机将屋内的陈设看在眼里。
娄兰送来的一包袱皮里是两床被褥和枕巾之类的起居用品,还有两包点心,被褥虽不是好料子,却是全新的,一看便是除了钱央人买来的,虽不如顾芷面面俱到,这份心意也着实难得了。点心则是便于存放的。
“秀草看一盏热水来,”苏蕊婳扫了一眼两床被褥,就看向那站在当地有些手足无措的小丫头,“娄姑娘那里可是你在伺候?”
“是。”那小丫头连忙垂首答道。
苏蕊婳点点头,“代我谢过你家姑娘的心意。不知娄姑娘在学艺院这些天如何?”
那小丫头闻言面上一喜,连忙恭敬回道:“我们姑娘说多谢苏姑娘挂心,还好,只是练功苦些。”
苏蕊婳颔首,略一沉吟,便出声唤道:“秀草。”
“在,”秀草连忙抬头。
“拿纸笔来。”
“啊?”秀草有些奇怪,更多地是惊愕地看向苏蕊婳。
“我写些东西,还有一张方子,有美容养颜之用,你家姑娘看了想必有用。”苏蕊婳便转向那小丫头,不急不缓道。
那小丫头面上更是藏不住的惊喜,连连向苏蕊婳道谢,差点就要跪下磕头了,只一连声说代自家姑娘谢苏姑娘的大恩大德。
倒是个老实忠心的,娄兰倒是会挑人,顾芷坐在一旁,暗自想到。
出身书香人家,苏蕊婳无论如何是不会让自己笔墨缺的,不一会儿秀草便奉上笔墨纸砚来磨起墨来,面色却有些犹豫。
苏蕊婳这边就敛袖去拿笔,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腕,看着倒还没什么,写了一个字,手便忍不住地颤抖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条。
“小姐!”秀草连忙夺过苏蕊婳的笔,扶着她靠在一旁的引枕上。
苏蕊婳面色微微有些发白,神情却还好,握着手缓了缓,倒自嘲地叹了口气。
“我来罢,”苏蕊婳的身子没想竟伤成这样还没好,这样一个骄傲的人,却连一笔字都写不了了,顾芷是知道苏蕊婳的字摹的是祖辈出的书画大家流传下来的传家孤本,当世再无一人会了,这下成了绝笔。顾芷微微有些不忍,一面开口,一面坐在桌边取了纸笔,背过苏蕊婳。“你来口述就是。”
顾芷的字说不上好看,却胜在写得快,不过为了照顾苏蕊婳的情绪,反而写得慢了些,而且娄兰虽在琼楼阁开了蒙,这些年耳濡目染也不少,可却也有限,还得考虑用的词句文法她看不看得懂。两张薄薄的素纸,先是一些压腿解乏、美容养颜的技巧,后面便是两道方子,一曰长生玉颜粥,一曰乌鸡蜜枣汤。
这长生玉颜粥说着唬人,其实便是几种养生粥的合体——糯米粳米混合,用豆浆、山药,加红枣熬到水乳交融,取最上头一层米油,以红糖勾芡。闻着香气扑鼻,吃着香甜软润,补气血与美白养颜两不相误。
而乌鸡蜜枣就更简单了,乌鸡骨用黄芪、枸杞、蜜枣等药材长长熬得一锅清澈高汤,乌鸡肉则连皮片作薄片,下到熬好的滤过的汤里滚熟,若是时间足够,只用汤或弃肉而用皮慢慢养才是最好的。也是大补大养之物。
吹干了墨迹递到小丫头手里,苏蕊婳还口头上道:“这第一个方子里的食材易得,每天用最好不过,第二个方子里的乌鸡不好找,能得来的话便做来吃。……娄妹妹是先天上不足需补养,只不可一气补得过甚,食补最好,那一等燕窝之类反而不能吃,过犹不及反而有害。”又道,“桃花与她并不相宜,待梨花开时,取梨花保养更好。”
顾芷在一旁听着,都不由惊叹了。
那小丫头听得一愣一愣,连忙称诺表示记下,顾芷又拦着她将方子复述了一边,以便有不认识的字还可以对照,确定无误后,才放心了。
那小丫头又道了好几声谢,将娄兰关照的话又说了一遍,才退下回去了,苏蕊婳又叫拿一片深陶瓦插上一只蜡烛点上引路,那小丫头千恩万谢地去了。
“姑娘你看,”那小丫头才走,秀草正继续低头翻检包袱,突然便喊出生道,手中是一只荷包,才从包袱中翻出来的。手指捏了捏那荷包,秀草便露出惊诧的表情。
“怎么了?”顾芷和苏蕊婳见状也疑惑地望了过来。
秀草连忙将荷包解开在手心倒了倒,一把不算少的银角子就出现在了手上,在烛光下泛着一层微光。
按说,在学艺院那个所在,是只有花银子的地方没有攒银子的可能的。
三人的表情皆有些复杂起来。
……
“阿芷啊,赶紧过来。”
一进前厅,顾芷就看到乌压压的一片人,一眼瞧去有不少一看就不是大厨房里人的陌生面孔,氛围也和往日格格不入。
今日,是浮萍苑每年春天大规模菜买人的日子。
买人这样的事情,一年四季都有,不过最多的还是集中在冬初和春耕前。这时候民间一个是寒冬将来养不活人,一个是春耕在即缺种子钱,卖儿卖女的就多了。
烟花里这地方正是应了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此每年这时候,都要热闹好一阵子,浮萍苑的厨房虽只是个做饭的地儿,也是不例外。
人是外面统一采买,先紧着的自然是鸨母那边,不过民间出身的出挑的究竟少。烟花里不成文的规矩,要找好苗子,一则是高门大户转卖出手的,二则是教坊司批下来的,每年、因家中变故入罪而流落风尘的富商官家女眷。据说每家青楼这时候都是忙着向上疏通关系、向下争抢先机,乃至为了争人吵闹打起来闹得教坊司出来调停的也不是没有。
除此之外,剩下的没被挑中的,还要去各处伺候的或是做事的地方,再挑一轮,再剩下的,就只有被牙婆带走另寻买主了。伺候花魁、绣房、花房等地方自然是好差事,到了大厨房这里,大约也就比粗使洒扫稍好些。
这说来真也不冤,浮萍苑明面上是不准各个院子开火的,虽耐不住私下如何,但这样一来,整苑零零总总也有数百人的一日三餐,包括了前院的宴饮,都摊在了厨房头上,这一个“大”字名副其实。那些买来的小娘子,在家也是做饭洗衣什么粗活都做的,乍一被卖到了这富贵地,怎么可能还想继续跟从前一样吃苦受累。
每日跟一堆人围着灶台柴火,上无出头现眼,下又烟熏火燎——虽然顾芷自然是不认为如此——也因如此,大厨房除了数个厨娘,底下的人总是干得不长久就各处托人换去其他地方。
唯一神奇的便是浮萍苑厨房里不同于其他青楼,只用厨娘不用男人上灶,倒是十分少见,只是这些年来从未变过,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顾芷进来那回倒不是这样,是大厨房缺了人手,不通过上面,自己去外面买人的,这又不一样了,至少不用过先被挑选的程序。每次想起来顾芷就无比庆幸自己这穿越的“金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