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末世]: 104、第104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穴居[末世]》 104、第104章(第1/2页)

    第104章
    于是,没过几?天,才?被魏阿姨念叨过的元松,突然回?来了。
    他穿着松垮破烂的衣服,半长的头发随意扎着,刚进?入柳湖北街就被力哥公司巡逻的保安给拦下了,神色警惕地围着他,问他从哪里来的、来这里干吗……
    好在在他开口的瞬间,一直默默关注着这边的力哥听出是他的声音了,连忙上前,这才?及时化解了一场乌龙冲突。
    回?到家,看到他这副样子,魏阿姨甚至没忍住落了泪。
    元松愣了下连忙一阵哄,说自己没吃什么?苦,就是一路匆忙,没时间去买身儿换洗衣裳。
    被催着去洗了澡,换了干净衣裳,然后去家属院看了郑院长和孩子们,顺便理?了发,再回?来时,改头换面的元松已经没了落魄可怜的样子。
    汤子苓跟他几?乎每天都会见面,根本察觉不到他有什么?大变化。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几?个月没见,大家都觉得?元松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是外形变得?黝黑精瘦这么?简单,整个气质也是大变——用小?刘的话说,变得?更有气势了,元老?大脸一板,他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大家纷纷对小?刘的话表示赞同,汤子苓却如何都感觉不到这一点,只当他们是长久没见元松,生分了。
    家里跟单位里发生了什么?,汤子苓会事无巨细地跟元松说;元松有时候在海里呆久了觉得?不适,还会以魂体之?身跟着汤子苓回?来散散心。因而大家对元松生分,元松对这边却一点不生疏,很快就像是从未离开过一般,快速回?归了正常生活。
    元松此行立功不少,除了钱财跟信用点上的奖励,职衔上也是大踏步前进?,连跨两级,可谓是春风得?意。
    表彰大会结束后,元松说请客聚餐庆祝,特意选了郑明父母新开的卤肉饭窗口。
    地下廉租房配套食堂的性质跟以前的社区食堂差不多,除了几?个拿财政补贴的公益窗口外,其他大部分窗口都外包给了私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自然对外开放。而如今敢承包窗口的,多是自信口味上有竞争力的各种前餐馆、食铺老?板,说起来,与以前的美食街比也差不了什么?。
    一个区域的地下廉租房一般设置近十?个食堂,有大有小?,柳湖北街这边占了三个,郑明父母承包的窗口在3食堂,算是中?等面积,还设置了几?个用屏风墙围起来的包厢。
    元松一行参加完表彰大会,早就过了饭点儿了,正好错过了用餐高峰期,包厢更是全都空着,于是选了个离卤肉饭窗口最近的包厢,走了进?去。
    大家难得?聚一聚,光吃卤肉饭肯定是不行的,元松跟汤子苓借口去卫生间,随后拐到了2食堂,径直走向开在里面的便利店,买了两扎冰镇啤酒。
    “好久没喝了,这玩意儿现在都这么?贵了?”结账的时候,汤子苓惊讶地问收银员。
    “咱这儿不产啤酒,都是老?远运过来的,交通运输还限制这些?非生活必需品的种类,运输费高着呢,价格肯定就上去了。”收银员估计不是第一次解释,脸上是见怪不怪的神色。
    汤子苓庆幸自己不好喝酒这一口,不然就算他工资还可以,也喝不起!
    买了啤酒,又去小?炒窗口定了几?个菜,再加上郑明父母卤肉窗口出的卤肉、卤菜和饭,摆上去也是满满一大桌,还有好久没喝到的冰镇啤酒,大家吃得?特别尽兴。
    啤酒总共就那么?十?几?听,平均下来一人?也喝不了多少,不至于醉人?,可大约是大家太久没沾酒了,一个个喝得?脖子都红了,看上去醉醺醺的,甚至说起了醉话,忆起了往昔。
    “以前我?最烦什么?酒局、饭局、家族聚餐,现在想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好菜随便吃、好酒随便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咯!”
    “谁能想到这才?过了不到两年!千金难买早知?道,我?要是能囤些?酒,现在转手卖了估计能直接发大财吧?”
    “当时一门心思拼命往家搬米面,谁有那闲钱买酒啊?真买了,非要被爹妈暴揍不可。”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酒跟以前比,喝着更带劲些??”
    “我?还以为是因为太久没喝了,味儿确实要重些?。是粮食的原因吧?”
    自从阳光出了问题,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有了变化,尤其是粮食蔬菜,室外培植的跟室内种植的,味道差别很大,因而现在不管是官方售粮处还是各食堂、餐厅,不同出处的菜价是有差别的。
    就像他们现在吃的几?个小?炒,元松特地点了室外菜,味道就更好一些?。
    大家吃得?香、喝得?痛快,聊得?也热闹。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房管局收房的事儿了。新闻媒体上一旦大肆宣传,再想瞒住就很难了,郑明卖房的事儿很快就被家里的老?人?给察觉到了。好在,老?人?们活了大半辈子,有时候并不像子女想的那般顽固不化,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政府不会随随便便就出台一个政策,既然看舆论导向是鼓励卖房,为即将到来的植物屏障建设做准备,那肯定是对未来有好处的。
    就像郑明父亲说的,“我?们还能活多少年,有没有房子对我?们来能有啥影响?主要是得?为子孙后代考虑,国家大方向上的决策,至少出发点是为了未来更好,哪能不全力支持?”
    像这样觉悟高的老?人?并不在少数,因而房管局收房的阻力完全不似想象中?那般大,甚至进?度比较快的区域,已经开始按照规划着手打桩做支撑墩了。
    大家天南海北地聊着,仿佛回?到了过去,微醺的感觉让下意识紧绷着神经的大家得?以有短暂的放松。
    这顿饭吃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元松跟汤子苓亲自将人?一个个送到住处,才?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家。
    姚乐住的最远,将他交给家人?后,元松跟汤子苓没有乘坐地铁回?去,行走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靠着记忆往家的方向走。
    路过一片正施工的区域,两人?远远望向高高矗立着的几?根支撑墩,再看看旁边已经拆掉窗台、似乎打通了楼栋,强烈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巨大变革的交叉口,从小?到大熟悉的一切,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统统消失不见。
    元松下意识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不知?道咱们那一片怎么?处理?,离柳湖风景区那么?近,各种鸟类多不胜数,植物屏障就算建起来了,恐怕也维持不久吧?”不说别的,就是单位楼栋高层栖息的那些?鸟,就凶悍得?不行,赶走是不可能赶走的,真扛起来,它们成群结队冲下来,谁胜谁败还真说不准。
    “不一定像网上很多人?猜测的那样将整个城市罩住,我?猜想可能会以连廊的形式建造,经常活动的区域能白天出门就行了。毕竟就算不惧阳光,白天能自由出门,可气温却是没法改变的,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谁会自找苦吃到处跑啊?”
    汤子苓觉得?元松说的很有道理?。相比于把?整个城市罩住,修建连廊更经济实惠,也更切合实际一些?。就是不知?道这连廊是如何规划的,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建造出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急是急不来的,只能慢慢等着,拭目以待了。
    接连十?来天,见元松都是一沾枕头就熟睡过去,汤子苓知?道他比表现出来的要疲累得?多,要不然也不能连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