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种田文): 106、106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锦鲤娘子(种田文)》 106、106(第2/3页)

听到总店会派账房先生来,安宁和沈泽秋不约而同的感到掣肘太多,而且所谓的“做大事,需硬心肠”,为了挣钱只推荐贵的而非对的,这样的想法,安宁不能苟同。
    唉,到底是小地方的人,养不出大格局的人。
    周玉先诧异,后无奈一笑,也不强求,头名不愿合作,还有第二名,第三名,有的是人抢着哭着要和云裳阁合作。
    吃完饭从凤仙楼出来,周玉忽然想起了那件广袖曳地裙上面所绣的昙花,技巧炉火纯青,定然出自高人之手,便对安宁道,“我想见见店中的绣娘,不知可以引荐引荐吗?”
    安宁知道周玉想见的其实是徐阿嬷,以云裳阁这样一切往钱看的风格,想也不用想,徐阿嬷一定厌恶到了极点,安宁不想平白给徐阿嬷找不痛快,轻笑着婉拒了。
    “周娘子想见的是在那条裙子上绣昙花的绣娘吧?实在抱歉,那位绣娘我们也是偶然相识,她性子孤傲,不喜见外人,我不便引荐。”
    周玉不再多留了,她赶着去找第二名合作,微笑着告辞了。
    沈泽秋和安宁送她到了清水口,目送她上了船,周玉身边的侍从委屈巴巴的,“周管事,这俩口子怎么不识好歹呢,咱们和他们合作,是瞧的起他们,竟然还回绝了。”
    “住口。”周玉剜了侍从一眼,昂首站在船头,看着渐渐远离的桃花镇,淡淡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他们不愿加入就罢了。”
    不过,总有一日,云裳阁会成为闻名大江南北的布坊,到时候,沈掌柜和沈娘子一定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
    春去秋来,夏收冬藏,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小石榴快一岁半了,穿着小褂子,小布鞋,已经会走会说话,他小时候乖得的不得了,稍微大些,属于小孩子爱动爱闹的天性便出来了。
    “娘,抱抱。”小石榴一步一小抖,从内院里走出来,扯着安宁的衣襟,眨着黑漆漆的眼睛要抱。
    安宁低头一看,心都要化了,抱起他在脸颊上亲了一口,小石榴双手搂着安宁的脖子,咯咯的笑个不停,安宁歪着头逗他笑,鬓边的簪子珠花一颤一颤,小石榴伸出手去抓,一边抓一边笑,清脆的笑声带着孩子特有的感染力,清脆的像外头的黄鹂鸟。
    玩了一会儿,小石榴眨了眨眼睛,主动在安宁脸颊上亲了一口,“糖。”
    他撅着小嘴,刚学会说些简单的词语,糖这个词就是沈泽秋教会的。
    前几日家里吃饭,有很多小石榴不能吃的菜,他扶着凳子一直仰头看,眨巴着眼睛委屈极了,好像在说,“为什么我不可以吃,我也想吃。”
    沈泽秋在桌上掐了粒葡萄,剥了葡萄皮,剔了里头的籽,放在小石榴肉乎乎的小手里,“吃吧,这是糖。”
    “糖。”小石榴学得快,把果肉塞在嘴里吃完了,葡萄又香又甜,是他第一次吃,他飞快的记住了这种奇妙的味道,啊,糖太好吃了,他喜欢。
    小石榴从此爱上了这种味道,现在总央着家里的大人给“糖”给他吃,还会主动亲亲撒娇来要。
    初夏葡萄刚出来,市集上卖的人不多,何慧芳刚才就是出门给宝贝孙儿买“糖”去哩,好不容易碰上有卖的,买了几串回来,等她回到铺子里,小石榴已经在背书了。
    “云对鱼,写对风,王召对晴空。”
    安宁早晚会捧着《声律启蒙》给小石榴读上几段,他才一岁半,自然不指望他能知其意和背诵,安宁的本意是叫小石榴先听熟悉了,等再大些,学起来会更加的容易。
    没想到他多听几遍后,话还说不利索,就会口齿不清的背上几句。
    “哟,小石榴,你咋这么聪明?”何慧芳看的心里热乎乎的,高兴极了,她现在每天都给孩子吃一个鸡蛋,隔三岔五买鱼虾回来煮,瞧瞧,孩子养出来多聪明多可人疼。
    小石榴扭身一看是奶奶回来了,露出甜甜的笑,“奶奶。“
    何慧芳手里提几串新鲜饱满的葡萄,可惜孩子小,不知道那一串串紫皮圆球形状的果儿,就是他惦记的“糖”,还在卖力的背书。
    “哈哈哈。”看着小石榴又萌又卖力的样子,大家不约而同的笑起来,小石榴呆了呆,把脸埋在安宁的脖子后头,有些羞涩。
    大家都看着他,他不好意思了。
    何慧芳心都快被孙儿萌化了,赶紧进内院,挑了五六颗最大最饱满的葡萄用剪刀绞下来,洗干净以后仔细的剥了皮,挑去了果肉中的籽儿,用小碗装好捧出来。
    “小石榴,糖来了,过来,奶奶喂你吃。”
    小石榴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喜滋滋的从安宁身上滑下来,蹒跚的朝何慧芳身边走去,他现在走路平衡感还不够,要伸出两只小短胳膊保持平衡,走起路来有点像一只小肥鹅。
    沈泽秋伸手扯了扯儿子头顶的小揪揪,忍不住道,“儿子,你咋这么傻?”
    说完还弯下腰,在小石榴肉嘟嘟的脸颊上揉了几把,急的何慧芳瞪了沈泽秋一眼,这当爹的咋还欺负上儿子了呢?
    “没点儿当爹的样。”
    沈泽秋笑了,他刚从外头回来,有事情要找安宁商量。
    小两口进了屋,沈泽秋对安宁说,“我听说大叶街叶家脂粉铺要出手了,八百两银子,连房契带家具和存货打包卖,安宁,你觉得咋样?”
    一年多过去,他们不仅将欠钱掌柜的货钱给结清了,还以五百两的价格买下了钱家的铺子,加上之前挣的五十两黄金,和一年的利润,现在有近一千两的现银。
    年后他们就商量着想开家分店,但一直没选好新地址,沈泽秋刚才出门选新铺,路过大叶街时看到了叶家贴出的告示。
    “叶家铺子位置好,又有两层,我觉得挺划算,我们去看看吧。”安宁觉得挺靠谱。
    ……
    “掌柜的,咱们怎么就走到了这步哇,唉。”
    叶家脂粉铺里,叶掌柜已经把伙计们都解散了,店里只剩下他和账房先生老祁,老祁跟他做了很多年的事,半辈子兢兢业业,叶掌柜心里清楚,“老祁,等这间铺子卖了,得了钱,我给你二十两做遣散费。”
    老祁忍不住湿了眼眶,哽咽着说,”谢掌柜的。“
    “唉。“叶掌柜垂头丧气,这间铺子从荣到衰,都是他一人造成的。
    这一年来为了支撑铺子,他在钱庄借了几百两银子,到今天算看清楚了,再磨下去,他恐怕要资不抵债,还不如咽下这口气,服输认栽,拿着剩下的几百两回乡,多置些田地,种几亩果园,安度晚年吧。
    ……
    七月七日乞巧节,沈家在大叶街上开了分店,取名宁秋阁,专营各色衣裳鞋袜,加脂粉首饰,一楼还摆了个小货台,卖点儿针头线脑和日用小百货,什么蜡烛、蒲扇、小镜子都有。
    这样进门的顾客多了,无形中加大了来铺子里逛的客流。
    沈泽平聪明机灵,虽然才十六,已经能抵半个管事用,叶掌柜家原来的帐房老祁是个踏实人,沈泽秋和安宁没叫他走,留在店里仍旧做帐房先生。
    庆嫂莲荷等人也加了工钱,做起事情来更加兢兢业业,把自己分类的活儿做的漂亮又体面。
    新店一开业,宾客盈门,新货新首饰一上架,很快就能成为紧俏的货。
    可过了中秋后没多久,店里的生意忽然断崖般的往下跌,账房先生祁老吓坏了,急忙捧着账本来和安宁说。
    半个月前两家铺子的流水银加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