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晋阳公主传》 3、缘起(第1/2页)
缘起和亲风波(二)
“公主,太子在广宁宫遭到训斥,被禁足东宫反省。。”饶是冷静如王明声音也透出些许慌张。“说是太子顶撞君父,斥责来使,有失储君风范”
“怎么会?”我把杯子重重扔在桌上,心里却很纳闷,按说我那太子哥哥最是个温润慢吞的性子,从来都是宽待下人,和睦皇子帝女,对父皇从来孝顺。
今日,皇帝在广宁宫宴请东晋使,太子作为储君肯定要陪伴君侧,我以偶感风寒为由,留在我的含章殿,并未出席。想着,封口浪肩的当下,低调总没错。
“公主,临华宫许妃前去斋殿上香,巧的是同春殿的一名大宫女也去给她主子请斋宫的严惠法师,前后脚出来的。”
我冷冷一声“哼。”同春殿的刘昭仪是个不安分的,不过仗着父兄拥护本朝皇帝登基有功,一个未足五岁的娃娃,纵使是个男丁,一时半会难成气候。
本朝王子帝女一并排行论长幼。我的太子哥哥行二,我排行十三,除去早夭未成年的,当朝的已经成年封王的属齐王赵曦年长,魏王赵旸行六,宣王赵眴行十二,其余皇子均未成年。
这些皇子既已成年封王,本朝开朝高祖武皇帝定下宗法,这些宗亲王爷不得奉召不得回京,常驻封地,并规定,这些王爷在封地只可享有食邑,并不能插手封地军政税收。大大限制了成年皇子们和储君争夺皇位的可能性的同时,也确保皇室成员们的生活保障,而有封号的公主们,更谈不上对封地的管理。
这许妃不同于刘昭仪,原是王府的侧妃,生育庶长子齐王并三位公主,进了皇宫更是册了四妃之首,这齐王尚武,外貌算是个风流人物,只是一点性好渔色,个性又争强好斗,早早被皇帝打发去了封地。
宫里都知许妃和刘昭仪不睦,刘昭仪仗着自己年轻貌美,这几年风头很盛,只一点,口直心快,背地里嘲笑过皇长子永远当不上皇太子。
同是诞育皇子的皇妃,哪个做母亲的不想儿子位及万人之上,心有不甘肯定是有的,就算早早册了嫡子为皇太子,但是也有先例庶子登基的先例。就我那个性子温吞只道诗画的哥哥,像及了我那温顺的母后,对朝廷政务的敏感和拿捏远没有一个储君该有的气势。
再加上这几年朝廷日渐衰败,虽不至民不聊生,但是几年大灾过后,国库一直亏空,官员们结党营私,上瞒下欺,而我的父皇也早就被奢靡的生活磨去了曾经愿为中兴之主的远大抱负,日渐远离朝堂,只知道欢宴,玩乐,宠幸美人。
朝中朋党林立,派系复杂,我外祖父用生命和母舅的韬光养晦换来了太子之位,这个太子之位并不安稳。要不是母舅的军权还牢牢的抓在手里,三代世家到底树大根深,站在皇太子身后,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才多多少少能压制住朝堂。
我皱眉,我总觉得这次的和亲风波来的蹊跷,风欲动而树不止,动作果然一连串。本朝惯例,帝女及笄,册封号指婚驸马。我出生封了晋阳公主,世人皆知,这个时候,没有和我同岁的未婚公主。
现在这个当头求婚于我大周,尤其我朝连年战败边关,边境不稳一直是我朝的心腹大患的时候。偏偏是我快及笄的时候来求婚,全帝都,就我一个年龄合适的公主,这招够狠够绝。
宫里如今只有我和太子是一母同胞,去掉我,这是要对付太子呢。太子虽然在政务上没有什么像样的建树,却也没有重大过失,太子向来对我这个妹妹宠爱无边,凡事以我优先,只有我的事能叫一向温和谦逊的太子动怒。
这计策是环扣环,料定太子不可能同意我远嫁他乡,尤其对方是个可以做我父亲的老男人。只有在我的婚事上做文章,一个公主换边境和平,再便宜不过的事,朝中怕是一边倒的赞同。
只有我的婚事能叫太子失去理智去坚决的反对。父皇暂时还未表态完全同意,事情虽没定局,只怕接下来的计策就是煽动朝中声浪。
王明回禀今日太子之事,是宴使时,有人故意提及,煽动朝臣附议晋阳公主和亲东晋。我那纯良的太子哥哥不顾储君身份,斥责来使,顶撞父皇。
真是好毒的计策,储君失和于皇帝,这是连环的阴谋和动作。
“公主,这同春殿和临华宫一向不和,向来当对方眼中钉肉中刺。搅和在一起,和最近的事肯定有联系。”奴儿一向伶俐“太尉府传话,最近朝中似有异动,卫尉许常和郎中令刘在通多有牵涉。”
“就连齐王在封地,也不安分,结交当地官员,拉拢军队势力。”奴儿继续禀告。
果然是,许妃的父亲是卫尉许常,而郎中令刘在通是刘昭仪的兄长,最近多事,必然和她们以及身后的家族脱不了干系。
我想她们拴在一起的利益必然和储君有关,只有这个共同的利益怕才驱使他们联合起来。
越想越觉得这事远不会很快结束,他们最近还会出手。
舅父说的对,只能见招拆招,以静制动。
但是,也不能完全处于被动,总要想个办法,暂缓和亲之事。
我轻轻的摩挲着手上的凤纹血玉镯“奴儿,明天我们出宫去大觉寺为母后冥寿上香,为来年大周风调雨顺祈福。”
“诺!”
当我的车撵到达大觉寺时,已过了午时,站在大觉寺山门口,望着这座皇家寺院矗立在群山环绕的山林间,自有一股肃穆的气势。“敕造”二字显示出皇家寺院庄重的身份。
还没进内,大觉寺主持圆慧和尚已经率众迎出。
“公主,一切已经准备妥当,老衲亲迎公主斋戒。”大和尚双手合一,躬身。我略点头,“有礼。”一行人走到大雄宝殿门前,自有小和尚请来三支白檀香。
我虔诚的跪在佛像前,似乎随着檀香缓缓升空,躁动的心情似乎慢慢得以纾解。
“公主,迦叶远已经准备好,请入内斋戒以备来日娘娘冥寿诞礼。”奴儿轻轻附在我耳边说到。
大觉寺后山东边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林间一座院落辟有专供贵人俗客们的迦叶院,我站在院子中,大片的红色引入眼帘,红的异常耀眼。那是盛开的赤团花,此物又名彼岸花。
此物盛开之时,香气浓郁而强烈,就像她的花语一般。
彼岸花,开一千年,
落一千年,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彼岸花
花开开彼岸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
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
生生相错
此片花海是前祖宪宗帝的贞顺皇后所植。英宗过分宠幸华妃,华妃所育幼子未足满月即早夭,一口咬定是为贞顺皇后所毒杀。英宗不顾朝臣反对,褫夺皇后封号,执意把贞顺皇后贬黜此地,这位皇后在遂此度过余生。
结果上天就像开了个玩笑,华妃霸道,戕害皇帝仅有的几位皇子,自此,任凭皇帝怎么宠幸,自身再不生育,皇宫里再也不出皇子,到宪宗崩逝,华妃阴谋叛逆被诛。
当时的张太后是宪宗嫡母,下懿旨复位这位被放逐的废后,才知晓皇后出宫之时已有月余身孕,到大觉寺的云峰的第一年诞下一名皇子,因悄悄送回京都密养,一切做得很隐秘,世人不知,才逃过了华妃的毒手。
这位皇子成为皇帝唯一的继承人,登基为帝,是为武宗。
当年新皇帝想迎接母后回宫,这位皇后已经绝症末日,心如止水,再不想挪动,到死没有回到皇宫,这位新皇帝因为母亲的缘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