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年代文中暴富》 22、022(捉虫)(第1/3页)
……
苏叶回到军区大院后写了?两封信。在六十年代干这种“投机倒把”的事,不?仅要?做得小心谨慎,还要?做得名正言顺。
苏叶的信一封写给本地的报社,另一封写给校长。
在给报社的信中,苏叶描述了?一群孩子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利用课余时间赚钱资助了困难的同学的好人好事。
做好事必须得留名,偷偷摸摸把好事全做了?,别人都不知道。回头吃亏了找谁撑腰去?
苏叶可不是这种老实人。
苏叶还亲手把信送到了报社的门口。
日报社接到这封好人好事的投稿信,非常感兴趣。本地报纸专门空出几个版面宣扬这种“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编辑同志收到信后,陷入沉思。
夏记者读完信,兴致勃勃地说:“这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去联系这位苏老师,问他们愿不愿意做个专访。”
平时“好人好事”、“先进精神”版面刊登的多半是学生拾金不?昧、工人同志为了完成指标集体自愿加班、为了挽救集体财产同志不?牺……资助贫困学生倒是头一回。
这年头念书是困难的事,有了?国家的资助,高中、中专、大学学费不?仅全免,每个月还有十块钱的补贴涵盖伙食费。社会全把目光看向了?这三个部分,却忽略了儿童的教育。
其实,条件真正困难的孩子往往连小学、初中都没念完。
很快,苏叶接到了记者同志的采访邀请,她和记者约了周末的时间。
……
周末。
苏叶和学生一起走街串巷地家访,孩子们对夏记者的到来感到很好奇。
夏记者摸着相机,笑了?笑:“夏叔叔是在报社工作的,今天我会全程跟着你?们,希望能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他?们先来到马建国的家里。
马建国家住在一个老旧的筒子楼,父母亲双双去世,仅靠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在巷口接点裁缝活,艰难度日。去年,马建国的爷爷生病了?,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马建国懂事地退学,平时接点苦力活补贴家用。
他?们提出要资助马建国重返校园,他?的爷爷奶奶不敢相信,苏叶笑眯眯地保证马建国念书不要?钱,怕他?们不信还当场掏出了十五张大黑十。
“你?看,这是我们挣的钱,为的就是保证让他有书念,娃儿念完初中考上高中、中专,以后可不就能出人头地了?”
“等?中专毕业了?,他?能吃国家粮、领国家的工资,这多好呀!”
两个老人家听得眼泪哗哗地冲下来,哭得像个老孩子。
苏叶根本没法看下去,只好把头偏向了?一边。夏记者把马建国不足10平米、破旧的家拍了?下来,还拍了?一张他?拉着三轮车载废石料去换钱的照片。
苏叶善意地提醒夏记者:“不?要?把建国拍进去,记录这件事本身就好了?。”
孩子的贫穷也是隐私,苏叶初衷只是想把这件事的意义传播出去。
接着,苏叶他们来到了钱小荷家。
钱小荷的父母正准备给女儿说亲,他?们听到要让钱小荷重新回学校念书,直摇头反对。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口粮不?够。钱小荷的爸爸要用她换五十斤的粮食。
“老师啊,我们家三个孩子,要?是都供了?饭都吃不?起了!”钱小荷母亲说,“她哥哥说媳妇也要?钱……”
那个酒鬼父亲醉醺醺地伸出一个巴掌,说:“要?让她去念书?行?,给够我这么多粮食,我就让她去念。”
苏叶听得内心直吐槽,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谁能一口气掏出这么多粮食?这分明是打劫好吗!
同学们听了都为钱小荷捏了一把汗,他?们担忧地看向苏叶。
苏叶严肃地说:“同志,你?大概是不了?解华国的法律,女子未满十八岁不?能结婚。小荷才十五岁,你?们这样的犯法的。”
夏记者点点头,附和道?:“我在报社工作的,如果真碰到这种事我会尽责地报道出来,以后钱同志的工作、津贴、评优评先进,领导可就要?考虑考虑了?。”
钱爸到底还是捧着国家铁饭碗的人,听到这句话到底是老实了?。
他?把火气全发在女儿身上,冲着她破口大骂:“还看着干啥?给我滚去干活,不?嫁人明天就去上班挣钱!”
杨雪看着苏叶,扯了扯她的衣袖,眼巴巴地恳求:“苏老师帮帮小荷吧!”
物伤其类,杨雪家里也有很多孩子,但杨雪爸爸却没有逼她退学,反而为了她的学费到处奔波、拼命干活。相比之下,钱小荷多么不?幸!
钱小荷去年已经退学,她不是苏叶的学生,但苏叶见了?这种事总不可能袖手旁观。
苏叶把钱小荷拉了?出去,弯下腰严肃地说:“你?的爸爸妈妈都靠不?住,今后小荷更要多为自己做打算。听老师说,女孩子一定要?念书,念书才有出路。”
苏叶笑眯眯地说道?:“周一就去学校上课吧,学费、课本我们都帮你?准备好了。”
同学们也站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小荷别担心,有苏老师在呢!再说我们可以努力干活,资助你把初中念完!”
“小荷来和我们一起学修手表吧!我们教你?,我们这段时间挣了钱,别怕,咱们不?缺钱!”
“小荷一定要?听苏老师的话,周一要?来上学。”
钱小荷听了百感交集,失神的眼睛里焕发了?一抹光彩,她的眼泪瞬间哗哗地滚了?下来,“谢、谢老师!”
亲人从来没有关心过她想不想继续念书,他?们只关心她能补贴多少家用、换多少彩礼。同学老师却到处奔波,干活挣钱给她读书。
钱小荷呜呜地嚎啕大哭起来。
走在第三个辍学的同学家的路上,大家已经是惴惴不安、满心复杂了?。
而苏叶还是原来那样笑眯眯的,不?急不恼,她变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坚持着领学生们走完了?一个又一个同学的家。
像钱小荷那样奇葩的家庭毕竟少,而马建国那样条件困难的家庭更多。苏叶深切地领悟了?“贫穷”的概念,一家比一家还穷,别说念书就是生存都是难题。
夕阳西下,他?们完成了?十次家访,基本把同学都劝回了?学校念书。
初三1班的同学们聚在学校门口,他?们饱含深情地看着他?们的科学老师说:“老师,我们努力做翻新表吧!”
“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意义所在,我愿意为他们努力!”
苏叶听得心热乎热乎的,她摸了摸这群孩子的头,一路笑眯眯地说:
“这件事儿你们别操心,回去之后该写作业的写作业,该玩的玩,今天的事都别往心里去,小小年纪甭想那么多。今天谢谢大家啦,再见!”
学生们大笑一声,他?们真是太喜欢苏老师了?!听了她的话,大家才丢掉了?包袱,重新开心起来。
明明苏老师看上年纪也不?大,但跟她在一起很有安全感,仿佛什么都不用操心。
苏叶笑眯眯地目送孩子们离开,自己着实是万分汗颜。
苏叶起初萌生这个想法,是从自己的职业出发,考虑如何能够多赚粮食,但今天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稚气?的脸,又瞅了?瞅自己的粮仓,白白多了?十斤大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