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边关后,我开起了火锅店: 127、第 12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被流放边关后,我开起了火锅店》 127、第 127 章(第1/2页)

    事情传到封朔耳中时,他只不着痕迹勾了勾唇角。
    邢尧到现在是越来越摸不透主子的?心?思了,抱拳道:“主子,刺青师傅找来了。”
    封朔视线落在手中的公文上?,并未抬头,“先安置在府上?,池青那边可有传消息回来?”
    池青称得上?是封朔的?心?腹,藏宝图兹事体大,在年前便秘密交给池青去办了,因着池青一直未归,谢初霁提出要见池青时,底下的?人才只能先安排了地方给她住下。
    “已在返程路上,池军师扮做商户绕开了官道,走的川西绿林。”邢尧道。
    如今世道一乱,各路诸侯纷纷举旗,商户们反而不敢走官道了。
    碰上山中匪寇,请的镖师够多,兴许还能保住性命,若是碰上?军队,那就得去见阎王爷。
    不少王侯手中兵力不够,军粮军饷都是抢百姓的?,名声一臭,想了个更毒辣的法子,让底下将士扮做匪寇再去烧杀抢掠。
    官道上?遇上?军队,商队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军队会杀光商队里的?人,全盘收走商队物资,再栽赃说是山贼干的?。
    民间早已是怨声载道,除了年老走不动的还留在故土,年轻一辈的?能走的?都往别处逃难去了。
    川西绿林那边的?山匪封朔也?有所耳闻,他眉头微拧,吩咐下去:“派人前去接应。”
    据说川西绿林的?匪寇不劫穷苦百姓,专劫富商,甚至还暗杀了几个草菅人命的狗官,受过恩惠的?百姓在当地军队围剿山匪时,还会主动向山匪通风报信,以至于到现在,川西绿林一带山匪的势力倒是越来越大了。
    池青一行人带着从皇陵运出来的财宝,扮做商户日夜赶路,必然会被山匪盯上
    邢尧抱拳应是。
    不等他退下,管家福喜就拿着一封加了三枚暗印的信件匆匆进屋来:“王爷,京城送来的的?急报。”
    加急了三枚暗印,这消息怕是跑死几匹千里良驹才从京城一路送到西州来的。
    封朔接过后拆开封口的火漆,一目十行看完,脸色瞬间严峻了下来,“传韩拓、安永元、楚昌平、宋博州即刻来见本王。”
    顿了顿,又道:“把陈国公也叫来。”
    邢尧料想是京城那边出了大事,不敢耽搁,忙遣人去各处通传。
    ***
    姜言意用过早饭就去了如意楼,之前跟商会的?人约好了今日在如意楼继续谈加盟如意楼开分店的?事。
    临近中午才回来,眉宇间有着淡淡的?疲惫。
    郭大婶如今更多地留在家中操持事务,见姜言意进屋,便迎上?去问:“东家回来了,今日的生意谈得可还顺利?”
    姜言意把沾了雨雪的织锦披风脱下来递给秋葵拿去烘干,“徐掌柜在泗水城有人脉,想入股在泗水城也开酒楼卖锅子,他是个钻钱眼里的?,泗水城那边没自己人,我不放心……”
    自募捐军款一事后,明面上徐掌柜还是商会一把手,但背地里整个商会都已为姜言意马首是瞻。
    徐掌柜在姜言意跟前自是点头哈腰,可有前车之鉴在,姜言意也不敢对他全然放心,凡事都留了心?眼。
    她注意到桌上?放了一盒点心,像是谁家送的?礼,便问:“府上?来了客人?”
    郭大婶道:“是隔壁谢姑娘前来拜访。”
    谢初霁偶尔会来府上?找陈国公下棋,姜言意见过她几次,却没怎么说过话,印象里她是个看似温婉,骨子里却透着清冷的美人。
    姜言意道:“点心拿去院子里给陈老爷子罢。”
    陈国公不喜旁人称呼他的?官衔,更愿意跟个山野老叟一样逍遥自在,姜言意等人平日里边这般称呼他。
    郭大婶道:“陈老爷子不在府上?,谢姑娘言是有事想找您商谈。”
    姜言意眼底升起几许疑惑:“找我的??”
    郭大婶点了点头。
    姜言意便抬脚往后院去,顺带问了句:“陈老爷子去了何处?”
    “您出门不久,王府那边就来人,说了几句话陈老爷子便过去了。”
    姜言意没做声,只思索着,王府那边突然来人,怕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
    之前姜言意还没开如意楼时,把后院的房间整理了一间出来当做接待女客的?花厅,现在那间屋子里的?陈设还是没动,郭大婶安排谢初霁在这里等姜言意。
    “如意楼那边有事耽搁了,劳谢姑娘久等。”姜言意进屋后道。
    她在商会里跟商贾们打交道久了,现在眼底哪怕是含笑的?,却也慢慢叫人看不清深浅了。
    这屋子当时因为预算不够,置的都是矮几和蒲团,谢初霁着一身梨花白的挑线撒花裙,跪坐在蒲团上,脊背挺得笔直,身前的?茶盏还冒着热气,她面容却似深秋霜寒的?湖泊,只叫人觉着清冷不敢接近。
    “楚姑娘生意繁忙,是我叨扰了楚姑娘才是。”她微微颔首,两肩瘦削,倒更显得身姿单薄。
    单论容貌,自是姜言意更甚三分,只不过谢初霁那一身书香世家温养出来的气质,实?在是出众。
    见的?人多了,姜言意自然也知晓什么叫看人下碟。
    这谢家姑娘一身书香傲骨,想来不是个喜欢虚委以虚蛇的?,她便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问:“不知谢姑娘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谢初霁道:“楚姑娘敞亮,此事真要说来,倒也?叫我耻于开这个口。”
    姜言意听出她似有难言之隐,道:“谢姑娘但说无妨。”
    谢初霁抬起头道:“我见西州城内少有学堂,想办个书塾,教授这里的?孩童们读书习字,只不过建书塾和买书的?银钱开支却想不到法子。听闻楚姑娘是商会的?人,前些?日子还募集过军需,今日才厚着脸皮上门来,想问商会那边能不能出资修建书塾。”
    姜言意未料谢初霁求上?门来竟是为办书塾一事,当即道:“谢姑娘大义,此事我自当尽一份力,明日我便同商会其他人商谈此事,届时再给你答复。”
    办书塾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西州城内家贫不曾入过学堂的?稚子上?千人,谢初霁便是好心?想免费教学,她一人也教不过来,还得再招夫子、院长,进行规范的?管理。
    穷人家的孩子若是有钱上学也不会等到今日,靠收学生束脩给夫子们维持生活是不可能的,届时不管是修建书塾,还是买书,亦或者按月给夫子们的那笔维持生计的银钱,都得由商会出。
    商会的?人先前募集军需才大出血了一波,现在再想从他们荷包里掏钱,怕是艰难。
    谢初霁得了姜言意那话,真诚道了谢便离去,姜言意想留她用饭她都没肯。
    郭大婶进屋去添热茶时,见姜言意疲惫地揉着眉心?,劝道:
    “东家,您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扛,谢家姑娘想法是好的?,只不过到底是在钟鸣鼎食之家长大的?,不曾吃过多少苦,自然也不知经商的?难处。办书塾也?不是钱拿出去就能办的?,里头麻烦多着呢。如今世道又乱,从前读书是为了考科举,现在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图什么?饭都吃不饱,只怕书塾办起来了,不收钱都没几个人来听讲学。”
    郭大婶是看着姜言意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知道她有多不容易,现在手底下能用的人多了还好,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以前没开如意楼时,守着个不大的铺子,吊汤、炒料哪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