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致富路上狂奔: 15、01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七零致富路上狂奔》 15、015(第1/2页)

    *
    信投递出去了,就盼着回信。
    袁氏拿着大旺的照片,炫耀了好几天。还跑到孙梅英这里,一惊一乍的,连称呼都变了。
    “小苗她娘,你赶紧给大旺做几件衣裳,过年回来了穿。”
    “好。”孙梅英答应着。
    用不着婆婆吩咐,她早准备好了。这一阵子,她一口气织了两匹布,又换了一包棉花,想再织一些,赶在年前卖出去。
    袁氏晓得织布的事儿,就说:“家里有织布机,干嘛跑到人家家去?就不怕给人家添麻烦?”
    言外之意,是去婆婆那边织布。
    孙梅英没敢答应,只说:“哦,俺跟春华妹子说好了,俺俩一块儿织,不麻烦。”
    心说,婆婆八成想占便宜。不然,哪会让她使机器啊?
    袁氏也没再坚持,只是掐着日子,等着大旺汇钱回来。
    转眼进入了十二月。
    天越发冷了,山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泉水也结了冰。田小苗换上了棉衣棉裤,戴上了花帽子,裹得圆滚滚的,就像一只小花猫。
    屋里冷,土炕烧起来了,很暖和。
    田小苗喜欢猫在窗前晒太阳。吃饭、学习都在炕上,能不来就不来。
    可识字班照常上课,对小苗是一种考验。她想偷个懒,可孙梅英很努力,不管天寒地冻,从不旷课。小苗也只好裹得严严实实的,陪着娘一起去。
    村民们都在猫冬,能行一点都不想出门。
    借着这个空档,村里开大会,推举了新一届农协委员。
    接着,成立了村支部委员会,田秋山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妇女救国会也改成了妇女联合会,田春华当选为妇联主任,孙梅英被推举为妇女委员。民兵队伍也扩大了,一批青壮小伙子在打谷场上训练,口号喊得震天响。
    基层组织培养起来了,上级就做了安排。
    江队长接到通知,要回县里报到。余教员暂时留下,等区里安排了教员,也将返回县里。其他同志继续驻村,协助村里开展工作。
    “江同志要走了!”
    消息一传开,村民们很是不舍。有去找田秋山的,有拿出山货挽留的,说:“江同志,您走了,俺们咋办?”
    “乡亲们,这是组织上安排的,咱要听从指挥……”
    江队长也很动情。驻村一年多,对这里有了深深的感情,可县里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
    孙梅英听到消息,呆愣了半响。江队长是主心骨,以后可咋办啊?
    田小苗也对着手指。
    江队长代表着新文化、新思想,对那些旧习俗、旧势力是一种震慑。一旦走了,那些老封建们怕要抬头了?可江队长是县里抽调来的,早晚要离开的。
    田小苗很是不舍,就跟孙梅英一起把柿饼子装起来一包,让江队长带回城里。
    临行前,孙梅英请江队长来家里吃饭。
    她宰了一只老母鸡,连汤带肉炖了一大锅,还加了山菌蘑菇,鲜美得不得了。
    江队长就着高粱面饼子,喝得浑身冒汗,连声夸道:“大姐,这鸡汤可真好喝啊!”
    余晓华也笑着说:“哎呀,咱山里的水就是好,做啥都好吃。出产的东西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很有特色……”
    田小苗也喝了一大碗,肚子撑得鼓鼓的,脸红扑扑的。
    孙梅英收拾了碗筷,就跟余晓华说:“妹子啊,你们说话儿。”
    江队长和余教员要办婚礼了,让人家单独说说话儿。田小苗想偷听几句,孙梅英赶紧拉走了。
    *
    冬至过后,江队长离开了靠山村。
    那马车一走,袁氏就蹦跶起来了。
    她揣着袖筒子,来院里晃悠了几圈。让孙梅英赶紧织布,说过年要做新褂子,她跟田老汉一人一件。
    孙梅英答应一声,并未说什么。
    田小苗趴在窗棂子上,瞅着奶奶。这是来耍威风的,以后怕要不太平了。
    过了几天,邮递员来了。
    送来了一摞报纸和一张汇款单。跟上次一样,田大旺汇了十万块(十块钱)。孙梅英正在听课,被袁氏抢先一步拿到了。
    孙梅英心知不好,赶紧去西院。
    袁氏歪在炕上,斜着眼睛说:“小苗她娘,天冷,让你爹去取,你就不要出去跑了。”
    “娘,俺不怕冷。”
    “不怕冷?那把家里的被子褥子拆了,好好清洗一下。”
    袁氏趁机发威,孙梅英气得说不出话来。寒冬腊月的洗被单子,亏得婆婆想得出来。
    孙梅英到村委会找田秋山评理儿。
    可田秋山去区里开会,还没回来。其他几个村委员哪敢掺和?这是家务事儿,弄不好被袁氏追着骂,族里也会怪他们多管闲事的。
    工作队的同志也不在,只有余晓华能说上话。
    可余晓华一进西院,袁氏就蒙着被子装起病来。甭管余晓华怎么说,袁氏一声不吭。田老汉也避开了,不晓得去了哪里?田大顺和许凤莲就更不用说了,连头都不露一露。
    余晓华也没办法。袁氏欺软怕硬,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也只有田秋山能治一治。
    “梅英姐,咱们先回去。”
    出了院子,余晓华说:“梅英姐,等田支书回来了,咱开会解决。”
    “嗯。”孙梅英点点头。
    公爹和婆婆耍赖,这钱怕很难要回来。可她不甘心,盖房子欠下的债还没还清,哪能这么受欺负?亏得印章的事儿,公爹和婆婆不晓得,不然,非逼着她拿出来不可。
    回到家,孙梅英心里不痛快。就闷着头烧锅做饭,强忍着。
    田小苗晓得汇款单的事儿,就问:“娘,奶奶不给啊?”
    “嗯。”
    田小苗眼珠子一转。奶奶太贪心,得想个法子治一治。
    田小苗戴上花帽子,去了东院。
    杠子正在炕上玩耍,见小苗冲他招手,就乐颠颠地跑出来,喊着:“小苗……”
    田小苗压低了嗓门,跟杠子咬了咬耳朵。
    “杠子哥,我跟你说哦,奶奶那里有好东西……”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不信,你打开来瞧瞧?”
    田小苗三言两语,把杠子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小苗,那俺中午就去。”
    “嗯,那你拿过来让俺也瞧瞧。”
    “俺晓得。”杠子拍拍胸脯。
    吃罢午饭,杠子去了西院。
    他爬到炕上,扎到袁氏的怀里,喊着:“奶奶!”袁氏一向心疼孙子,自然是搂着不放。杠子趁机摸了摸,果然,枕头底下有一个小匣子。
    “奶奶,这是啥?”杠子一把抓起来。
    “没啥。”袁氏忙不迭地按住。
    “奶奶,让俺瞧瞧。”杠子越发好奇。
    “小娃娃,瞧这个干啥?”袁氏赶紧收起来。
    杠子哪肯答应啊?闹着非得打开。袁氏没辙,就说:“杠子,奶奶打开,你瞧,啥也没有吧?”
    匣子打开了,只有针头线脑。
    杠子不感兴趣,就丢开了。
    袁氏忙不迭地合上,搁在被筒子里。杠子玩了一会儿,就想走。可想着小苗要看匣子,就趁着袁氏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