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做个好人(快穿): 21、不仁不义状元郎(21)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被迫做个好人(快穿)》 21、不仁不义状元郎(21)(第1/2页)

    事实上,要说功绩,谢景本身改变的并不多。
    毕竟仅仅只有两年时间。
    但是谢景却让丰县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他铺设了一个让普通人都能看到美好前景的版图,在丰县,百姓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渔夫努力养鱼捕鱼,农夫努力种地施肥,学生努力学习读书,商人来回往返老实做生意,就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日子变得好过起来。
    一切都井井有条,却又不断向前发展。
    两年,就足以让百姓的精神面貌发生大反转。
    从一开始谢景来时的浑浑噩噩麻木生存,到如今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努力奋斗。
    这片土地本身土质不好,往年百姓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也不过是赚个来年的种子钱。
    加上税收,农民基本上是给官府做工,自己是半点剩不下来的。
    如今可好,谢景帮着百姓想办法,在除了种地以外开辟新的赚钱渠道,偏偏打渔还算不上是落入商籍,老百姓之间互相少量买卖鱼虾,都可算作是以物易物。
    再者说,本朝可没有商籍子弟不能读书考科举的规定,即便是家中田地实在是少的,靠着制香卖香维生,也足够供养家中子女读几年书认一些字,以后好去县上店铺里做个体面的小二算账的,也是不错的出路。
    原本丰县重男轻女风气严重,普通百姓人家生出了女儿,虽然没有到扔出去或者是就地掩埋的地步,但是在家里也是得不到什么重视的,年少时就在家做工,年纪到了要么是给家中兄弟换亲到别家,要么是高价嫁妆卖给别人家,然后到婆家继续做工,如此一生。
    但是在一心想要丰县增加人口的谢景看来,女子也是劳动力,也能带来商机,于是谢景在传授制香技艺时夹带了私活。
    如今在丰县热卖的几款香型中,有一款香型名叫“月吟”,在方子里言明,必须要是手脚细腻,身上带香的女子才能制成,若是制香的女子品性高尚,又有学识,则制成的香就相比普通女子更加香味幽远。
    这当然是谢景瞎编的。
    但是经过谢景找人作诗写词又有通俗易懂的歌谣传播,却渐渐成了众人的共识。
    反倒是如果有人闻不出女子制出的香和男子制出的香的区别,倒是要被人说毫无品味了。
    也是因此,跟着谢景学了字念了书的范晓莲在谢景的支持下开办的小型女子扫盲班在一年前就毫无障碍的开班了。
    一开始还只有些七八岁的小姑娘被送过来,等到这部分孩子学了个囫囵,开始跟着范晓莲念诗,制香,然后赚到了比一般人制香更多的银钱的时候,再愚笨的人也该明白了。
    于是不多久,已婚的女子,年长的婆婆,只要是有点时间的女子,也都到了这个小小的扫盲班。
    随着女子加入工作中的情况越来越多,小小的丰县一时间有种全民劳作的热火朝天之感。
    原本稍显不足的劳动力也得到了补充。
    普通百姓看不到那么深。
    却能明显感觉到谢景来了之后自己生活一天天变好。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日子过得都有盼头了。
    于是更加不吝于向过路的旅人吹嘘谢大人。
    “咱们谢大人啊,可真是青天大老爷,不光是亲自带着我们下地下湖,还千方百计从那啥古书里找到了养鱼养虾的方法,这才两年,我们县光是湖里产出的鱼虾都够一整个县的人吃了!”这是刚买了鱼赚了钱的渔民说的。
    “不止呢,谢大人还找了制香的方法,丰县以前虽有丰花,但是普通百姓不懂如何制香,反倒是让着神仙降下的恩赐浪费,如今谢大人一来,就发现了丰花的妙用!”这是已经从心里认同丰花传说的丰县百姓说的。
    “我跟你说,不只是谢大人呢,谢夫人也是顶顶的好人啊!教女娃娃们认字读书,现在我们县里大部分女子都能认识几个字,能算数,就算是跟卖货郎买头花都不用担心算错账了!”这是商铺里卖珠钗头花的掌柜的话。
    外来的旅人明显穿着华丽,到了店里就看了好几样店里的贵重货物。
    店主人瞧着这客人感兴趣,一连说了好几桩关于谢景的事。
    就盼着这客人能多买几件。
    没成想,他越说,这客人脸色就越差。
    最后说到谢夫人的时候直接丢下手上正在看的珠钗就往外走。
    店铺老板一面觉得奇怪,一面又心疼被摔在绒布上的珠钗,赶紧拿起来用绒布擦拭。
    一边擦一边嘀咕。“真是什么人都有,买不起也不能发脾气丢东西啊!真是的……”
    被人嘀咕愤而走出店门的却正是秦思锦和她的丫鬟。
    秦思锦嫁入赵府后不久,赵文思也就如同系统口中原本的谢景那样步步高升。
    没了状元在前面碍事,攀上了睿王,赵文思直接越过榜眼,从翰林院编纂开始,一步步开始越级提升。
    如今不过两年,赵文思已经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听说在圣上面前也是个小红人。
    比之七品知县,赵文思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因为赵文思,秦思锦也是早早就被请封诰命,成了宜人。
    但是她却并不如外人所想的满足。
    原因只有一个——她所嫁的并不是她想嫁的!
    一直到进了洞房,她才发现自己嫁的男人竟然并不是自己心心念念想的那个人!
    电光火石间,她意识到了,是母亲赐给她的侍女骗了她!
    她第一次有了点脑子,没有当场闹起来。
    反而是安分守己给赵文思当了几天妻子之后,才状似无意地在一次给赵母请安时,当着赵母的面说那几个侍女有偷盗的行为,又是满脸的羞愧,一口一个治家不严请母亲帮着管教下人的话。
    赵母本就因为自家儿子娶了一个郡主而气弱,如今看秦思锦这般示弱,当即就上头地说要将那些以下犯上的侍女撵出去。
    刚说出口,赵母就后悔了,她也怕秦思锦是随便说说,自己如此严办可能反倒让秦思锦误以为自己对她不慈。
    刚想反口,秦思锦立马就上前附和,一副“多谢娘给她撑腰”的感激涕零状。
    这下,几个侍女就算是拿着王妃做挡箭牌跟秦思锦求饶也没有用了。
    秦思锦一口一个“出嫁从夫”就全挡了回来。
    等到把自己身边的侍女都换了个遍,秦思锦才消停下来。
    但是如今再怎么样也无法改变自己嫁人的事实。
    秦思锦只能认命,继续做她的赵夫人。
    好在之后睿王妃好似感觉到了什么,对秦思锦也比以前更好,好似在补偿什么。
    秦思锦也顺势下台阶,如此这般,王府成了她的靠山,赵家没有人敢和她作对,日子反倒是过的比在王府里好。
    如今和赵文思来到这个穷乡僻壤,也不过是因为丰县的香和各种诗词传到了京城,一时引得京城众多学子贵女追捧。又有之前去丰县游学的人回到京城,满口都是对丰县的赞叹,说丰县学风甚好,更是引得不少学子心生向往。
    赵文思虽然汲汲于名利,却也喜好附庸风雅。
    当即约了三两好友,携上如花美眷,一起到丰县来游玩。
    没想到,一到丰县,什么传说中的好山好水好花秦思锦是没感受到,却让她看到了当年的那个男人!
    谢景,原来他叫谢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