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34、托马斯·克伦威尔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34、托马斯·克伦威尔(第2/2页)

英亩至少能收获十二万磅,是当地重要的口粮作物。可是被移植到我的故乡之后,大家错愕地发现,哪怕是最肥美的土地,它也只长叶子。”
    “您的故乡,肯定曾经对它寄予厚望。”
    “是啊,那可是十倍产量的作物。”朱厚烨苦笑。
    历史上的明王朝的确引进了红薯并对红薯抱有期望,毕竟明代正处于小冰川期,全国粮食歉收,正需要红薯这种高产的作物。结果刚刚进入中原的红薯就是不长根,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清王朝建立,红薯也适应了中原的气候,这才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清王朝的统治者捡了便宜不说,还因此自认天命所归。
    细想来,历史对他的民族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克伦威尔道:“那么,亲王殿下这是有把握种好这种作物喽?”
    “大约七成吧。不过,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大同小异。”
    “真的?真没有想到,亲王殿下竟然连农夫的事情都懂。”
    欧罗巴的贵族们可以不识字,但是一定要会骑马和跳舞。至于农事,那是贱民才需要懂的东西。
    虽然克伦威尔很不喜欢这样的论调,但是他承认,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等级世界,贵族的确没有必要去了解农夫的事。
    朱厚烨道:“我们的传统就是如此。在我的故乡,一个贵族乃至官员,可以不会跳舞,可以脾气暴躁、粗俗无礼,但是绝对不能不懂农事。”
    “为什么?”克伦威尔大惑不解。
    “因为我们的平原相对较少,所以耕地也少,面对庞大的人口,粮食生产严重不足,历代王朝想要长久,就必须重视农事。所以每年春天,在播种之前,国家都会举办劝农礼和亲蚕礼,表示对农事和收成的重视。即便是皇帝,也要拿着农具去田地里比划两下。某地粮食歉收,皇帝要能够分析原因,以防止被人愚弄。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可不行。”
    克伦威尔就问:“竟然是这样!您的故乡粮食生产这么紧张,要如何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呢?”
    朱厚烨停住了。
    他深深地看了克伦威尔一眼。
    克伦威尔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请问,有什么不对吗?”
    朱厚烨道:“我记得,你刚才自我介绍,你是一个律师。”
    “是的,我的确是一个律师。”
    “那么,你竟然连税的本质都不懂吗?”
    这根本就是一个送命题!
    亏这家伙问得出口!
    这家伙打算把他送上火刑架吗?!!!
    “我……”
    “好了,想必大主教猊下有很多工作交给你,我就不留你了。”
    朱厚烨几乎是毫不客气地把这家伙撵了出去。
    克伦威尔一走,努迈神甫就大声道:“这家伙!我看他根本就是一个异教徒!”
    竟然质疑教会的权力!
    蒙托邦神甫却更关注另外一件事:“亲王殿下,请问您对什一税怎么看?”
    朱厚烨答道:“入乡随俗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说完,他也离开了房间。
    太危险了。他还是去照顾那些花花草草吧。
    这次他从马德里带回来的,包括块状发芽的土豆、挂果的西红柿苗、玉米、花生等美洲特有农作物,他正愁钱粮的事呢,哪里有时间管东管西?!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