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第112章 .19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第112章 .1990(第3/5页)

  明明只是个小测试,成与不成的没多大差别。

    可舒安一想到,要是考试通过,舒梦欣就要去上大学了,心不由得一抖,全身都跟着紧张。

    过往准备高考的紧张感随着记忆席卷而来。

    她的手好久没这么凉过了。

    晚上,陈竹青攥着她的手搓了好久,都捂不热,不得已把她的手从衣服下摆拉进来,贴在自己的腹肌上,将身子的温度一点点渡过去。

    他问:“怎么紧张成这样,弄得像你要考试一样。”

    舒安脚趾蜷缩,忽然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冬夜。

    高考前,学校里有人传说吃酸的食物,可以推迟月经。那段时间,舒安每天吃饭都会往稀饭里搅进些黑醋,也吃了不少酸橘。

    她的月经还是照常来了。

    而且在高考那几天,疼得死去活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考数学那天,没有像考英语似的,疼到她两眼昏花看不清题目。

    陈竹青高中是直升的,大学是由队里推荐去的,几次职称考核也顺风顺水。

    他没法理解舒安口中的紧张感,只能搂着她,小心安抚:“梦欣比我们厉害多了。我之前带她去奥数竞赛,她坐在教室里,比其他孩子矮一截,但答题迅猛,埋着头奋笔疾书地,唰唰唰就写完了,交卷的时候不知道多自信。那的指导老师跟我说,这孩子未来能成大事。所以,别担心了。”

    舒安点点头,躺正身子,盯住天花板,长叹一声,“她要是考上了,就要离开我们去筇洲上学了。”

    隔壁的梁向军也被送到筇洲去上学。

    不知道是他长大开窍了,还是寄宿制学校的老师太厉害。

    这两年,梁向军的变化几乎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几次放假回来,不吵也不闹,安静地坐在院子里,帮刘毓敏剥玉米粒。

    一米八的大高个弓着身子,乖巧地坐在那,眼眸低垂,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目光只盯住手里的活,一点没注意旁边大人的谈话,跟他过去总偷听别人讲话的讨厌样相去甚远。

    陈竹青忍不住感叹:“没有父母的庇护,孩子真的是以光速在成长。”

    他拿梁向军跟舒安举例。

    舒安却更担忧了,“梁向军是男孩,而且身材壮硕,还敢打架,谁能欺负他呀。咱们梦欣才多大,个子也小,不知道去外面能不能适应啊……”

    舒安没见过舒梦欣的妈妈,但舒平的个子随了爸爸,即使是在那个缺乏营养的年代,他也长到了一米七五。

    舒安只有一米六。

    她怕舒梦欣和自己一样长不高,白天炖肉汤,晚上泡牛奶。

    可不管怎么喂养,舒梦欣的个子像煮不沸的温吞水,长得特别慢,今年还没突破一米四的大关。

    陈竹青安慰她:“梦欣上学早。比班上的孩子小两岁呢。矮一点是正常的。”

    舒安靠在床边想,“我好像是十一岁来月经的,从那之后就没怎么长高了。”

    舒梦欣跟着他们生活了好几年,去哪都带着,冷不丁地想到孩子要走,比两年前把双胞胎送回福城还舍不得。

    筇洲不远,但舒安恨不能现在就把她需要的东西为她准备好。

    舒安说:“不管她考没考上。我下周要带她去筇洲市一院让医生看看,看这年纪,这个身高是不是矮了点。”

    陈竹青觉得她这么做有些多余,也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可转念一想,这种事他没有舒安专业,万一真耽误了孩子也不好,便没再劝。

    搭在她后背的手轻拍两下,在她耳边说了些软话,让她尽快放松下来,进入梦乡。

    少年班的考试分为两天进行。

    第一天考数学和理科综合。

    第二天考英语和文科综合。

    虽然事先陈竹青已经跟孩子说过考不上也没事,但考完数学,舒梦欣就蹲在角落里哭了。

    等在外面的舒安看到,拿着披肩走过去包住她脑袋,替她遮挡掉那些好奇的目光。

    “没事的。不喜欢。我们就不考了。我们回家。”

    舒梦欣抹掉眼泪,牵着舒安的手回家。

    走到半路,她又觉得这么临阵脱逃更丢人,咬咬牙折返回去。

    去食堂简单吃过午饭,下午又一头扎进考场。

    —

    考试结束,舒梦欣的状态一直很差。

    陈竹青趁着元旦假,想带她去筇洲玩却被她拒绝了。

    两个人没了主意,只能多做一些她喜欢的食物讨孩子欢心。

    因为这样,公布成绩那天,两人觉得考不上,都没去学校领成绩单。

    还是刘毓敏把单子送到家里的。

    她没进屋就喊:“梦欣考上啦!成绩还不错呢!你们怎么没去拿成绩单啊?那边招生办的还问我们要她的小学成绩册呢。”

    “考上了?”舒梦欣也很意外,拖鞋都没穿好,光着脚从房里跑出来。

    陈竹青见了,抓住她的肩膀,拎着她回房间,把拖鞋套好再放她下地。

    这个考试舒梦欣没和家里说,是交表前的一天,舒安才知道,急匆匆地填表格、缴报名费。

    现在通过初试,两人从刘毓敏那里了解到筇洲大学少年班的具体情况。

    这是筇洲大学第一次开创少年班。

    招生对象是全国十一到十四岁的学生,招进学校后,会先进行两年的基础学习,然后再进行专业课学习。

    陈竹青以为专业课是基础学习之后才选的,没想到这次的少年班是筇洲大学医学部开办的中西医结合的基地班。

    给这么小的孩子限定专业,还是极为狭窄的中医。

    陈竹青神色微变,心里打鼓。

    刘毓敏在,他没表露心迹。

    而后,她离开,他把舒梦欣拉到一边,问:“你知道什么是中医吗?”

    舒安的本科专业是基础医学,但分到妇产科后,她买回一大堆中医理论的书籍。

    很多孕妇生产后,都喜欢吃一些中药调养身体,舒安本身也是寒性体质,所以看这些书,一方面是帮助病患,一方面也是为日常养生作参考。

    家里可以看书的地方很多,从客厅茶几到屋内书桌,哪里都放着几本中医养生秘籍。

    舒梦欣好学,看过几本。

    此刻,她嘴角一扬,两手背到身后,自信地回道:“我知道!中医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舒梦欣的双语幼儿园教过她一套联想记忆法,再加上她本身很聪明,哪怕再晦涩难懂的东西到她手里,她也能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且准确地记住。

    那些书舒安不止看过,还做了笔记,都没法像她这样一字不错地答出来。

    听到答案的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