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乙方大佬: 第39章、一代代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隋唐乙方大佬》 第39章、一代代(第1/1页)

    第39章、一代代
    包子铺里,杨奇朝着少年人举杯:“多谢公子,方才出手相助。”
    少年人也举杯回敬:“兄台才思敏捷,让在下大开眼界。”
    “哪里,哪里。”杨奇对这个能及时反应、配合自己的热心少年也是颇有好感,就自我介绍:“在下并州杨奇。”
    少年人:“在下文水武士彟。”
    杨奇再次举杯:“武兄,请!”
    说完,他一下子愣住了。
    文水武士彟?
    他竟然是武士彟!
    武士彟是谁?
    未来他有个女儿,后世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
    茶香寥寥。
    邋遢道人和武华对面坐着,两个人正在下棋。
    邋遢道人下了一子,问到:“武兄,今夜怎么有空,陪我这闲散人下棋。”
    武华也下了一子,这才笑着说:“邋遢道人平生至爱有三,诗赋、算筹与奕棋。”
    邋遢道人摸着棋子在那笑了:“武兄,果然还是你懂我。”
    武华端起茶汤,喝了一口:“老友千里而来,况且还给我带了《孙子算经》这样的大礼。商乐署的事再多,武某也不能不陪啊。”
    邋遢道人笑了起来:“原来是看在《孙子算经》的面子上啊!”
    武华:“不然你以为?”
    两个人都笑了。
    过了一会,邋遢道人问到:“你这次来并州,怎么四个儿子,一个都不带?”
    一说到家事,武华就叹了口气:
    “四郎才思不下于我,是我最看重的,但他专注于岐黄之术,根本无意商道。
    我剩下的几个儿子又都是天资平平之辈,能守好祖宗传下来的那份家业就不错了。
    况且并州此行凶险,对手可是盘踞并州百年的商户联盟。
    若能战而胜之还好。若败了,就算秦王能容我,他手下那些人又岂会容我”
    “秦王此刻的恩宠,倒像是祸福相依啊。”邋遢道人也叹到:
    “原以为秦王亲自礼聘,恩宠至极。谁料,武兄的处境竟如此艰难。
    武兄,你说你,好好地呆文水当个太平富家翁不好吗?”
    武华摇着头:“士农工商,我等商贩,在世人眼里,终究是低人一等的。我就是想搏一把”
    邋遢道人久久没有言语。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家丁惊喜的声音:“主人,四郎来看您啦!”
    武士彟走了进来,手上还拎着个礼盒,他放下礼盒,躬身行礼到:
    “孩儿问父亲大人安好、叔父安好。”
    武华只是微微点头。
    邋遢道人一看这父子俩明显不对付,就热情地说到:“哟,四郎回来了。四郎啊,你不是在外拜师学医吗,怎么也来并州了?”
    武士彟朝着邋遢道人再次行了个礼:“叔父,小侄一收到家里来信,说父亲大人来并州履任,就马上赶来并州看望父亲大人。”
    邋遢道人看着面无表情的武华,故意大声说到:“哟,你学艺之处,距并州可是有两百多里呢。四郎,你还真有心,真是个好娃儿。”
    武华板着脸,没有说话。
    武士彟再次行了个礼:“父亲大人,叔父,孩儿刚在并州街上买了些稀奇东西,这就去热热,拿来给父亲大人、叔父尝尝。”
    说完,他往厨房去了。
    邋遢道人看了一眼武华:“我说武兄,你干嘛啊?人家四郎特意千里迢迢赶来,你对人家就这态度?”
    武华哼了一声:“他要真有心,我这当爹的都来并州三个月了,他才来看我?”
    邋遢道人取笑到:
    “你个老小子,在这生哪门子的闷气。
    杏林子弟,时不时就要去采摘草药,那些稀有药材又多在深山老林中,往往一趟都要去上一个旬月。
    信件又是从文水寄到那边,四郎收到信再赶过来,这来回就得数百里路。
    亏你还自称熟识算筹,自己算算,这么远,他能这么快能赶来就不错了!”
    武华一愣:“真的?”
    看邋遢道人点头,他又担忧地说:“那深山老林里不是有很多豺狼虎豹,岂不是很危险。不行,这次我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再学什么岐黄之术了。”
    邋遢道人连忙劝阻到:“这事,你可直说不得,还是要绕绕弯。”
    武华:“绕绕弯?”
    就在这时,武士彟已经热过包子,依旧把包子放在礼盒里,放在托盘上端了出来。
    他走到一旁的案几上,把装着包子的礼盒放在上面。
    “这是何物啊?”邋遢道人站了起来,走了过去,拿起个包子,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错,我来看看啊,此物里面的馅是以羊肉为主,辅以菘、姜,菘补鲜、姜去腥。妙啊!”
    “菘,姜?”武华闻言,暗暗思酌着。
    武士彟恭维到:“原来叔父不只是爱好诗赋、算筹与奕棋,还爱好美食啊。”
    邋遢道人笑了起来:“你这娃儿!”
    他瞥了武华一眼,见他默不作声,当下有心调节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又故意问到:
    “四郎,这食盒如此精美,定然要花费不菲吧。
    听闻你昔日离家求学之时,只带了少许衣物,没有拿家中一文。
    你现在应该还只是药堂学徒,这每月的俸禄应该没有剩下多少吧,却还不忘花心思为你父亲挑选礼物。
    四郎,你真有心啊,真是好娃儿啊。”
    武士彟连忙谦虚地说到:“小侄为人子,做得还远远不够。而且,这包子不贵,一盒才二十九个大钱,礼盒是付过押金的,回头还能取回来”
    就在这时,武华突然插嘴到:“包子?”
    武士彟连忙解释:“就是‘更好吃的蒸饼’。”
    武华也走了过来,他拿起一个尝了尝:“嗯,味道是不错。”
    他突然说到:“可是老街那边的魏记包子铺买的?”
    武士彟感觉意外:“父亲,您也知道这家铺子?”
    武华点了点头:
    “我初来并州之时,走遍了并州的大街小巷,曾在那家老魏蒸饼店吃过,我记得那里的醋芹是别具风味。
    而且商乐署里这几日,不少人都买这当饭食,听闻他们还改了店铺名。”
    他拿着包子看着:“更好吃的蒸饼?其实不还是蒸饼。不过就是改个形状、改个名,就一下子卖火了。”
    邋遢道人知道他在绕绕弯,就很配合地问到:“这是为何?”
    武华接着说到:“不过,我记得老魏家卖的蒸饼,一笼是三十个大钱,配上醋芹,应该是三十五个大钱。”
    武士彟从托盘里端出醋芹:“可现在是买一笼包子二十九文钱,送一碟醋芹,还有一份凉茶,全部是免费的。”
    邋遢道人惊讶:“还有这等好事,这店家不赚钱了?”
    武华突然问到:
    “包子其实就是蒸饼,无非包子更圆一些,也更大一些。
    老友,这一笼,同样的数目,为何才卖二十个九大钱?”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