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四大美人]: 54、第五十四章 青梅竹马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不二[四大美人]》 54、第五十四章 青梅竹马(第1/2页)

    刘表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出谋划策的那?个门客,他?还是老手段,派人去山中寻找宋辞。宋辞有了防备,早就搬走了,跑到其他?山头去。再加上她因为前?车之鉴,就把暴露自己身份的东西收了起来。
    之前?宋辞之所以被人认出是悬赏告示上的人,并不是那?画像画得有多像,而是告示上已经说明?,宋辞刺杀董卓时所使用的弓箭。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用折叠弓箭。因为十分方便,宋辞在山里面也时常用那?弓箭,这才被人识破了身份。
    等刘表的人到宋辞之前?居住的地方去的时候,他?们早已经人去楼空。那?些人又扑了个空,这一次他?们连人家的影子都没摸着。手下?们四?处打听?,有人说住在那?里的两个女子早就离开了荆州,也有人说她们已经不幸病死?,还有人说她们被盗贼抓走了。这些都是宋辞搬家之前?放出的流言,好让人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这些小兵一听?,人十有八九是死?了,于?是便回去报告。刘表的门客当然不信,他?再三追问,又派人在山中多次搜索,始终找不到宋辞他?们的踪迹,也只好作罢。
    身为荆州地界老大的刘表,他?手下?的人都找不到宋辞。悄悄潜入荆州,人生地不熟的张绣又怎么会?找得到?
    刚听?到自家叔叔的命令时,张绣的心情是很愤怒的。他?虽然不是十分聪明?,但?也不是那?种笨得无可救药的人。这个什么所谓的计谋,明?显就是自以为是的蠢办法。居然还要他?自投罗网,跑到人家的大本营去。难道是嫌刘表他?们抓自己不够容易,还要上赶着送上门去吗?
    当然,张绣只能在心里想?想?,暗自发发牢骚,叔叔的命令他?是不敢不听?的。于?是,憋了一肚子火的张绣就乔装打扮,潜入了荆州地界。既然那?人是刘表的手下?,就只能到襄阳城里面去打探消息。潜入城后,张绣打听?来打听?去,就没有打听?到任何,关于?那?个刺董英雄的消息,他?也没听?说刘表手下?有女将。
    襄阳城中关于?刺董英雄的流言,早已被其他?消息代替。张绣甚至还听?过好几个版本的关于?自己的谣言,什么一夜驭七女,枪法超神,吃人不吐骨头之类的。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这些荆襄一带的人以为凉州人都是什么猛兽,简直把他?当做怪物了。
    在襄阳城中滞留许久,仍然没有半点头绪。敌人腹地不宜久留,未免身份暴露,张绣决定离开襄阳回去复命。
    刘表那?边,找不到宋辞,他?的手下?又开始出其他?主意。有的让刘表联合袁绍,有的让他?联合陶谦,还有的让他?联合袁术,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提意见的人多了,刘表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正在这时,一个人的到来,犹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个人便是,后来在曹操军中任军师的荀攸。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虽然他?是侄子,但?是比叔叔荀彧还大了六岁。
    荀攸本来是被征召在朝廷中当官的。董卓把持朝政时,荀攸和人密谋刺杀董卓。谁想?到事情败露,一干人等都被抓了起来。其他?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只有荀攸好吃好喝心态如常。后来董卓被杀,他?就被放了出来。
    荀攸断定长安是个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就自请去益州当官。谁想?到到了荆州地界时,益州那?边闹起了叛乱,去那?里的路也断了,荀攸只好暂时滞留在荆州。
    眼见着刚逃离凉州军的魔掌,那?边张济又要打了过来。荀攸坐不住了,亲自登门拜访求见刘表,为他?出谋划策。
    荀攸一出马,所有事情自然迎刃而解。他?为刘表出的计策是招降收纳和祸水东引。派出人去游说张济,让他?归降刘表。荀攸开出的条件,是把南阳郡划分给张济,他?让屯兵驻守在那?里,刘表这边给他?提供粮草物资。同?时刘表上表朝廷给封他?做南阳太守。
    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南阳现在可是袁术的地盘,刘表这个承诺实际上就是个空头支票。如果张济接受了,想?要南阳这块地方,他?就得自己去打。到时候,张济就会?和袁术火并起来,无论谁打输,对刘表只有好处。若张济败了,刘表就可以趁虚而入,拿下?南阳。若张济成功了,他?驻守在南阳郡,就可以成为刘表一道屏障。无论谁要来打刘表,张济都首当其冲。
    荀攸还断定张济一定会?归降。张济劳师远来,没有地盘粮草缺乏军心未稳,凉州军在外又臭名昭著。张济不是什么高明?的领帅,他?自己自然很没底气。刘表此时抛出这样的条件,即便他?自己不答应,跟随他?来的将领属下?,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力劝张济。
    在劝降的时候还可以加以恐吓。说若张济不答应,刘表只好被迫与袁术联合,一起来攻打张济。如此一来,张济害怕腹背受敌,又为形势所迫,必然会?接受招降。
    此言一出,刘表大喜过望,立刻派人去招降。果然不出荀攸所料,刘表的使者过去后,张济立刻表示投降,荆州的危机也就解了。
    荀攸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荆州的危机,刘表对他?敬如神明?,将他?奉为上宾,待他?甚为礼遇。荆州的百姓也甚是感谢荀攸,一时间荀攸在荆州名声大振。远在深山里的宋辞她们,也听?说了荀攸的名头。
    得知了荀攸的操作后,宋辞表示并不惊讶。毕竟这可是三国里面为数不多的手拿剧本的人,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蔡文姬听?到荀攸来了以后,神色却有些异常,她的反应被宋辞看在眼里。宋辞仔细想?想?,似乎没听?说荀攸和蔡文姬有什么关系。于?是她便问道:“你?怎么了?”
    蔡文姬和宋辞已经相处了很长时间,彼此之间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见宋辞问起来,她也不隐瞒,直接说道:“我们小时候曾经认识。”
    这句话就颇为耐人寻味了。什么叫曾经认识?难道人和人还能一会?儿认识,一会?儿不认识?并且,这认识的时间还是小时候。说明?两人自小就认识,后来因为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成了陌路。
    这事情若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也能算作是寻常事,毕竟亲如兄弟最后又闹翻的戏码也算常见。但?是放在一男一女身上,其中必然带文章。
    蔡文姬轻轻一句就带过,显然是不想?提起往事,宋辞也就没有追问。
    蔡文姬不想?提起,有人却不愿忘记,那?人就是荀攸。
    荀攸也听?说了蔡文姬在荆州的消息。他?之前?最后听?到蔡文姬的消息,已经是许久之前?了。他?只知道蔡文姬和她丈夫,回去探病之后就音信全无,也没有回到长安来。荀攸也曾悄悄打探过,并没有得到任何结果。没想?到这一次却在荆州,听?到了蔡文姬的消息。
    荀攸立刻暗中四?处探访,想?要找寻蔡文姬的下?落。听?说蔡文姬隐居在山中,于?是他?就去山中拜访与自己相识的隐士。荀攸出身颖川荀氏,本人也是一个十分出名的名士,认识的名士当然也多。他?在山中挨个拜访,想?方设法从他?们那?里打听?蔡文姬的下?落。
    一来二去,就问到了庞德公那?里。庞德公是庞统的叔叔,是一位立志绝不当官,只在山里面种菜耕田的超级大隐士,在襄阳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荀攸拜访到他?那?里时,早就听?闻过荀攸大名的庞统,也特意来看荀攸。
    荀攸绕来绕去,非常委婉地提到了蔡文姬的时候。无论荀攸表面再说得怎么冠冕堂皇,向来十分敏锐的庞统,也觉察到了荀攸此举的不同?寻常。庞统早已和宋辞她们混熟,平日里也会?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