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做个好人(快穿): 20、不仁不义状元郎(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被迫做个好人(快穿)》 20、不仁不义状元郎(20)(第1/2页)

    背着这样的传言,顶着上峰恨铁不成钢的眼神,谢景好歹是走完了调职的流程。
    而在此期间,甚至整个京城都没有人见过谢景那个传说中的彪悍娘子的真容。
    就在谢景收拾行李准备前往离自己家乡有点远的丰县那天,恰好是睿王府嫁女之日。
    红红火火的嫁妆排场从睿王府一路延伸到当初探花郎赵家。
    真正的十里红妆。
    围观的人群不断凑上去,就为了抢人家婢女撒下的铜钱和糖果,沾沾喜气。
    整条状元街好似都被红色包围。
    另一条出城之路,谢景一个人带着二三下人和一个师爷前往丰县。
    两头线路交错之时,谢景边上的师爷看了眼花轿队伍,感叹道:“大人,要是我们晚一天,还能赶得上去吃一口探花郎家的喜酒,闹闹他洞房呢!”他是知道探花郎跟谢景是一届的考生了。
    谢景不置可否,很想告诉他,他要是真的去了,没准就是真的闹人家婚礼了。
    他可是从系统那里知道了,这小郡主嫁人,可是被蒙骗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紧赶慢赶催促着上峰尽快完成职位交接的原因之一。
    想到这里,他想都不想,下意识就开始催促:“走了走了,跟我们没关系!”
    一行三四人路过花轿队伍,拐了个弯去往出城的道路。
    花轿队伍中,那顶正中间隆重又漂亮的花轿里,却有只手掀开了一点轿帘,刚掀开一些缝,就被人强行按住。
    花轿边,王妃特意给秦思锦安排的侍女凑上去,手紧紧按住了轿帘,低声道:“郡主,快到了,轿帘不能掀开,影响喜气。”
    里面的秦思锦本来也只是突然想透透气,也就顺势作罢。
    外面的侍女见状松了口气。
    花轿队伍继续喜气洋洋往探花郎的新府邸去。
    一到丰县,谢景给家里人去了一封书信,让他们跟着走镖的人一起来,之后就开始着手县里的诸多事宜。
    丰县不同于谢景的家乡是一个风调雨顺的谷仓之地,它虽然名字叫做丰县,但是却并不丰裕。
    相反,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问题,丰县一向徘徊在贫困县标准之上。
    来来回回,丰县也算是经历了好些个知县,都没有能完全改变它地贫,物产贫瘠,的特点。
    甚至,在谢景来之前,前一任县令天马行空地想着要将丰县转变成书香之地,将当年的税收大部分都用作建造书院,结果书院建好了,书院外却还是荒山荒地一片,县里的乡民根本时间也没有钱去读书,偌大一个书院就此荒废不说,还因为建造书院花费甚多,延误了去年良种的发放,这下,官员评级直接评了个差,调到西北去了。
    这次谢景过来,说白了就是来收拾烂摊子。
    去年良种没有按时发放,导致今年府里税收也没有按时完成。
    虽然知府体谅难处,禀告圣上免了一年的税收,但是明年却还是要按时上缴的。
    谢景相当于只有大半年的时间。
    要说起来,丰县别的比不上其他县,唯有一处好,丰县多河多湖。
    又有小型山丘环绕,虽然这导致了百姓田地少,但是从地势上来说,也算是临山靠湖。
    谢景几乎是刚到丰县,脑海中就已经想了五六种方法来刺激丰县的税收。
    其中最靠谱的就是开展渔业和旅游业。
    他才开始统计县内人口没多久,范晓莲和谢母三人就跟着镖局的人来到了丰县。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大包小包,满满当当三四两马车的行李,还好他在丰县是一县之长,并不需要购置新房,不然,恐怕光是这些行李,谢景就最起码要租一个两进的屋子。
    不过,家眷来了,谢景也有好日子过。
    县令府后院还挺大,谢母自来就没有请丫鬟侍女的习惯。
    带着范晓莲上上下下忙碌,好歹是整理出一个样子。
    尤其是谢景一身上下,那是从里到外都给换了新的妥帖的。
    连师爷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这有了家眷的谢大人,和孤身一人的谢大人,那可真是从上到下都不一样了。
    闲话放到一边,但是至少他娘,晓莲和他女儿在谢景身边,他不得不承认,是安心的。
    首先最好的就是不用担心范晓莲的精神状况。
    即便系统每天跟他说,范晓莲一切都好,也比不上自己亲眼看着安心。
    再说自己的女儿囡囡,刚刚一岁多,正是要大人看着的年纪。
    这个年代,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出事。
    谢母呢,也年纪大了,早年身体遭罪,如今也是不能受大累的情况。
    家眷都在身边看着,谢景明显做事都有底气了许多。
    本朝官员考评主要看两个指标,一个是人口增量,一个是税收增量。
    谢景到这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人口,也是如此。
    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
    光是看前任留下的文件,整个县人口应该是一万多人口,但是实际上统计的却只有八千多人口,这剩下的两千人口,显然就是前任留下的缺口,甚至不一定是前任,也有可能是前前任。
    谢景看着师爷,也不禁苦笑。
    这可好,在任期间,他不仅要增加税收,还得增加人口。
    发展商业刻不容缓啊。
    两年以后……
    丰县的县城中心,早年间还只有一条商业街的县城如今早已拥有了井字形的繁复商业街,足以接纳四面八方远来的旅人。
    原本的书院四面都是荒地,书院也自然没有学生前来读书。
    如今经过谢景两年多来不算发展商业和旅游业,这里渐渐被各种花园,书铺包围。
    虽然书院中读书的还是一些小孩子居多,但是被清朗的读书声环绕,这里好歹是有了些书香气。县城内更多的读书人是听闻了丰县美名前来游玩游学的。
    也是因此,商业街铺卖的最好的还是让丰县闻名一时的各式香囊香串。
    这份香完全不同于如今已有的香囊。
    不仅仅是味道从没有过,留香更是前所未有的久。
    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味道还会几经变化。这份香被制成香囊,香包,香皂,等等,随着商人到达各个城市,都广受好评。
    丰县的名字也随着这份香的流传逐渐被众人所知,也引来了不少因为这份香而对传说中来自丰县的原材料——丰花感兴趣的旅人。
    显然,所谓的丰花也是谢景来了这里才取的名字。
    丰花原本只是丰县随处可见的一种小野花。
    味道很淡,却悠远流长。
    谢景也是在范晓莲用这种花给他制作香囊后才发现了这种花的妙用,才找了系统威胁得来一份由这种花制作香的配方。系统也很吝啬兼聪明,它可以看在范晓莲情绪多年来稳定的面上给谢景一个配方,但是却不会白给。
    它给的配方仅仅只是一个粗略配方,详细的配方却还是要谢景自己去找人调配。
    还好谢景在丰县就找到一个年迈的手艺人,他虽然不会制香,却对味道极其敏感,也是因此,他仅仅花了不到三个月就产出了这份香,也让谢景有足够的时间忽悠县里的村民。
    古代人的娱乐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