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农妇种田记: 26、第 2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明穿]农妇种田记》 26、第 26 章(第1/2页)

    谢老七听的眼睛一亮:“你想的周到,确实是该请大家一起吃一顿。”
    对上家可以联络一下感情,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对下可以安抚人心,让大家知道他扩展了新业务。
    可他又有些纠结:“去餐馆吃一顿可不便宜,咱们家还有多少钱?”
    李玉香最近看似花钱花的多,可其实其中买布料才是大头,家里的钱根本没动多少,她把家里的存银数报给了谢老七,又说:“商人家的管事想必是见过很多市面的,就算是用咱们家所有积蓄请他去吃这顿饭,对他来说可能也是寻常,仍不能让他记住,依我看,反倒不如找个差不多,但厨子手艺好的地方吃一顿,被他记住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
    又或者是你认识的朋友多,可以看看这管事家里有没有什么亲眷是做这方面生意的,你们一起去捧个场,管事应该能多少记住你一些。
    只是这些方法都十分平庸,怕是早被其他人用过不知道多少回,怕是帮不了你什么。”
    谢老七被她逗笑了:“不不不,你想多了,如果是那个商人,可能有过这种待遇,但他一个管事,嗯,就算是有人愿意在他身上用些讨好的手段,想的也肯定没有咱们高明。”
    这真是实话,一个小县城里小商人家的小管事,谁会像他们这样想着不着痕迹的去讨好?
    也就是他还想着继续从这商人手底下接活,不然他也懒得去讨好他!
    因为没好处的!
    出来讨生活,都是奔着好处去的,不求回报,那是人足够有钱以后才会做的事。
    说定了这个,李玉香又问他:“你们谈价钱了吗?要怎么算钱?是按天给钱还是一次性付清?包不包料?”
    “包工不包料,按天结钱,别的不怕,我只怕手底下的这帮人为了多拿几天钱把速度放慢。”谢老七又有了新的烦恼,他说:“而且这个商人还不愿意管饭,要不是我们第一次接这种活,是为了打开县城的市场,我还真拿不准要不要接下这活。”
    如果不管饭的话,还真是有些亏了。
    李玉香问他:“他们那边有要求你们多少天内做完吗?”
    “这倒是没有。”谢老七说:“要是连天数都卡的那么死,这趟活儿就真的一点赚头都没了。”
    “其实我倒是有个建议,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李玉香想到了后世的建筑模式,不由建议道:“就是你出面代表你们这些人把这个建仓库的活接下来。”
    谢老七说:“这个活,已经算是我接下来的了。”
    李玉香继续说:“然后和这个管事去谈,谈一个你们包工包料确定天数的价钱下来,这样让他们工程开始时给一部分的钱,工程中给一部分的钱,等到完工时再给你们最后一部分的钱。”
    李玉香刚说完,谢老七就笑出了声:“不行的!”
    见李玉香望过来,他轻咳一声正色道:“如果是那些有名的工匠,或在县里已经混出口碑的这么做还好说,没人会去坑骗他们,就算有人不愿意交付剩下的钱,也不会被人非议。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这么做,十有八九是会被坑的。就比如说他们明明没给钱却非要说已经给了,县里的那些商户们是会选择帮对方还是帮我们这个连脚跟还没站稳的外来户?!”
    李玉香明白了。
    她上辈子之所以这种模式盛行,是因为郭嘉的管控,和合同具有的法律效益。
    人们都认可这种模式,所以下意识的不会去违背,就算是有一方欠款了,也可以找专门的追债公司帮忙追债。
    而这个时代的规则则和她上辈子完全不同。
    一个县就这么大,可能一个县里的商人大多都是自小就认识的,就算相互之间为各种原因有矛盾了,可在陌生人和认识人之间,大多数人也还是会选择相信认识人所说的话。
    就算是把对方告到官府去,可能想要胜诉所需要花费的金钱也是她们这个小家庭所负担不起的。
    所以既然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他们这个抗风险能力很弱的小家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见李玉香面上一副了然的样子,谢老七十分高兴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不由多说了几句:“现在的情况是,我怕他们那边压着钱不给,他们怕我们这边不好好干活。干脆说好了每天结一次钱,有监工盯着质量,就算是他们最后真的要坑我们一下,那我们也最多才损失一两天的钱,对大伙来说,也算是赚了。”
    李玉香听了,觉得这样十分保险,她又问:“那你们吃饭怎么办?那边不愿意管饭的话,难不成你们都要回来吃午饭?县城离咱们村那么远,每天跑回来吃饭你们吃不消的,而且来回这么长时间,那边不可能愿意让你们耽搁这么久。”
    谢老七也是无奈:“我也没什么办法,我再去和那边谈谈,要是还不愿意的话,要么就大家每天出门之前都吃饱一些,下午早点回去吃。要么就我在那附近找个小馆子,谈谈价钱,看看能不能帮我们做些简单的吃食。”
    李玉香问他:“如果最后要请人来帮忙做吃食的话,你看我接下这个活怎么样?!”
    “你?”谢老七疑惑道:“你不是还要卖豆腐吗?能忙得过来?!”
    李玉香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我确实是要卖豆腐,可是我可以请两个人帮我搭把手。你们早上出门,我们上午做好了豆腐,就把豆腐和调料配菜放到咱们家的大铁锅里,一边底下用柴火煮着汤,一边往你们那里赶。
    主食就做些家常吃的野菜高粱饼子,这样有干有稀,你们吃的也舒服。
    而且这些东西成本也不高,高粱本来就便宜,野菜我看咱们村子附近多的都没什么人摘,我用几块糖就能让村里的孩子帮我摘一大筐,豆腐也是自家做的,就是盐和酱油费一些。”
    谢老七想了想,竟觉得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他之前就觉得李玉香是个脑子灵活的人,没想到她这么聪明,能在自己都没看到商机的地方挖掘到赚钱的机会。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谢老七已经对李玉香比自己聪明,头脑灵光这一点有了清晰的认知。
    但他虽然赞同李玉香接下这个活的想法,还是拒绝了让她一边煮汤一边往县城赶的想法:“不管是柴火还是碳烟气都很大,倒是有那种无烟碳,可咱们还用不起。一路上烟熏火燎的,没准被差役看到了还要拉着你们问话,我看倒不如在家里煮好了汤用热灰垫着送过去,那样也不会凉。”
    会这样说,就是谢老七已经打心眼里同意了她的想法,想到即将开始的事业,李玉香不由一阵期待。
    这时候小牛早吃完了饭放下碗筷乖乖坐着听两个大人说话,见他们停下,小牛说:“娘也要像爹一样开始忙了吗?那小牛可以继续去四婶家呆着的,只要娘记得吃饭的时候把小牛带回来。”
    小牛这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李玉香摇摇头:“娘是要忙起来了,可是小牛也不会再去四婶家呆着了。”
    “那难道是要去大伯娘家吗?”小牛有些疑惑:“可是大伯娘家太忙了,爹不让小牛去。”
    “也不是。”李玉香先安抚小牛:“小牛是要去学堂念书了。今天大伯娘不是过来说村里来了个教书先生吗?”
    小牛还记得大伯娘找娘说话的事儿,那时候他虽然很累了,但还是很认真的在听她们大人说话,听到教书先生这个熟悉的词语,不由得点了点头。
    李玉香继续道:“因为村子里有了教书先生,所以小牛以后白天都要去先生那里听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