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风起麒麟(三国)》 3、真相(第1/2页)
皇城西北,御湖畔,林木幽然,是繁华京城闹中取静的所在。
夏侯府,夕照余晖斜照,静谧安宁。这是一座五进深的多重大宅院,历了春去秋来和岁月更迭,依然保持着典丽古朴和优雅恢宏。
几匹马先后在夏侯府前停住。
“将军回来了!”
“大人可回来了,老夫人成日念叨您呢……”
两个月前,夏候玄赴长安公干,今日才回。他翻身下马,在管家和侍从的簇拥下,未及歇息,因惦记母亲,便快步往后院而去。
“玄儿,玄儿……”德阳大长公主由婢女扶着,从后院迎了出来。
她五十来岁,穿着一身淡紫裙衫,鬓上斜插一支紫玉钗,样貌端庄贵气,依稀可见年轻时秀丽容颜。只是随着年纪大了,两鬓有星星点点银丝,脑子也有些糊涂,时常将昔日旧事和现在之事记混。
“娘,请恕孩儿不孝,不能时时侍奉娘亲左右……”夏侯玄双手撩袍,跪拜于地,给母亲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德阳拉着儿子的手,上下左右都细细瞧了个遍,似是无论如何都瞧不够一般。看到儿子和前些日并无什么变化,只是肤色略深了点,脸上轮廓更分明了些,才算稍稍放心。
她瞧着儿子,似是又想起了什么。一双眼睛不住望向夏侯玄身后,喃喃道,“玄儿,你见到媛容了没?她不是托刘嫂带话说,要回府陪为娘小住几日么?……娘好久没见到她了……”
迷茫地看看身边四周,她又问身边左右道,“还有惠儿呢?……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她去哪儿了?”
“媛容呢?惠儿呢?她们都去哪了……”她怔怔自语道。脸上现出一丝迷惘之色。
“娘,我在,儿在……”夏侯玄向前跪行两步,到娘近前,双手搁于她膝上,抬起头,仔仔细细地望着娘。
数日不见,娘的鬓边白发似乎又多了几根。那几根白发生生刺痛了他的眼。曾经,他的娘亲是全洛阳城最端庄美丽矜贵的妇人。他几乎难以想象,娘有一天也会生出华发,一日日变老。
夏侯玄轻轻抬起手,将娘亲的几根银丝鬓发掖至耳后。母子连心,血脉相连,天性使然。他眼中不由泛起一层水雾。
德阳大长公主满是慈爱地执起儿子的手,“玄儿快起来,不要老跪着……瞧娘这脑子,越老越糊涂了……为娘想起来了,惠儿给梨花巷塾馆的韩夫子喊去了,给他孙子瞧病去了……”
夏侯玄一怔,“……是啊,她们应该很快回来了。”
他心头似是被人狠狠砸了一下,钝疼钝疼。
陪母亲说了会儿话,又服侍母亲前往寝卧歇息后,夏侯玄快步赶往后院祠堂。方才听忠婶讲,司马家的如意姑娘又来了,一个人在祠堂里呆了小半天了。
后院花木葱茏,一片苍翠欲滴。园内蝉鸣一片,池塘偶尔传来几声哇叫。
沿小径到了祠堂,暗红色的木门是虚掩着的。
推开门,蒲团上跪着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转头看了过来。
“如意?”
“舅舅,你?……回来了?!”少女先是惊喜,脸上犹挂着泪痕,又委屈道,“……我、我想你们了……”
夏侯徽的几个女儿中,老三如意长得最像她娘,性格也最叛逆。自从十年前,二十三岁的夏侯徽在司马家不明不白过世后,曾经的亲家夏侯氏和司马氏从此断交,形同陌路。唯有如意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时不时就要跑到夏侯府一趟。
夏侯玄过去,抚了抚她些微凌乱的双环发髻,叹息了一声。
而后默然捻起三炷香,插入香炉中。一排铜座烛灯后,是夏侯家祖先灵牌。前排中间是“先考夏侯尚之灵位”。再往两边:“亡妹夏侯徽之灵位”、“爱妻李惠之灵位”……
焚香,阖目,礼拜。
他默然伫立,久久不语。香雾袅袅,氤氲缭绕其间……
黄初元年,夏侯玄十岁时,大舅曹真和父亲夏侯尚都去了魏吴两军前线。
为了给夫君和兄长祈福,娘亲德阳携着一双儿女去了白马寺上香。
传闻白马寺的支谶大师有“活神仙”之称,算命如神。在寺里上香礼佛之后,德阳专程拜会了支谶大师,请其给子女批命。
大师已近百岁,白发白眉,仙风道骨,正在闭目打坐。听见声响,扫了眼来人,余光瞥见德阳手中牵着的孩子,念了声佛号,起身合掌相迎。
得知他们来意后,支谶问了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又掐算了一番,合掌道,“阿弥陀佛,夫人,若贫僧没有算错的话,您的小女实为人中之凤,皇后之命。”
“皇后之命?”德阳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她可从没打算将宝贝女儿送入宫当娘娘,和一群女人争风吃醋抢男人。
七八岁的夏侯徽已是远近闻名的小美人,头上扎成两个尖尖花苞,粉颊上梨涡浅浅,瞳孔清亮,笑容天真无邪。她对大师的话浑不在意,嘻嘻哈哈哈地跑寺里玩去了。
瞧着不远处女童的身影,支谶又开口道,“此女出身高贵,心不染尘,乃至善至纯之命格。会在豆蔻年华遇到命中天子,但是,在二十三岁时会有一大劫……”
立于母亲身后的夏侯玄闻听,顿时心中一凛。
“大劫?!”德阳听他越说越离奇,尽管有些将信将疑,还是问道,“请教大师,可否提示一二,这劫数可有化解之法?”
支谶叹了口气,“这……从命相来看,当年,她似命犯‘书’字,若是能远离一切与‘书’相关之物,或可避免。”
“书?”德阳听得云里雾里,愈加觉得不可思议。又指着一旁的儿子道,“那,我玄儿呢?”
支谶望了夏侯玄一眼。眉头紧锁,闭目掐指又算了一番。半晌方睁开眼,摇摇头道,“实不相瞒,此子之命,非贫僧所能算的。”
“大师此话怎讲?”
支谶客气道,“非是贫僧推辞,奈何修为有限,世间些许凡夫之命,尚可一算。有些命相,委实超出了贫僧所能,请女施主谅解……”
德阳不解,“这是为何?您可是‘活神仙’啊。”
“贫僧不过一介凡人罢了,哪敢妄称什么‘神仙’?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而已。”
“天机不可泄露,详情不便多言。女施主就莫再为难贫僧了。”言毕,客客气气送他们出门。
支谶大师一番含糊其词,再不肯多说。
德阳看大师欲言又止,闪烁其词,以为这老僧或是在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也就带着儿女半信半疑地回去了,没太将他的一番话放在心上。
直至青龙二年秋,夏侯玄陡然接到妹妹死讯,才知冥冥中似乎一切早有定数。
那年初,夏侯玄被明帝曹叡贬出京,到魏郡任郡丞。他二月初离家,不过半年多,家中便生遽变!
当年可谓是乱世凶年,多事之秋。魏国与吴、蜀间战事接连不断,西蜀诸葛亮率军五出祁山,魏帝命司马懿屯兵渭南,对抗蜀军。吴主孙权与西蜀联手,暗中策应诸葛亮,大举出兵荆、徐、扬三州,明帝曹叡甚至御驾亲征江淮。各方鏖战至当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退回汉中,魏蜀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司马懿却以种种理由拖着,迟迟滞留渭南不归。
其后,吴军从荆扬撤兵,明帝也率魏军班师回京。就在各方战事稍稍平息之际,传出夏侯徽死讯。
夏侯玄从魏郡骑快马星夜兼程返回洛阳,处理后事。
司马懿远在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