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你也会有人嫉妒》 第64章 64(第1/2页)
chapter64
巧合的是,萧绮和陈炘约定吃饭这天,姜禹刚好出差。
下午去机场前,萧绮还在公司见了姜禹一面,但两人聊得都是公事,只在姜禹的秘书进来提醒时,萧绮才说了句“一切顺利,注意身体”。
这之后,萧绮就一如往常的回部门处理事务,等到下班先回家换衣服。
如果是放在过去,她不会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问题,就好像数月前她还和许家的小儿子吃过一次相亲饭。
何况这次见陈炘,连相亲都够不上,最多就是会友。
可也不知怎么的,萧绮心里竟然有点虚,虽然只有一丢丢。
不过等萧绮抵达约定的餐厅,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都没了。
餐厅环境很安静,背景音乐也算温和,萧绮让林轩提早定了位子,安排在最方便说话的非吸烟区角落,四周有珠帘围着,还有宽厚的卡座作为遮挡。
萧绮就和过去的习惯一样,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一点到。
她坐下后,就将桌号发给陈炘。
陈炘很快回道:“我还有十分钟。”
萧绮:“慢慢来,不急。”
后来那几分钟,萧绮先去了一趟洗手间,慢条斯理的审视自己。
等到她洗了手再出来,就见位子上多了一道身影,正是陈炘。
萧绮笑着上前:“这么快,这还不到十分钟。”
陈炘站起身:“多算了一点时间,就怕食言。”
两人入座,各自翻看了菜单。
陈炘只点了两道菜,余下的都是萧绮来做主。
萧绮说:“知道你是公务员,不好铺张浪费,放心吧,吃不完的我打包带走。”
陈炘颔首。
接下来好一会儿,两人都没说话,气氛一时有点尴尬。
随即萧绮找了个话题,陈炘应了,来来回回切换了几次,却没有将氛围缓和。
想来也是,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一个从商,一个走仕途。
古往今来,这两种角色若要无碍沟通,且达到默契和谐,除非是“官商勾结”。若无利益往来,那彼此就会有很多不能说的话题“禁区”,以免自己说者无意,对方听者有心。
萧绮观察了陈炘片刻,也看出来那层保守严谨的态度,他们既不是可以聊彼此感情生活的关系,她也不好问他的工作内容,于是话题一转,就聊到了她自己。
萧绮:“对了,我刚接手了一个品牌,叫喜禾,听过么?”
陈炘点头:“我知道这个牌子。”
这倒是意外。
萧绮:“喜禾是做女装的,这些年也没什么名气,你竟然知道?”
陈炘:“之前陪长辈逛商场,在里面转了很久,她还选了几件当季新款。她很喜欢。”
萧绮轻笑:“那你要尽快通知她,如果真喜欢的话就要赶紧买了,因为我拿过来做,就等于从头到尾大换血。”
陈炘接着问:“你打算怎么做?”
萧绮很快概括出三点:“年轻化,时尚化,市场化。”
而这三者就意味着活力、潮流、生存。
陈炘对女装并不了解,可他到底身处外贸部门,对市场还是了解的,只是他的了解角度,和萧绮的不同。
萧绮考虑的是市场利益为先,而陈炘首先关注的是外贸关系和价格战,彼此都有战略思维,却处在不同的出发点。
陈炘很快给出几点意见,其中一点就是品牌换血势必会引起的客户流失。
最尴尬的情况就是,年轻人对该品牌有刻板印象,难以扭转,觉得“喜禾”就是中年人喜欢的,而原本那些有实力的中年用户,因为品牌突然转型,新设计不再适合他们的年纪和需求,也不再为其买单。
萧绮:“这的确是我现在最在意的事,而且逃避没有用。可是不这么做,喜禾的未来就是‘关门’。其实这个牌子原来也是面向年轻人的,定位是在25到35岁之间,也是到了这几年,设计越来越成熟,客户群开始转移,才走到今天这步。如果持续将中年群体作为目标客户,那就不叫转型,而叫维持现状,那我接手这个根本毫无意义。”
要起死回生,就要和过去的盘根错节切断。
陈炘接道:“这么说你已经有计划了。”
萧绮:“还没有,现在正在商量。你有什么建议?”
其实萧绮只是随口一问,也不指望陈炘能做智囊。
陈炘却回答道:“就根据你刚才的描述,我现在能想到的就两种策略,一种是一刀切,不留任何过去的影子,不适合现有环境的直接拿掉,另一种是平稳过度,逐渐向你所说的方向改革,但时间不能过长。”
萧绮没接话,一副在思考的模样。
事实上,她和程尧东早有讨论,目前也正在两条路中做选择。
萧绮玩笑道:“两条路各有利弊,如果能折中就好了,可惜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陈炘:“关键就看这个牌子有多少底子能消耗。如果根基深厚,底子深,那就可以慢慢磨,这样有利于保存根基,将伤害降低。但如果已经到了没有转圜的地步,留下的根基已经腐败,那就只能釜底抽薪。”
话题就这样铺展开了,而且越聊越深入,越细节。
而细节就在于,萧绮已经从服装的“年龄”选择跨度到颜色选择,还拿亮色系和黑白灰驼色系来进行比对,拿老裁缝定制对比大牌流水线。
这几年商场生涯,令她越发明白一个道理,同一句话听在不同人的耳中,就会解读出不同的意思,哪怕那句话很浅薄。
浅薄的话,会被人解读到非常肤浅的表面,进而解读这个说话的人。
深奥的话,依然会有人只读到表面,但也有人也会读到深意。
就好像《手机》里那个叫费墨的角色,就有这样一种本事,到任何一个地方,拿到当地的党政报纸,他只要看一遍,就能从其中的细枝末节解读出当地的党政人事关系,这属于政治美学,也是中国古话所说的“微言大义”。
要说“解读”么,萧绮身边就有一个教科书般的人物,就是姜禹。
姜禹在人前话很少,也几乎没有明确的喜怒哀乐,哪怕他私底下再会变脸。
萧绮每次和姜禹开会,都会观察他,她发现越是人多的地方,他表情越少,越发让人摸不透他在想什么,明明是直接伤害到他利益的行为已经逼到跟前了,他都能不动如山,不沉迷于眼前的争斗,就慢慢跟对方玩。
再说眼下,其实上次在度假别墅,萧绮就观察过陈炘。
他说出来的话就很有嚼头,既表达了观点,又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和置身事外。
一顿饭下来,萧绮说得比较多,看似都是在聊品牌文化,可这里面却有不少东西是一理通百里明的,还能通过商业行为映射政治视角,即便陈炘再保守,只要他给了回应,表达了观点,就能看出他的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