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为人民服务[快穿]》 45、六十年代好种田(第3/6页)
,那不是冷浸田吗?长不出庄稼不足为奇。
“长不出庄稼的地多?了,盐碱地、矿毒地、瘠贫地,不胜枚举。我国现有耕地中,低产田就占了差不多?1/3。他们怎么办?他们一样得交公?余粮,他们要如何养活自己?”
田蓝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
高卫东打断了她的滔滔不绝,直截了当道:“别扯这些,你就直说要怎么办吧?”
田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怎么办,就是先搞清楚为什么她们村里的地绝收,然后再对症下药。”
答案不会跑到她手上来,想?搞明白?究竟怎么回事。他们只能自己搞调查。
刚好第二天就是礼拜天。
现在其实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农民不用说,除了猫冬就没歇下的时候,即便?是工厂也讲究战斗的礼拜天,利用休息日“主动”义务劳动。
知青们同样义务劳动,他们浩浩荡荡地杀去了桃源村。
他们刚到村口,就有小孩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呲溜一下跑了。一边跑,这帮小崽子还一边大喊大叫:“爷,奶,来人呢,部队上来人了。”
众人立刻骄傲地挺起胸膛。他们虽然不是解放军,但他们是军垦农场的人,那么身穿军装,被人称之?为部队的也理?所当然。
小孩子又喊又叫地嚷了半天。村里就有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过?来招待。
头发都白?了的老人陪着笑,小心翼翼道:“是解放军干部啊,谢谢你们大恩大德,借给我们队里的人粮食。你们真是救苦救难,人民的大救星。”
知青们没耐心听这群眼睛珠子滴溜溜转的老头老太太歌功颂德。被歌颂的对象也不是他们,有什么好听的?
大家也不说破自己的身份,只抬高下巴,拿出高姿态:“你们说你们村的地绝收,我们倒要看看,你们是不是在信口雌黄?好好的田,怎么会绝收?我们社会主义的田,居然长不出庄稼来,是你们的田有问题,还是你们的思想?有问题?”
老头老太太们被吓到了,慌不迭地摆手:“可不能这样讲,解放军干部。我们是下了死力气?种?田的,田是真的种?不了,栽下去的秧苗都立不住。”
田蓝脸绷得紧紧的,语气?也冷淡:“真的吗?那带我们去看看,要是你们把好好的良田糟蹋成长不成庄稼的烂泥,你们就是跟社会主义建设不对付,在对抗中央建设新?农村的政策。”
她虽然在知青们面前一口咬定这边的地是中低产田,所以才长不出庄稼来。但实际上她更倾向?于是农民荒废了土地。
看看本地的风气?,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不好好带头搞生产,一天到晚举着领袖的画像,在田里头晃来晃去,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活像庄稼不吃水不吃肥不用除草也不需管理?,光听听歌看看舞,就能自己茁壮成长。
她打定主意趁这机会扯虎皮做大旗,起码得把桃源村的歪风邪气?给杀住了。
哦,你们不好好搞生产,良田都被你们荒掉了。完了没粮食吃,你们再去农场偷。天底下有这种?道理?吗?想?的挺美?呀。
大白?天的别做梦,踏踏实实种?庄稼。到时候公?粮交不上去,还要吃国家的返销粮,看你们日子怎么过?。要是你们不会过?,我们不介意派人在这儿看着你们过?。
田蓝挟着股杀气?大踏步往前走,一路上她都在心中打草稿,看到时候怎么开口最有气?势,能一把压住这帮人。
结果知青们到达村里的田边,俱都傻了眼。
这是什么地呀?简直跟个天坑一样。
好吧,说天坑也许有点夸张了,但起码也是个浅口碗。碗里的庄稼还没收,但收不收也就是那么回事,因为稀稀疏疏的。
知青们都皱着眉毛抱怨:“你们怎么把地弄成了这个样子?你们也要搞半地下室大棚吗?”
桃源村的人露出了茫然的神色。啥叫地下室?啥又叫大棚?
知青还在埋怨:“你们的地这么潮,怎么能挖半地下式大棚?一挖全是水!”
就没见过?这样东施效颦的,西?子捧心是西?子本来就美?。他们就没搞清楚情况。
田蓝无语,搞不清楚情况的究竟是谁呀?诸位同志,请你们蹲下身,伸出你们的尊手,好好看看这片田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约是她的面色实在不虞,已经有识眉眼高低的人追着村民问:“你们村里的田怎么这样?”
先前被田蓝他们逮到的中年妇女开始诉苦:“哎哟,我的解放军同志哎,我们真是受苦人。好地哪里轮得到我们种?,我们种?的都是孬地。”
周围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片抱怨叫苦声中,总算是拼凑出了事情的大概经过?。
桃源村听上去仿佛世外桃源,实际上荒芜的很。
本村人也非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而是30年前花园口惨案,对,就是国.民党下令炸了黄河大堤,以此来拖延日军进攻武汉的那场人间惨剧后,他们的老家成了黄泛区,大批人被迫迁徙。
整个县城的人最后活下来的不过?10来户,最后抵达三江平原,在桃源村落了脚。
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好田好土,本地人早就自己种?了。留给他们的就是一片芦苇荒地。
本地属于圩区,为了防止洪涝灾害修筑堤坝,大家又要取土筑坝。久而久之?,农田就成了个碗,可惜这碗是空的,只能讨饭,不能承载庄稼。
哭诉的妇女越哭越伤心,拍着腿喊:“我们是下苦人,一辈子的受苦命哦。好土都被挖去修大坝了,剩下的土哪里能种?庄稼?”
知青们也暗自点头,感觉这话在理?。种?田嘛,靠的就是表层的腐熟土。没了这层肥土,庄稼能长出来才怪哩。
田蓝没有点头附和村民的话,只招呼自己的同伴:“好好看看土。”
好些人跟着她一道蹲在田边,还有人抓着土在手上细细地看,更有人用随身带的小杯子溶解了土,煞有介事地用试纸检测溶液。
田蓝不予置评,只等大家忙碌完毕才开口问:“这是什么田?”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带着试纸出来的同学?先开的口:“这田有点酸。”
立刻有人笑出了声:“我还有点甜呢。”
旁边人哄然大笑。
田蓝却板起了脸,没好气?道:“有什么好笑的?土壤偏酸偏碱不都是常事吗?”
她眼睛盯着发话的学?生,鼓励对方?道,“那你说说看,这田为什么会偏酸?”
被点名的学?生在大学?课堂上遭遇教授轻点回答问题都没现在这样紧张,她说话时嗓子发干,不得不努力咽了下唾沫才说出口:“因为低洼,所以水一直往里面灌,它地势低,里面的水排不出来。这,其实也是冷浸田。”
众人惊讶,这算哪门子的冷浸田?又没有什么地下泉水冒出来,而且这是平原,又不是山丘。气?温一点也不低好吗?
田蓝皱眉毛,十分不满意:“你们到底怎么听课的?圩区低洼冷浸田,是冷浸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江平原地带占比重极大的一部分冷浸田。像你们眼前看到的这个田,就是典型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冷浸田。挖掉这片田的表层土,用于修筑堤坝对田地真正的伤害不仅仅是腐熟土的损失,更多?的是造成排水不畅,田地长期浸泡在水中,肥力损失严重,土壤含气?量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