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出魔入佛2》 第 44 章(第2/3页)
这普陀山参加法会,观世音大士自然有感,与他方便。而净涪同参你从世界中初初走出,于这诸天寰宇了解不多,正该有人与你解惑,为你引路。可同参有意走传法一道积攒功德、福德以求突破;我也正巧打一处小世界中归来......”
净涪沉默了一下。
归真和尚细看净涪脸色,心下叹了一口气,暗暗问道,“如何?可是觉得不甚自在?”
净涪就苦笑了一下,笑容一闪即逝。
归真和尚又是笑了一下,才与净涪回话道,“且安心吧,观世音大士没有那般深究他人想法的习惯。”
“来这普陀山参加法会的不止是我们这些和尚,还有许多金刚、罗汉、菩萨,甚至还有道门、魔门的各位修士,若观自在大士真的做了些什么,他们怎么愿意踏上这普陀山的土地?”
谁都有秘密。净涪有,他归真有,其他的金刚、罗汉、菩萨自然也有。观自在大士若真那般做了,他们怎么还会这般轻松自在?
净涪默默点了点头。
“观自在大士也没有特意安排,他只让我等因缘汇聚而已。”归真和尚又道,“你也看见了,同一株紫竹上走下的同参早先是那般的多,但现下坐在这里叙话的,也就只是我等四人而已。”
“我等在此一会,确实是缘。但到底能不能将这段缘法延续下来,却又得看我们的性。”
净涪微微点头。
归真和尚这时看了看余近和尚,“说来余近同参能那般巧合正碰上你我,约莫也是因为他来这之前,曾特意在佛前向观世音大士求请过的。”
“但这纵然是他的缘法,也一样是净涪同参你的缘法。”
归真和尚最后提点了这么一句,就没再说话了。
净涪心下斟酌,只觉得这句话也有些许别的意味。
这时候,识海中的净涪本尊忽然道,‘大概会与你的修行有所助益。’
我的修行......
净涪默然自省。
他作为净涪三身之一的佛身,走的是佛门的菩萨之道。菩萨修学的阶梯有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他当前不过一个刚领受菩萨戒不久的和尚,正在十行境中的第一行。而十行中的第一行名为欢喜行。
‘欢喜行......’
净涪与归真和尚的这番问答说来话长,但实际耗用的时间却不多,在余近与可这两位和尚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净涪用来权衡与思量的时间而已。
不过就是一眨眼一抬头的工夫,净涪心里就拿定了主意。
他低低叹了一声,道:“不过是些许东西,予了余近同参你就是了。”
余近和尚一时大喜。
他身侧的那头猛虎察觉到他的心情,也不由得放松地甩了甩身后的大尾巴,笑弯了眼睛。
净涪微微摇头,动作却是不慢,直接就从褡裢里捧出了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递了过去。
余近和尚双手接过,慎重地放在身侧。
净涪又自褡裢里取出一盏空荡荡的石灯,在此间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手指快速掐过几个引决,然后往那石灯上引去,果然就见那石灯空荡荡的灯托上悄然无声地燃起了一朵莹白的灯花。
净涪看了一眼这石灯,便转手向余近和尚递了过去。
余近和尚自又连忙将石灯接过,然后连同那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道,尤其仔细地收入褡裢里。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余近和尚脸上那隐隐的愁苦方才消减了两分。
在尚不知晓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心灯灯火是不是真的有用的情况下,能消减去这两分愁苦已经是很了不得了,谁也不能强求更多。
可即便如此,见得那余近和尚稍稍放开的脸色,净涪心头也是一动,竟觉得眼前一片天光开阔,世界光净明亮。
欢喜,欢喜......
他欢喜,我也欢喜,原来是这样的“欢喜”。
净涪微微闭上眼睛,眼睑侧旁有一线金色的佛光漏出。
并不是突破,他在这一境界上的积蓄还远远不够,还远远不够他向前踏进,这不过就是一点明悟而已。
明悟,在这一个欢喜行境界中,他该如何修行。
他收拢了那一点因余近和尚心中欢喜而汇聚到他身侧的灵机,拿在手上细细把玩了一下,才将这灵机放开,任由它隐入脑后的位置。
也不是说净涪往日的修行就不足以让人欢喜生出灵机,不足以让那些灵机成为他修行的资粮,事实上,那些灵机也已经汇聚在了净涪身侧,随时可供净涪取用。
只是相比起这一遭净涪收拢到的一点灵机来说,自景浩界那里收拢过来的灵机就相对浅薄了一点,兼且净涪此前从来没在这方面上放去多少心思,自然就都没有发现,直到现在。
净涪微微笑了一下。
与人方便即与己方便,渡人渡己,原来便是这个意思......
纵然净涪已经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但余近和尚却没有平白占净涪便宜的意思。
他仔细想了想自与净涪碰面以来净涪的行动,待到收好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心灯灯火之后,他便从自己的褡裢里捧出一个木匣子,递与净涪。
“多谢净涪同参,这里头是一幅观自在大士像,净涪同参若是不介意的话,还请收下。”
这木匣子看着不过平平常常,但那匣子边沿处蚁大般的六字真言却已经彰显了它的价值。
净涪才要摆手拒绝,那余近和尚就已经抬起了眼睛,直直地看向他,“便是净涪同参好意,和尚我也不能白要净涪同参你的东西。这幅观自在大士像是我寺祖师昔日来此普陀山法会归去后所画,耗时三年方才完成,甚是灵验。但即便是这幅观自在大士像,也还及不上我师弟的性命,还望净涪同参不要拒绝。”
净涪叹了一口气,只得双手接过那个木匣子,“那我便愧受了。”
余近和尚这才笑开了。
可和尚在一旁看完整个过程,多看了净涪两眼后,忍不住在心底琢磨要不要也跟净涪换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收着。不论是想要就此珍藏还是拿来以防万一备着护身,也都是好的。
不过他只是想了想自家褡裢里收着的东西,就放弃了。
他们这里四个和尚,两个和尚都从净涪和尚这里换了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但看看他们拿出来交换的都是些什么?
一个是自己手抄的大概很能拿得出手的净土根本经典《佛说阿弥陀经》,一个是祖师传下的观自在大士画像,这两样,不论哪一样都甚是珍贵。
他再要与净涪和尚交换《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那就得拿出同一规格的东西出来,起码也不能差得太远去,不然......他非但不会落个什么好,反而还会坏了事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不是一部如何少见的经典,各处世界流出的抄本都有。归真法师这般看重净涪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还特意荐给了余近和尚,难道果真是因为这个净涪和尚有什么神异之处吗?
众所周知,佛门经典的价值从来与材料无甚关系。它更多处决于......它出自谁的手,经由了谁人誊抄书写,带上了谁人的心得、体悟与信念。
就比如......出自世尊释迦牟尼佛之手的《佛说阿弥陀经》就是要比很多天地灵宝都要贵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