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我戎衣: 173、开年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定我戎衣》 173、开年(第1/2页)

    曙光从东边群山之中透出,连日的雪终于停了,今日将会是有暖阳相伴的一天。
    天色渐明,玉京城中各坊响起钟鼓声,各处城门也缓缓打开,迎来新的一日。大街上处处都?是从坊中走出来的百姓,忙着?去采买用品的、赶着?去做工的……人们或是悠闲或是匆忙,早已忘了数月前那个血腥之夜过后,大街上四?处弥漫的死亡气息。
    那个兵荒马乱的夜晚,已经过去很久了,如今已是新的一年,至临元年。
    新春刚过,街上好?些地?方都?还挂着?过年时的灯笼彩旗,家家户户门前的桃符春联都?还崭新无比。一个月前,南方还在打仗,连玉京城里的百姓都?有些担惊受怕的。恰好?就在过年之前,南方平定的消息传来,这才让玉京城的百姓能过个好?年。
    如今城中的百姓,早已不?用担忧叛军会攻到北方来了。玉京依然是那个无比繁华的国?都?。
    朝阳彻底升起之时,一队巡防军整整齐齐跑到中央大街两边列队,个个手持明晃晃的长?|枪,神色肃穆。百姓见状大多自觉地?退到街边,好?奇地?在这些军人身后朝空荡荡的大街正中望。
    这种阵仗,一般都?是有什么大人物要过路。玉京城中的百姓见大人物也见得多了,不?过这种要出动巡防军的场面,还真的不?多见。很多人都?停下了脚步,就等着?看?看?到底是谁要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没过多久,一队人马从城门进入,无一例外?都?是一身黑衣精甲,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魏王!”
    “是魏王啊!”
    “天啊!魏王平叛回来了!”
    乘马走在最前头的那个人,容貌俊美,气度不?凡,正是离京数月,至南方平叛的李长?明。
    整个玉京城,有谁不?认识魏王李焘,有谁不?知道黑衣旅威名?大街上的百姓早已将这位少年英豪视作大虞的荣耀,目光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热切。不?过片刻,魏王回京的消息便传遍大街小巷,坊中之人个个拖家带口?跑到街上来看?魏王领军回京。
    若不?是早有巡防军在街上开道,怕是此刻这宽阔大街都?要被百姓堵得水泄不?通了。
    李长?明不?松不?紧地?握着?缰绳,在街边百姓的目光中缓缓向前行去,偶尔偏头一望,都?被这些百姓眸中的激动热情弄得有些面上发?热。
    不?知是哪个魏王的狂热信徒突然大喊了一声“魏王千岁”,人群又一次沸腾,不?少人也跟着?大喊起来。被众人崇拜的李长?明本人倒是愈发?臊得慌,忙一拉缰绳,驱使马儿走得快些。
    结果他下马进了宫门,那街上的百姓也没有散去,依然对此津津乐道,还把自家这位魏王殿下以前的丰功伟绩翻出来夸了又夸。好?在他是听不?见,不?用为此难为情了。
    原本皇帝李熹是想亲自去接李长?明的,奈何?前两天天气太冷,他又是个身体弱的,一病下去就十分虚弱,只?能待在宫里躺着?。
    谢德妃伺候李熹喝下汤药,高有德便来报魏王回京。谢德妃一听便知自己该退下了,当即行礼告退。
    她在侍女珍珠的搀扶下往外?走去,方才听魏王平叛回来,她就想起了那位如今已被降为才人的吴氏,不?禁有些害怕。
    几个月前,她还忌惮生下了皇子的吴淑妃。吴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哪里是谢家可比的,吴家若是有意扶她的那位小皇子坐上储君之位,她这个小小的谢德妃,恐怕要丢了命。她都?做好?准备,在吴氏面前做小伏低了……
    谁能想到,吴淑妃刚刚生下皇子一日,就出了那么大的事?。吴家竟然大起胆子兵变逼宫,落得如今这样?的下场……
    也是奇怪了……好?好?活着?不?好?么?多等几年,等吴氏孩子长?大,不?照样?是吴家天下?
    她越想越觉得吴家当真奇怪,怎么看?,吴家都?根本没有必要行刺皇上。行刺这事?简直处处都?不?合情理?。
    当然不?合理?,因为事?实并不?如传言所说,行刺一事?本就是那位天子设的局。即便吴家什么也不?做,想用安分换一个自保,李熹也不?会领情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他们了。
    “娘娘,小心。”珍珠看?她想事?情想得出神,便在过门时提醒了一句。
    她这才回过神来,低头迈步,跨过门槛。
    珍珠是她自己带进宫的侍女,自小就在谢府伺候的,与她要亲近许多,也算是帮她和家中通气之人。两人走出大殿后,珍珠便小声向她道:“娘娘……陛下这身子一年不?如一年,您也得好?好?为大皇子考虑考虑了。”
    谢德妃回眸往殿内一望,道:“是啊……贵妃只?有个女儿,吴氏本来最是有威胁,又受家中牵连被降为才人。这储君之位,除了琢儿还能有谁来坐?”
    说罢她似乎松快了许多,在珍珠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李长?明进殿行完礼,抬头第?一眼就去看?案上那还没被收走的药碗,里面干干净净,看?样?子皇帝陛下最近没有耍小性子。
    李熹瞧得见他那小动作,没好?气地?道:“朕喝了,都?喝了!”
    李长?明低头一笑,坐上前来,道:“怎的案上还那么多奏折?”
    李熹叹口?气,道:“你走这几个月,又是黄河水患又是北边暴雪,南边叛乱,边境动荡,连东海水上都?不?太平。”
    李长?明在外?时专注平叛,这些事?只?是听说了些,当即取了案上奏折翻开。一看?之下,才知情势之严重。
    李熹低咳两声,道:“先前西域那边雪灾,这次又是北境雪灾……加上南方叛乱,分出了不?少气力去……要不?是之前攒了点家底,恐怕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事?是越来越多,怀义郡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如今看?着?是叛乱平定,四?方安宁,底下不?知道多少个窟窿……”
    可这已经是付出代价最小的方式了,要拔起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怎么可能不?带出点土,牵扯到别的地?方。
    就是苦了各地?百姓……
    李长?明看?的第?二份奏折就是北境的,怀义郡受灾尤其严重。更严重的是,严冬未过,连想运物资过去赈灾都?十分困难。
    怀义郡……李长?明看?着?这三个字,就心中一沉。那里有苏布德马场,原先的苏布德牧民,和随塔吉一起迁入大虞的乌环人。
    这些人,其实都?是塔吉的子民。这个地?方受灾,塔吉得着?急成什么样??
    他迅速看?完,又抓过一份奏折,一看?便震惊道:“怎么会……”
    这一份奏折也是北境的,因为雪灾饥荒,怀义郡好?些胡人暴|动,有人甚至西逃去东乌环了。朝野对此议论纷纷,都?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初迁入这些人的时候,处置得太过随意。
    他手微微抖了一下,继续看?下去,只?觉心惊。
    有人上疏提议,这些胡人是动乱根源,应当将怀义郡的这批普通胡人百姓降为奴仆,分化迁入内地?,同时处置了塔吉这个怀义郡王,罢官免职,保留尊号即刻——东乌环如今已没有与大虞一战的实力,这样?做并不?会引发?战乱。
    “皇兄……”李长?明抬头,紧张地?道,“这些人所言,绝不?可取!北境饥荒,应当赈灾安抚才是啊。”
    李熹沉声道:“当初对乌环人的处置,就有很多人不?满,如今怀义郡出了这种事?,这样?的声音便更大了。安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