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麒麟(三国): 1、楔子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风起麒麟(三国)》 1、楔子(第1/2页)

    景元三年,正月初一,洛阳大雪纷飞。
    魏国皇宫,紧闭的嘉福殿大门突然“吱呀”一声打开!
    暖帘掀起,一个穿着绛红官服的身影快步而出。
    “人到了么?”他焦急地朝外张望了一番,问侍立在殿外的黄门内侍道。
    “禀大人,刚至宫门外……”
    “快快快宣!……”
    几于同时,一辆城中罕见的追锋车在洛阳大街上疾驰!一路碾冰踏雪,长驱直入,径直停在皇宫外。
    三天三夜,途中连换数匹快马,直至从车上下来,来不及喘口气,跪在殿外侯旨,司马懿心中犹在七上八下。
    一个月前,他尚在辽东。平定辽东公孙渊后,朝廷传令他率部西行,至关中驻守。五日前,当他行至半途时,忽而又收到圣旨,紧急传诏,令其火速回京!
    三日之间,接连五道诏书,促其回京。
    司马懿疑窦骤生,第一反应是其中必然有诈!
    这段时日,朝野内外传言纷纷。
    听闻陛下近日病重,莫非,是下定决心欲在临死之前下手,除掉他司马懿?毕竟以前,曹家几代都对他防备甚严,陛下曹叡也是对他动过杀心的。
    况且,先前一直传闻燕王曹宇将接任辅国大将军,领衔辅政。怎么忽而又改成他和曹爽二人了?
    不对,不对……其中必有蹊跷!
    这趟回去,只怕是凶多吉少。轻则卸兵权,重则掉脑袋……
    司马懿本就疑心甚重,事事谨慎小心。赴京前,连夜给在京中的长子司马师去了封紧急密函,对万一可能情形甚至身后事都作了安排,这才匆匆动身赶往洛阳。
    种种疑虑,直至他在殿外见到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几人时,才稍感放心。刘、孙二人身处朝政中枢多年,素日与他有些旧交情,想来不会有诈。
    一名老太监打着布伞在前引着,几人踩着厚厚一层雪,伴着“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弓腰进入嘉福殿。
    外面冰天雪地,殿内却是另一番光景。里面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中药味道,殿角生着几个炭炉,暖意熏人。
    虽是白日,却静悄悄的,值守的宫女和内侍连行走都揣着十二分小心,轻手轻脚,不带一丝声响。
    明帝曹叡已昏迷半日,先前饮了两口参片汤,起了点精神,靠着龙凤软枕,竟能勉强坐起,似是回光返照。
    武卫将军曹爽在龙榻旁垂手侍立。
    其他人退出,殿内只留了曹爽、司马懿二人。
    “二位卿……平身吧。”
    明帝望着眼前跪伏于地的两人一眼,心事重重。
    辅政大臣人选,悬了半月,终于勉强敲定。今日是首次宣诏进宫。
    明帝原本最属意燕王曹宇,欲以他为辅国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五位皇室宗亲一起,共同辅政。不曾想,燕王坚辞不受,大大扰乱了最初计划。
    而且,曹叡身旁近臣刘放、孙资对于另几位辅臣人选颇多微辞,几次进言,说什么夏侯献、曹肇等人能力不足以担任辅臣,不知究竟是同那几位有过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传诏时推三阻四。
    后来,宫里甚至传出了夏侯献、曹肇等宗亲在曹叡病重期间,同后宫妃嫔才人嬉戏甚欢,关系不清不楚的传闻。
    敢给天子戴绿帽,你们胆子不小,朕还没死呢!曹叡一怒之下,下旨将那几位宗亲统统革职,贬出京了。
    辅臣名单筛选了几轮,改来改去,一直没有太满意的结果。
    明帝心知自己已是命悬一线,时日无几,不能再拖了。最终只保留了众人都无甚异议的老好人曹爽。又听了刘放之言,犹豫再三,方在名单上添了他力荐的司马懿。
    明帝以前一直嫌司马懿狡诈善变,过于阴狠,令人琢磨不透,不能放心使用。
    刘放却一直在旁力劝,说是海内未定,边境未稳,曹爽虽宽厚有余,可惜资历经验不足,不足以拒敌。须老将司马懿辅佐,方能保得江山无虞。
    明帝力倦神疲,头昏脑眩之际,又想了想,觉的刘放之言似乎也不无道理。
    他这短短一生,唯一的亲子早夭,只能让年仅七岁的养子曹芳继承大统。考虑到以后少主幼弱,外臣强悍,危机暗伏,惟有冒险走此一步险棋。
    对先前贬出京的几位宗亲,他事后想想,心中亦有些悔意,想是一时误信传言了……但是毕竟君无戏言,这些留待日后再说吧。
    只是,这一番折腾,已与曹叡最初设想的辅臣名单大相径庭。结果虽不甚满意,奈何时日不等人,眼下也只得暂且如此。
    至于曹魏江山何去何从,只能看造化了。
    “两位爱卿,靠朕近些……”
    两人赶紧膝行几步,跪至龙塌前。
    明帝咳了几声,待咳嗽止住,缓了口气,伸手从塌旁的黄花梨木灵芝纹方几上取过一个雕镂精细的檀木方盒,抱在手中思索片刻。而后,慢慢打开盒子,从中取出一个黄绢缠裹的物件。
    “朕的手中,是大将军印……”
    “这麒麟印……”明帝斜靠在龙塌上,手里捧着印,心中带着些许犹疑,仔细端详打量着跪伏于前的二人。
    闻言,司马懿心中顿时狂跳不止!
    这可不仅仅是一块印,而是象征着天下兵马总督大权。有了此印,才能真正呼风唤雨纵横天下。
    陛下今日诏他二人,要将此印授予何人?
    司马懿征战疆场多年,肖想着拥有此物已非是一天两天。但是曹魏几代君主明里暗里防他多年,他几乎难以置信,此物有朝一日会真正属于自己……
    明帝左手持着印,很是犹疑了一阵儿,才终于下定决心一般,看向司马懿。
    他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慢慢拉过司马懿一只青筋突出的手。
    机不可失!!
    司马懿眼疾手快,赶紧伸出双手,紧紧攥住明帝的手!
    “卿是老臣了,身经百战,善于将兵,今日唤卿前来,望卿莫要辜负朕的期许……”
    司马懿跪得恭顺,尽量装作无动于衷,目不斜视,心中却掀起滔天巨浪!
    麒麟印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陛下临终宣他辅政已经大大出乎其意外,莫非今日竟要将这大将军印也托付于他?!
    多年夙愿,竟要成真了?!!
    司马懿几乎难以抑制心中激动。自己将能总揽全国兵马,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了?他心潮起伏澎湃,简直有些热泪盈眶了!
    “老臣德薄才微,怎堪此重任?陛下正值春秋鼎盛,龙体要紧,切莫多虑……”他强行按捺住要伸手接印的冲动,佯作推却道。
    明帝闻言,略点点头,面露一丝欣慰道,“卿过谦了……”
    言毕,他将手从司马懿手中缓缓抽出,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以示慰抚。
    而后,明帝略侧过身,又将视线转向曹爽,依样拉过他的手。
    “卿乃朕手足兄弟,只是资历尚浅,经验不足,以后,军国大事要多向仲达请教才是。”
    一边说着,举重若轻地将大印轻轻放于曹爽手中,“卿要好生守护此印,莫负朕托才是。”
    “陛下,臣惶恐……”曹爽捧印跪立,诚惶诚恐,心中满是不安。
    此物他并不陌生,爹爹曹真在世时,便持有这方大印。只是他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