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四大美人]: 59、第五十九章 千钧一发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不二[四大美人]》 59、第五十九章 千钧一发(第1/2页)

    站在县令身后的人,听见宋辞的声音也颇感意外,他立刻就认出了宋辞。
    “长安一别,不想姑娘心会出现在此处。”
    那人正是曾经有一面之缘的郭嘉,这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那县令也很是诧异,他没想到这个被无赖纠缠的姑娘,居然和郭嘉认识。这下他就不好明着偏袒那个无赖了。既然有了公事公办的心,事?情就简单了。很快刻意纠缠的无赖就被县令打发了。他走的时候还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看起来并不会就此罢休。宋辞倒无所谓,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而已,她不会怕这种人。
    意外的见到郭嘉之后,宋辞还挺高兴的。和郭嘉说话可以直来直去,不管你问什么,如果他愿意告诉你,他就会知无不言,还不会追究其中的原因。并且从他口中说出的话简洁明了,切中要害,沟通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就这一点上,宋辞是很佩服曹操的。不管他的行为有多少引起争议的地方,在用人这方面,他是非常独到的。若是换了别人,像郭嘉这种总是引起非议的人,很可能就被搁置不用了。也许这就是他特别吸引人才的地方吧。
    打发走那个无赖后,郭嘉就向县令告辞。那县令当然也很有眼力见,也没挽留。简单几句话过?后,郭嘉就跟着宋辞一起出来了。
    出来以后,宋辞又提起那个问题:“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此处是寻访友人的,姑娘是在此定?居了?”
    “只是暂时住在这里。”
    “那姑娘将欲何往?”
    “益州。”
    “姑娘是为了避难而去?”
    “也算是吧。”
    “那为何不选荆州?以我看来,荆州虽是四战之地,但现在时局特殊,刘表又不失为一个守成之主,荆州以后数年都会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局势。”
    “我去了,因为一些原因必须离开,说起来你为什么总是到处跑?”
    “隐居。”
    “隐居?你说的隐居和我理解的不一样吧,我可没见过?出现在通都大邑的隐士。”
    “隐于山林,隐于都城,只是小隐,所谓大隐隐于天下。时局如此,更要纵横天下,岂能久留某一地?”
    “好吧,你有你的想法,不过?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就不怕哪天出个意外,让你壮志未酬身先死?”
    “躲在深山老林里就一定?安全吗?死生之事?乃天命所定?,正因为不知何日死之将至,才需把?握时机,不负此生。”
    “我是不太懂你们这种及时行乐的想法,这种事?自己乐意也行。你周游四方,是为了找一个可以实现自己志向的人吧?”
    “正是如此。”
    “那你现在找到了吗?”
    “尚未找到。”
    “虽然才见了两面,但是既然你现在已经到了陈留,我就冒昧向你推荐一下吧。你可以去见一见曹将军,我听闻他是一个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人,或许他和你会志向相投。”
    “你指的是兖州牧曹使君?”
    “就是他。”
    “当今之世?,袁绍雄踞冀州,一时风头无二,公孙赞称雄北境,荆州刘表名重天下。袁术、陶谦等?人也是一时豪杰,姑娘为何偏偏选中,如今还没有太大作为的曹操?他如今也在袁绍麾下,去投袁绍岂不更好?”
    “既然你都说了袁绍现在名气很大、势力很强,用不着我说,想必你早就去见过?他了。早先我在长安看见你,是不是也是顺道去观察董卓是个什么人物?既然你都已经去过了,还用我多说什么?袁绍是什么人,你比我清楚,你怕是看不上那种人的。就我而言,其他先不说,单单是当年他向何进?提出,让各地的将领进?洛阳对付宦官这一招,就足以让我彻彻底底把?他排除了。”
    “英雄所见略同,董卓之祸,袁绍难辞其咎。以我观之,袁绍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的人。”
    “别提他了,要不是他昏招频出,长安和洛阳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天下也不会是这种形势,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拜他所赐。一起提起他,我就生气。”
    “姑娘莫非也是洛阳旧人?”
    “算是吧,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还是刚才那句话,如果你真想找一个能够实现你志向的主公,不妨去曹操那里看看,也许会有大收获。”
    “姑娘既如此看好曹操,为何不留在兖州?”
    “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天下纷乱,我只想找一个平静的地方过日子,不想掺和到任何的纷争里面。兖州可不是一个可以避战祸的地方。”
    “如此,便多谢姑娘的美意。”
    一席话语之后,郭嘉听从了宋辞的建议,离开陈留去见曹操。
    因着郭嘉的缘故,县令对宋辞颇为照顾。那些总是去骚扰她的纨绔子弟,也就因此偃旗息鼓,不再主动去惹事。宋辞也挺高兴的,虽然她并不怕他们,但总是对付这些像苍蝇一样的人,也让人不胜其烦。
    不管怎么样,宋辞现在算是暂时在陈留站稳了脚跟。因为医术过人,药到病除,宋辞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她看病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世?道混乱,打着神神鬼鬼的旗号,来给人医治的骗子很多,实实在在替人看病的大夫却很少。难得能遇到能干脆治病,不糊弄人的大夫。宋辞能够受到百姓们的信任,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个时代,为官做宰才是正道。当不了官的也以读书学经为己任,像学医占卜这一类的事?情都是极不入流的,社会地位也不高。稍微有点志向的人,都不愿意学习这种东西,一个个都去往官场钻。
    后来天下大乱,手中有军队的才是大爷,大家又纷纷去当兵做将军。稍微有点力气的,也不愿意在家里面好好种田,或者说也没机会在家里面好好种田。世?道如此,就更没人愿意下苦功夫,去学习医术之类的东西了。这就是张角等?人虽然糊弄百姓手段简单粗暴,却备受百姓推崇的原因。
    名?气越来越大之后,逐渐有一些本地的世?家豪族,请宋辞去为他们的女眷治病。
    这一天,宋辞正在碾药,来了几个人,请她去看看他们的夫人。说是夫人突得急症,没有随行的大夫,宋辞也就跟着去了。
    到了地方,宋辞才知道那夫人住的地方,居然是县令特地为她提供的。
    那位夫人本姓丁,大家都叫她丁夫人。一进?到夫人的房间,一个看起来年纪不是很老的妇人,还有几个年纪各异的孩子,正围在那丁夫人面前着急。听闻大夫来了,纷纷让开路。
    宋辞仔细查看她的情况。丁夫人发了高烧,还有炎症。若不及时治疗,恐怕不那么容易渡过危险。要知道,在这种时代,连一个风寒感冒都可以弄死人的。宋辞赶紧给丁夫人降温消炎。
    宋辞正忙活的时候,旁边一群人在那看着,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问道:“母亲会好吗?”
    宋辞见他一副很担心害怕的样子,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别担心,她没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那孩子听了顿时开心起来,旁边的人听了也放下心来。
    宋辞刚处理完,之前?问她问题的那个小孩子忽然倒了下去,这个把旁边那位妇人吓了一跳。没等她反应过?来,宋辞赶紧把?那孩子抱到床上,查看他的情况。果然不出宋辞所料,这孩子也发高烧了。
    这么小的孩子发高烧,可是很危险的。旁边那位妇人是这孩子的生母卞氏,她听说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