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知青之传媒打工人: 6、分离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零知青之传媒打工人》 6、分离(第1/2页)

    十天内,玉家全家人都要离开北京到江西去了,一周时间后要先走的是玉爸爸玉妈妈带着玉水和玉律跟着中央广播电台的组织去江西的五七干校。
    再那时接着三天以后玉清和玉姗姗也要跟随宏启中学校的队伍去江西下乡做知青。
    中央广播电台的五七干校设在江西省朝庄地区同梨县,据说校址就在同梨县不远的郊外,环境应该不算太差,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玉清玉姗姗他们要插队的偏远农村会好很多。
    但毕竟是要突然间接待许多从大城市里来学习劳动的干部职工,因此住宿条件是比较紧张的,这时候许多单位的五七干校都是几个家庭挤一个大房间。
    由于玉爸爸玉妈妈是单位最先主动报名参加下乡锻炼的夫妻,负责五七干校安排的领导还还特意跟他们说尽量想办法给他们夫妻还有两个孩子安排到独立一间房,不用跟其他家庭混住在一起,玉爸爸玉妈妈连声道谢。
    这次中央广播电台各个科室各个层级都有干部职工一起去江西,一个单位整体对接一个五七干校,这批下放锻炼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总共算起来大概有两三百人。
    这一批下放学习的干部职工年龄上主要还是以中青年为主,不过也有好几位60左右的老干部职工也参加了。
    玉爸爸和玉妈妈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俩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所以可以下放到同一个五七干校学习锻炼,这样子女也可以一起带过去照顾。有一些家庭是在不同单位的,若是都要下乡,就会到全国可能两个相距甚远省市的五七干校,这样夫妻就必须分开几年。
    不管平时是否熟悉,毕竟在一个单位,多多少少都认识,所以虽然是去一个新的地方,但大家熟悉,环境也不太差,主要也都是中青年劳动力,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很有安全感的。
    而玉清和玉姗姗要去的江西农村插队,本来一个学校的学生就会被分到全国各个省市,去了当地以后还会由当地革委会知青工作组负责再分到各个农村生产队,因此到最后到每一个生产队的知识青年,可能来自己全国各地各个学校。
    幸好通过之前玉姗姗那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表现,王老师和学校革委会的其他办事老师都承诺帮忙把玉清和玉姗姗想办法分到一个农村生产队去,这样兄妹两还可以互相照顾。
    家里现在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值钱的物件,因此大家商议了一下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就钉在家里的柜子里,门窗也要用木板钉起来,不过等玉爸爸玉妈妈和玉水玉律走了以后,玉清和玉姗姗离家的时候再钉。
    平时就拜托朝阳门这附近胡同里面的邻居,也是玉清大哥原来高中学校的同学,今年刚做了街道片警的张小力帮忙时不时来看顾一下,防止有人损坏。
    另外玉爸爸玉妈妈也拜访了其他胡同里的几家熟悉的邻居,包括陈家母女,请她们平时也帮忙留意玉家屋子的情况。
    这时候出门流行背木质箱子,玉家一共去买了六个木质箱子回来装行李,玉爸爸玉妈妈玉清玉姗姗的箱子比较大,一个人所有的行李几本都装到里面,玉水和玉律各自背一个小箱子。
    棉被一人一床这是家里本来就有的,脸盆玉爸爸玉妈妈玉清玉姗姗各带一个还不够还去外面买了一个新的。搪瓷杯子家里刚够一人拿一个。
    家里所有的衣服和布大家都带上,以后做农活费衣服,但是一般在乡下买布和棉花不方便,也不知道江西的农村是个什么情况,尤其是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到时候御寒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只要家里有就都带到江西乡下去,免得到时候缺少衣服穿。
    其他还随身分给每个人一些钱和各种票证,这时候只有全国的票是通用的,如果是本省市发的票只能本地用。
    玉爸爸玉妈妈在走之前去找人把手里那些北京票证都换成全国通用票证,因为时间要的急,所以中间亏损了一些,不过总好过拿着本地票据出去了不能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是必须人手一本的,下乡务农的时候也得带着,随时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玉清大哥是个爱看书的人,所以虽然书很重,他还是选了近十本认定为安全可以学习的书带着,准备去到江西也不能完全放下看书学习储备知识。
    另外还买了一些能够直接吃的食品给大家也带着,上次陈家母女送来的奶粉,罐头只吃了一点,另外玉爸爸玉妈妈还去再多买了一些。
    再准备些馒头和窝窝头,一家人每人分一些背着,不过也买的不多,够应急的量,带过多食物如果被人发现,会被说是资产阶级奢侈的生活作风。
    再有就是药品也托人买到一些,用来防治一些简单的感冒,拉肚子,起疙瘩,水土不服等等常见的病症,更高级的药暂时还买不到。
    全家人还找了一天时间下了一次饭馆,点了一份鱼,杂酱面还有饺子。
    以后到了乡下吃食方面应该是很困难的,据说基本上都是杂粮,还不一定能够吃饱。
    当时农村吃饭主要就是按照农活来的,一般是“忙时吃干饭,闲时吃稀饭,平时半干半稀”。
    一家人抓紧这几天的时间,把家里各种物资,下乡需要的生活用品全部都清点整理了一遍,赶在玉爸爸玉妈妈他们下乡之前收拾好了,该办的事也都办好了。
    玉爸爸玉妈妈还有玉水玉律去江西五七干校出发这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一家人收拾好,带着行李来到北京站,今天他们单位的人要一起在这里坐火车离开出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组织了单位的锣鼓队敲锣打鼓,高呼口号为他们这单位第一批相应国家号召的去五七干校学习的干部职工践行,现场制造的的气氛是热烈而喜庆。
    他们这批下放的人职工的行李被安排到集中放置,跟着单位同事的指引,玉家人要先把行李放到火车一截专门堆放行李的车厢上。
    北京火车站送行的人特别多,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实在是非常的拥挤。
    他们花了好些时间才走到货运车厢放好行李,又回来找到自己要坐的车厢。
    玉水和玉律开始看到如此拥挤又热闹的人群还很新奇,后来看到那些送别的人还有被送的人一家家的都开始哭着流泪,他们也想起火车一开就要很久才能见到哥哥姐姐了,就哇哇的大声哭起来,拉着玉清和玉姗姗的裤子边哭边喊:“哥哥哥哥,姐姐姐姐。”
    玉姗姗告诉他们哥哥姐姐不在的时候,就要由他们两个保护照顾爸爸妈妈了。
    看到两个小学生满脸泪水鼻涕的点着头,赶紧拿纸巾给他俩擦干净。
    玉爸爸玉妈妈也跟玉清和玉姗姗提醒要记得他们离开的时候把门窗都钉起来,叮嘱到时候下乡的时候记得带齐所有的行李,又让玉清多照顾着玉姗姗。
    伴随着各家亲人朋友不舍的告别声中,火车开始动起来,离开了站满了送别之人的北京站,一路朝着江西行驶去。
    送完玉爸爸玉妈妈和玉水玉律,玉清大哥和玉姗姗坐公共汽车回家去。
    坐在公共汽车上玉姗姗从口袋里拿出来几张照片看着。
    除了生活用品和钱票之外,玉妈妈也让玉清和玉姗姗各自挑了几张家里以前拍的那些照片。
    玉姗姗选的有一张照片是全家人在几年前,也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十周年的的时候,在单位工会的组织下,各职工带上家属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门口拍的全家福。
    看着这张照片,玉姗姗想到,现在的出境是何等的艰难,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