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说她不干了: 65、第六十五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海王说她不干了》 65、第六十五章(第1/2页)

    宋坊主:“……”
    要不是已经收了笔,老子立刻就能一把撅折自己的笔杆子!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已知:这个问题次元大概率没有“南疆毒女”,至少江湖上没人听说过这个名号。
    但是当年“沈素”种给李寻欢的红线蛊,已经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身上。
    又已知:小鱼儿学了《怜花宝鉴》,这原本应该是王怜花交托给林诗音的秘籍。
    但是在元正的记忆中,是他们的母亲一直代为保管着这本书,而他们的母亲名叫丰念恩,给尹清和的感觉相当熟悉,几乎可以确定是她认识的某位故人,气质有几分接近林诗音,却又长着一张并不相同的脸。
    很好,目前线索已经理顺了……个头啊!
    千年苦工在心里拼命撞墙,这种乱七八糟的开局是特么想要逼死谁!老子都不用往下走,现在就能确定这个副本比泾河还难打了啊!
    ——明明已经在元正的白日舟里找到答案,却还是不死心地又问了桑落,结果一字不差的“丰念恩”如同两道惊雷劈在她头顶,再加上万梅山庄里的那根棒槌……
    哦豁。
    三连暴击。
    面上淡然的千年苦工要疯球了。
    但桑落没有看出任何不对。
    她以为自家小姐只是随口一问,但是她回答的时候,其实很是提着一口气,唯恐让宋坊主听出什么异常。
    进了宋家这么多年,元正桑落不可能从不提及身世。起码宋老爹收留他们的时候,总要问一问两个孩子的姓名来历,家乡的具体所在还能用“年纪小,记不清楚”的理由糊弄,父母姓氏也记不得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要知道,当初黄河水患,这位宋氏老坊主默不作声就停了生意,把自家酒坊临时改成粥铺,自掏腰包赈济流落到云河镇的难民。那么乌泱泱一群人涌过来,他之所以还能注意到江氏兄弟,正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哪怕瘦得只剩骨头,可从他手里接过粥碗时,那一声诚心诚意的道谢,还有蓬头垢面下依然灿亮的眼眸,都让宋老爹的心肠一软再软,直到动了收留的心思。
    而这样的孩子,绝不会是一问三不知的傻瓜。
    于是他们两个说了谎。
    ——父亲姓于,母亲姓丰,因他们出生时是少见的龙凤双胞,家里人怕养不活,一直没敢取个正经名字,只是“囝囝”“囡囡”地先叫着。洪水淹没了老家,他们跟着父母逃难出来,途中饥寒交困,双亲皆是不幸病亡,剩下他们两个混在流民中间,跌跌撞撞走到了云河镇。
    这是宋老爹从他们身上零零星星拼凑出的“真相”。
    彼时,江氏兄弟看着老坊主愈加怜惜的神情,心中万分惭愧。
    他们欺骗了救命恩人,领受着对方的好意,说出口的却是谎言,家风雅正的两个孩子自责又内疚。可艰难的流亡生涯已经教会他们,若是想要保住性命,必须把心里的江家小少爷藏好。
    从此活在别人眼中的,只能是宋氏酒坊的元正和桑落。
    不过至少有一点,他们说了真话。
    ——他们的母亲确实姓丰,因她向来深居简出,几无交际,连江家下人也只听过江枫把妻子唤作“念恩”,不曾知晓她的姓氏,更不用说与她素未谋面的外人了。
    所以如实相告也没有关系。
    桑落低垂眉眼。
    再自欺欺人也好,面对宋家父女的时候,她和兄长始终谨守着一条底线: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不欺瞒。
    “家里一直不讲究这些,往年都不曾大办。今年我人在塞北,更不想铺张,依旧私下祭奠就是了。”
    小丫鬟听着自家小姐一如既往平和的声音:“倒是你们两个,今年也还是照旧么?”
    桑落轻声道:“嗯,照旧就好。”
    自古以来,丧葬一向讲究事死如事生,许多人坚信死了不过是摆脱一副躯壳,魂魄仍存于世间,可以看,可以听,甚至可以飞天遁地,能生前之所不能。故而富贵人家入殓时陪葬诸多宝器,为了让亡者如在阳世一般享福,冥婚乃至于人殉屡见不鲜,皇亲贵族的陵寝更是修建得极尽华美,比在世时的宫殿犹有过之。
    虽然普通百姓家做不到如此豪奢,可每逢年节与生死二祭,总要为故人送上元宝香烛,唯恐他们在地下挨饿受穷。手头稍微富裕些的,就再做场法事,在庙宇里点上一盏长明灯。
    可宋家没有这个规矩。
    云河镇的城隍庙从不为善信点灯,明知这里面的油水颇为可观,白逐也不屑于以此谋财,主持法事更是想都不要想。宋坊主每每都是一身素服,亲往父母墓前祭扫,转头再不声不响地捐出一笔银子,或是给乡间村塾整修一番,或是为街上乞儿赠医施药……
    “爹娘走得早,我纵然抱憾,却没有愧悔。”
    宋坊主某次与白老爷子闲谈时,当着这个正经庙祝的面,曾直言道:“爹爹一生与人为善,我也自认没有辜负这一场父女亲缘,所以,不需拜神拜佛以求心安。”
    宋玉红未必是天下最孝顺的女儿,没试过卧冰哭竹,也不曾戏彩娱亲。母亲生下她没多久就去世了,她只亲手操办了父亲的丧仪,隆重却简朴。就算是后来的宋氏酒坊日进斗金了,她也不会一掷千金为父母作祭。
    所作所为,实在不足以垂范后世。
    可是身为宋家的女儿,宋玉红无可指摘。
    她倾尽家财为病重的父亲医治,又千里迢迢奔赴京城,为父亲赢来了钦定御酒皇商的圣旨,让宋老爹含笑瞑目。每一年的祭祀,她也没有一次马虎过,即便是在外奔忙的时候,那一日也会素衣素服为父母持斋。
    对于当初的职场菜鸟来说,但凡这个世界真有神佛垂怜,宋老爹这样的人就不会早早病故。明知道没有用,又何必让那些虚有其表的排场糟践了她的心意?
    ——还不如简简单单,清清静静,也省得再去打扰那个大半辈子只为了女儿而活的傻老爹。
    这也是为什么身边人都知道宋坊主“不信神佛”的原因。
    作为主家尚且如此,元正桑落便也紧随其后,这么多年也不曾大张旗鼓过。
    倒是宋老爹不忌讳这些,早年间说过可以在家里为他们的父母设立灵位,若是不够,虽说寻不到尸骨,也可以用空棺立个坟冢,心意到了就是好的,只是被兄妹俩婉拒了。
    ——双亲已经葬在了江南,没有设立两处坟冢的道理,而且他们化用了爹爹的江湖名号假做姓氏,此举实属无奈,可灵位墓碑上总不能也这么写。
    更何况家仇未报,他们用着一副不属于自己的身躯,尤其是桑落……
    小丫鬟陪着宋坊主又默写了几篇往生咒,眼底神色晦暗。
    她怎么能,又怎么敢,用这个模样去祭拜父母?
    ******
    第二日,宋坊主如约前往塞北分铺。
    因是提前说好了的,宋坊主刚下马车,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站在门口等候的冯掌柜,她不由一笑,易容后也依然美丽的眉眼十分柔和,半点没有给人当东家的高高在上。
    自己选址开起来的铺面,里头的布局她自己当然知道,冯掌柜便跟在宋坊主身后半步的地方,没有给她引路。
    这个塞北汉子容貌只是寻常,放在人堆里转眼就找不见了,可身形却很高大,衣裳显见着是特意加宽过腰身的,如此也还是遮不住那罗汉肚皮。铺子里的人原本见惯了,还不觉得如何,可这冷不丁地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