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西瓜味的风和你》 12、植树传统(第1/2页)
开学后的日子显得尤为自在。
姜寒栖本来是说每天早上六点半会在陶抒苒家楼下接她,两人一起去学校食堂吃早餐,然后再回教室。
但自从某一次,刚起床的陶抒苒无意间从楼上往下望时,发现姜寒栖早已捧着一本书,坐在楼下花坛的路灯旁看后,陶抒苒便单方面把出门时间改成了六点。
虽然食堂开门要七点往后了,但食堂外堂确是始终开放的,还有热水箱,方便学生自己来这边泡个泡面什么的。
最开始,陶抒苒还想着说,要不要两个人轮流带早餐来吃。
但开学第一天,她打开了姜寒栖放在她面前的便当,看着那只见卖相就让人食指大动的精致早点时,她就在内心默默否决了这个提议:抱歉了爸爸妈妈,再修炼个几年我就去吃你们做的。
由于寒假里有了姜寒栖的辅导,高一下学期的课业难度也直线下降了,陶抒苒在几次小结考中,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陶母见了卷子,也没管她整日早出晚归了,加上对于之前姜寒栖送来的拜年礼满意得不得了,还时不时叮嘱她有机会叫姜寒栖来吃饭。
陶抒苒敷衍地应着,心里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虽然她们现在一起上学,中午一起吃饭,放学后一起泡图书馆然后一起回家,但陶抒苒还从没有在班上主动找过姜寒栖,每次午饭点或者放学后,俩人都不需要额外打招呼,只是很自然地同时走出教室,然后看起来很顺路地一起下了楼。
齐雯雯说她这是欲盖弥彰,每每快下课了,她就喜欢朝陶抒苒挤眉弄眼地。
“哎,爱豆恋爱怕被粉丝发现时就是你们这样的吧。”齐雯雯在电话里这样叹着气,下一秒陶抒苒就把电话给掐了。
陶抒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姜寒栖倒是偶尔会来她座位上找她说话,但都只是学习方面的事情,不是朋友间的闲聊。
陶抒苒有时也想去问问姜寒栖问题,但想想马上就放学了,在二人独处时问肯定更好,便也作罢了。
才不是做贼心虚呢,只是姜寒栖是她的小秘密,这样的感觉,会让心里有一丝丝甜。
这样想着的时候,陶抒苒摸了摸校服内袋里被缝好的书签,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她知道上面有着一只铃兰花瓣拼成的小猫咪和她们俩用心缝下的细密针角,嘴角忍不住翘起。
寒假里学校开启了小花园的修正工作,把实验楼后部的停车场给挖掉,与小花园打通了,打算建个更大的园子。
由于施工进度极慢、也考虑到了周围的粉尘污染,姜寒栖的午休去处没掉了,她们只能另改阵地,选择了学校食堂顶楼的咖吧。
咖吧里售卖着极难吃的西餐,但好在奶茶和果汁还不错,陶抒苒习惯在午饭后来这边点一杯最普通的奶茶,然后和姜寒栖并排靠在沙发上,小声聊会儿天,或者打个盹儿。
三月初的正午,天气还算不错,只穿校服在校园里逛也不会特别冷。
此时,她们坐在咖吧里,姜寒栖坐在卡座的最外侧,单手倚着沙发扶手,低头翻看着一本外语读物,倒也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语言在她看来更多的仅仅是一项交流的工具,她只是不太乐意接受译者二次加工后的产物,始终保持着看原版书的习惯。
陶抒苒双手捧着热奶茶,小口地嘬着,脑袋斜斜靠在离姜寒栖半个头距离的沙发上,眼皮子耷拉下来,咖吧里的暖气开得太足了,瞌睡来临时,实在是忍不住。
姜寒栖见陶抒苒放下了奶茶,揣起了手,一副要午睡的样子,不由得又开始分神了。
虽然她和陶抒苒最近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但除了上学期期末在小花园那次,她们并没有做过任何更亲昵的举动,如果她现在告诉陶抒苒说可以靠在自己肩膀上睡觉,是不是会显得太过刻意了……
“您这是什么意思?”后方卡座上打电话的女人突然拔高了声音,打断了姜寒栖的思路,陶抒苒也听得一震,从瞌睡中清醒了过来,转过头看了看。
是校团委的负责老师,陶抒苒对她还算熟悉,虽然她没有加入任何校内组织,但校团委老是喜欢从双优班借人手,高三人少高二忙,高一的小朋友总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了,管理人员是不会缺的,也就是叫他们去干点苦力。
再过个十来天就是植树节活动了,五中为了突出本校的素质教育模式,每年都有运上当届全体高一学生校去郊区种树的传统;校团委早就和他们班打好了招呼,班主任抽了好几个同学去搞后勤。
姜寒栖这样的,去挖坑种树,沾上一身的泥,真的不违和吗……
陶抒苒思绪游离着,姜寒栖似乎接收到了心电感应,抬起头和她对视了一眼,又继续低头看起了自己的书。
后方的老师也意识到了自己声音有些过高,调整了一下呼吸,压低了声音继续道:“李总,咱们五中和您合作了这么多年了,这情分肯定是有的吧;植树节马上就到了,咱树种也都在您仓库放好了,您现在才突然告诉我们不外借,实在是过分了。”
“是,我知道您有难处,城东年后的地产情况一直不乐观,但是您当时投标的时候是不是该知会我们一声?五中种树的传统年年都上申报,今年您摆这一道,咱们根本没有再去找场地的时间。”
她越说语速便越快,单手握着手机,另一只手随意收拾了一下东西,拎着包就出了咖吧,估计是回办公室继续扯皮去了。
陶抒苒若有所思地拿起桌上的奶茶喝了一口,姜寒栖留意到了她的神情,轻笑了一声:“怎么了,在想办法吗。”
“不是啦。”陶抒苒犹豫了一下,她看了看四周,咖吧里虽然不算拥挤,但落座率还是颇高的,于是只是摇了摇头,终究没有说出话来。
姜寒栖看出了她的顾虑,啪地一声把书合上了,站了起来,低头看向陶抒苒:“下午第一节课是自习课,我们去图书馆申请一间研讨室吧。”
伴随着“滴”的一声校园卡认证成功的声音,两人签完到就坐进了双人隔音玻璃房,陶抒苒把喝了一半的奶茶放在桌面上,有些局促地坐在姜寒栖的右侧,心里不免觉得姜寒栖有些小题大做。
研讨室一般是社团或者各组织借用的多,用来开会或者搞些小活动的,陶抒苒就从没进来过。
现在她们端坐在乳白色的桌前,姜寒栖进来前还在一楼领了一叠白纸和两支笔,显得颇为正式。
明明只是想找个地方说些不痛不痒的悄悄话……
“姜寒栖,你怎么突然考虑起这种学校工作了。”陶抒苒觉得姜寒栖不会是那种为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去领草稿纸的人。
姜寒栖摩挲了一下笔帽,似乎是在斟酌用词:“苒苒,我的想法可能会有些冒犯,但是我觉得既然我们在五中了,还是想要尽量去争取一下保送机会的,对吧。”
升学模式是中考择校时,家长非常在意的一点。
在出国这条路上,各大附中往往与本校和境外学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申请经验也最为丰富;境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内外语生保送指标,则主要集中在了申外附中;而五中,作为一所校史悠长的老牌院校,每年都能分到不少保送名额,即使保送失败,也能在六月前与各大名牌高校招生办举行介绍会活动,分配自主招生的指标,因此成为了有国内升学意向的申城家长们的热门选择。
陶抒苒的脸突然就白了一下,她明白过来了姜寒栖想说什么。
尽管姜寒栖很含蓄地用了“我们”这个词,但陶抒苒知道,姜寒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