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公主的败家系统: 84、第八十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亡国公主的败家系统》 84、第八十四章(第1/2页)

    建康元年十月十五日。
    离安平公主的及笄宴只有半月时间,各地已经加紧时间忙罗起来,刚解封的京都再一次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香馍馍。
    这座城市,在动荡和波折中新生,焕发出奇异魅力。市集喧闹,店铺林立,免费医馆和学院开放在城中最显眼的地方,送外卖的镖师们穿梭在大街小巷,风中扬起清脆铃铛声,偶尔夹杂几道?金属碰撞的打铁声。
    五虎城之战后,许多?人察觉到陆家和朝廷的暧昧,加上陆家和武林盟主间关系几乎人尽皆知,所以不得不猜测这波操作背后含义。
    有人认为?代?表着武林和朝廷示好,但也有人反驳说,盟主当时并?不之情,陆家此举是背叛武林。
    传言沸沸扬扬,双方却都没?有动作。江湖人士只能?密切关注着《江湖日报》的最新动态,却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最受欢迎镖局”第一名的名头已经被平安镖局牢牢霸占,在这段时间又搭上朝廷的顺风车,无论是声望还是销量,都达到其他镖局望尘莫及的高度。
    还有让无数人眼馋不已的千机阁,一夜之间在各地开办分?部,江湖人士甚至没?来及谴责其私通朝廷的罪行,就被全方位打铁声笼罩住。精细的做工加上在民间积累的口碑,让千机阁进?行京城外的第二次扩张,雪花一样的订单源源不断寄来。
    江湖人士既愤怒又不解,凭什么千机阁破坏规矩还如此嚣张?甚至光明正大开在各地最显眼的商圈里,半点没?有跑路的意思。
    背后到底谁有这样的财力和强大魄力,支撑着千机阁蚕食每一片未曾踏足的土地。
    千机阁在江湖中本就是个谜,如今更变得扑朔迷离。
    就在这时,《江湖日报》终于传来最新消息。
    盟主和一帮前辈商讨出结果,认为?特殊情况下可以和朝廷合作,条件是朝廷不得插手江湖。朝廷也很快表明立场,先是砸重?金感谢陆家在危机时相助,而后提出合作,即朝廷提供银子?,武林提供人才?,共同?维护官道?沿路的边境安全。
    这项合作无疑双方互利,朝廷解决一项安全隐患,江湖人士得以温饱。虽然部分?人自?命清高,不屑与之为?伍,但也有部分?人看?见高额报酬,并?愿意一试。
    江湖人说到底也是普通人,并?不总愿意过刀口舔血的日子?,只是迫于生存,不得不选择流浪,而官道?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因为?官道?有服务区,一个无论什么身份都能?歇脚的地方,他们漂泊异乡,四海为?家,只有在服务区,可以卸下沉重?的担子?,一方圆桌,一壶烧酒,就能?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醉到天明。
    周国对他们是特别的,当初在周国举办的创作大会,让无数武林人士聚集京城,许多?人被平安镖局诱人的薪资待遇吸引,选择在京城安家落户。
    所以相较于常用武力威慑的齐国,多?数武林人士对大周朝廷并?不反感,甚至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周国公主抱有一种特殊好感。
    朝廷和武林的关系破冰,也意味着作为?“二五仔”的千机阁摇身一变,竟成为?其中获利最多?的庄家。
    既在民间保持着一骑绝尘的口碑,又在朝廷中混得如鱼得水。
    很难让人怀疑千机阁是不是早就猜到如今局面,才?敢肆无忌惮地挑战规则,根本不怕得罪武林。
    赚得盆满钵满,让人眼红不已。
    并?再次印证那句“大周遍地黄金”的浑话。
    为?生存,为?金钱,为?名利,京城空气中漂浮着各种躁动因子?,朝廷顺势推出规范营业和鼓励商贸的各种政策,秩序在混乱中达到微妙的平衡。
    一些聪明的投机者却看?中另一块地方,他们凭借商人的直觉察觉到,引起商圈震动的唯一标准,从来只有一个人。
    她从未显耀自?己投商的眼光,但不难发现,她迄今为?止从未看?走眼,从差点倒闭的百香楼到长年位于黑名单之首的平安镖局,只要和她沾上一点关系,都无一例外能?起死回生。
    这让投机者们确信,安平公主有点石成金的能?力,于是当公主选择在江都开办百家讲坛时,就有许多?商户选择在江都试水,等待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于是江都,一个沉寂将?近百年的文化古城,迎来自?它创立起,第一次大幅度人口激增。
    它从前一直活在文人的诗词中。
    山水相接,烟雨朦胧,旧友作伴,于是在笔墨流淌间,就汇成一场朦胧的秋雨。
    城中最常见的是各种茶楼戏院,说书人一拍醒木,听客们纷纷竖起耳朵,明知志怪异谈不可信,却催着快点继续说完。不远处戏台粉墨,戏子?彩衣浓妆,身姿曼妙,唱腔多?情,扮演一出又一出爱恨与别离。
    百家讲坛的消息早就传遍江都每一个角落,听说董夫子?这位“帝师”亲自?主持讲坛,不仅吸引从各地受邀赶来的教书先生,还惊动许多?隐居的文坛大儒。
    这些文坛前辈们,许多?只听说过名字,却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出意外,慕名而来的文人越来越多?。
    与其说是一个教材研讨会,不如说是一个大型学术交流会。
    涌进?江都的人数远超安平公主预料,落雁居自?然是住不下了?,客栈和小旅馆生意爆火,酒楼饭馆更是人满为?患。
    这让商户们坚信,只要跟着安平公主的决策走,就不愁赚不到银子?。
    他们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大多?数男人们忙着附庸风雅,花楼里一掷千金的传闻很快成为?人们新的谈资,而女人们,正沉浸在一种名为?“盲盒”的交易热潮中,像是一场游戏,又像是一种赌博。最开始在吴江兴起,被一家叫做“品如”的成衣店发扬光大后,如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江都。
    有人说在吴江看?过成衣店老板的爹,在赌场中输光了?钱,又招揽不到顾客,只能?将?剩下衣服打包放在盒子?里便宜卖,结果歪打正着让他大赚一笔,不仅幡然醒悟,还让他在江都的女儿将?“盲盒”发扬光大。
    “品如”成衣店中盲盒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用银子?买但价格昂贵,款式颜色不定,没?开到手谁也不知道?里面的衣服什么样子?。另一种是店里送的,当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后,店家免费送一套衣裳,这套衣裳往往根据一个固定主题制作而成,如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集齐一套就可以免单。
    无论是那种盲盒,品如成衣店都做得异常精美细致,尤其受到世家女子?追捧。而普通衣裳价格公道?,且绝无偷工减料。
    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逃脱掉“盲盒”的魅力。
    在江都,每个女子?衣箱里都压着几件品如的衣裳,如果有个盲盒限定款,不仅能?低调地显露身份家底,还会受到其他女子?羡慕的目光。
    盲盒订购的急剧增长,使品如成衣店很快在江都打响了?名声。
    商家们纷纷跟风,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盲盒”,包括却不限于衣裳首饰,书画文集,开出珍品孤本的机会不高,零碎的小玩意倒是买了?不少,在江都街头风靡一时。
    百香楼顺势推出晚餐盲盒,只定价格不定菜品,能?吃到什么看?厨子?当天心情。
    果然万物皆可开盲盒。
    老一辈看?不上这种时兴玩意,一听说盲盒里有董夫子?的早年随笔,却装作无意路过书摊,大手一挥抱了?一堆回家。
    这股“盲盒风”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