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种田文): 10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锦鲤娘子(种田文)》 100、100(第1/2页)

    二嫂吴小娟晚上摆这桌席,主要是为了感谢三房对沈泽平的照顾。
    三家人加起来足足有二三十口子人,在院里摆了有两桌。十四的月亮虽然还缺一块,但也皎洁无暇,银霜般的月光洒向大地,伴随着幽凉的夜风,有股子惬意。
    小孩子们吃完了饭,大的带小的,小的做跟屁虫,一起在路边草丛里捉蛐蛐,玩的不亦乐乎。
    大人们搬几张长凳到院子里,摇着蒲扇乘凉聊天。
    “泽平,你在镇上要听你伯娘,你哥还有你嫂子的话,晓得不?”二嫂吴小娟用蒲扇轻点了沈泽平一下,吩咐着。
    “晓得晓得。”沈泽平连连点头,咧着嘴直笑。
    吴小娟望着儿子心里挺欢喜的,不过这小儿子让人最不省心,“慧芳,泽平要是不听话,要打要骂,你们尽管招呼,俗话说得好哇,树不修不成材,儿不育不成人。”
    “欸,泽平听话着嘞,你放一万个心吧。”何慧芳对沈泽平很满意,这句夸赞一点客套的成分都没有。
    下午她私下和二嫂说好了,泽平的工钱给六百文一个月,等熟悉了上手了,再往上提,其中五百文直接给二嫂,剩下一百文让泽平自己规划。
    王桂香挨着何慧芳坐,把刚才的话听在心里。
    沈泽平一个小孩都能干的事,她自然也能做好哩,于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开口了。
    “小伯娘,你看我咋样?”
    何慧芳看了看满脸期待的王桂香。“啥咋样?”
    “我能去铺子里帮忙不?”王桂香问。
    “哈哈哈。”吴小娟在一边听着,只当王桂香是开玩笑,笑得她直不起腰,“桂香,你娃儿还没断奶,你舍得?”
    王桂香抿了抿唇,眨着眼睛说,“我可以抱着娃一块去嘛。”
    上次她去铺子里的时候,见伙计们都挺闲的,并没有什么事做,想来就站一站,来客人了搭几句嘴,没啥难的,她带着孩子也能干,再说,以后可以把泽石也弄上去嘛。
    何慧芳呵呵笑了两声,二嫂吴小娟当做一个玩笑看,她却觉得王桂香有点认真。开玩笑呢,让桂香抱着孩子上铺子里做帮工,先不说大嫂同意不同意,王桂香一不懂裁剪,二不会挽发描妆,去了也不顶用。
    “嗐,桂香,不说笑了,时间不早哩,早点睡吧。”
    说完站起身,“我也回去睡觉咯。”
    王桂香不甘心,也跟着出来了,小跑两步追上何慧芳,“小伯娘,您别当我说笑呀,我认真着呢。”
    何慧芳在心了叹了句,怕的就是你认真!
    “桂香,既然你说的是真的,那我也同你认真讲,俺家那铺子人手够啦,再说了,铺子里做活计也累得很,忙的时候脚不沾地,闲了把又怕收入少,你呀,安心把娃娃照顾好,啊。”
    “我回去啦,你也回家吧。”
    说完何慧芳头也不回的走了。
    王桂香心里生气,凭啥泽平能去,她就去不得,三房这是明着偏心眼嘛。
    她一口气跑回了家,砰的一声甩上门,将脸埋在被子上大哭起来。
    沈泽石忙推门进来看,关切的问,“桂香,你咋了?”
    “泽石,你过来,我有话要和你说。”
    王桂香用手背抹着眼泪,准备把刚才的委屈好好说说。
    “刚才……”
    ……
    八月十五的团圆饭在大房家里吃。
    一大早,女眷们就开始准备起饭菜席面。沈泽平和毛毛带着几个小侄子侄女去摘柚子,留着晚上插柚香用。
    等摘完了回来路过大榕树,刘春华正领着幺儿在树下一块耍。
    幺儿在文童生那读了半年,现在已经会背《三字经》《百家姓》,还会念诗,刘春华可高兴了,趁着私塾过节放假,拉着幺儿在人前显摆。
    “幺儿,那三字经咋背来着?”刘春华抱着手,神采奕奕的说。
    幺儿站起来,背着手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唐小荷看着侄子背书,忍不住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乐滋滋的直拍马屁,“哎呦,咱们幺儿出息哩,背的真好。”
    说完看见沈泽平和毛毛带着一堆儿小孩走来,故意提高嗓门奚落道,“啧啧,不像有的孩子啊,啥都不懂,以后也是个没出息的。”
    沈泽平听见了,朝她们走去,“春华婶,小荷婶,你们在聊啥呢?”
    唐小荷下巴一抬,骄傲的说,“听咱幺儿背书哩,三字经,你懂不?”
    “哟,幺儿能背全不?“沈泽平没理唐小荷的阴阳怪气,问幺儿。
    这么多人看着,幺儿哪里敢说不会,点了点头,刘春华在边上催促,“幺儿,背给他们听。”
    “人之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万……”幺儿背到一小半卡了壳,三字经全文有一千多字,他根本背不下来。
    沈泽平呵呵一笑,“下句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在货栈做学徒那几个月,什么《三字经》《千字文》,沈泽平早背的滚瓜烂熟,不仅要会背,还要背得快,钱掌柜要检查的哩,幺儿才这点本事,她们就敢这么炫耀?
    沈泽平拍了拍幺儿的肩膀,“幺儿学的不精,还要努力呀。”
    说完带着毛毛和一堆小孩子捧着柚子回家了,刚才大家还直夸幺儿长本事了,有沈泽平闹了这么一出,大家在心里觉得,这也算不上啥嘛,泽平去外头呆了半年,就能背得比幺儿还好。
    刘春华脸上兜不住了,满脸怒气的拉着幺儿回家。
    “泽平哥,我看幺儿考不上功名。”路上毛毛仰头对沈泽平道。
    沈泽平心里也这么觉得,顺口问了句,“为啥?”
    “他胆子太小了。”毛毛认真说。
    沈泽平想到了在铺子里见到的李游,像李大人那样的才能做官哩。
    “你说得对,走,咱回家!”
    到了晚上吃完了饭,大人们端出月饼、苹果、枣子等,在院子里烧香祭拜月神娘娘,之后把白天摘的柚子拿出来,用削尖了的小竹竿把柚子穿起来,在柚子上一根一根插上香,把香点燃以后斜靠在房前屋后。
    插柚香是清源县这边特有的风俗,据说可以保佑家里的孩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大。
    圆如玉盘的明月高悬,也把山间小路照的明晃晃,此时正是阖家团圆日,加上夜已经深了,山路小道上空荡荡的,只有秋娟一个人背着小包袱在路上徘徊。
    她在婆家待不住,想回娘家又怕刘春华埋怨她空着手回家,左右不是人,哪头都不得安宁,眼看着月上中空,秋娟叹了口气,还是回了李家村。
    只盼李元喝多了酒已经睡下,不要打人。
    八月十六日一早,沈泽秋一家就回了城,王桂香躲在屋里不肯出去送,二嫂吴小娟还纳闷呢,昨日笑盈盈的忙前跟后,今天咋回事?
    “咦,桂香咋没来?”她随口问了一嘴。
    唐菊萍笑笑圆场道,“在屋里照顾孩子呢。”
    沈家大房二媳妇周冬兰才不管那么多,冷哼一声后小声的嘀咕,“猴子捞月亮,捞不着炸毛了呗。”
    “啧。”唐菊萍瞪了周冬兰一眼,扯了扯这不让人省心的二儿媳妇一下。
    望着马车走远,一家子各回各家。今日回镇上的人多,车也密,等到了桃花镇,已经到了晌午饭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