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王氏嫡女[红楼]》 133、源头(第2/4页)
道士插不上话?,在旁边直叹。
贾瑚认真思索一回,还是一叹:“算瑚恳求二位,二位身怀神异,便有了药方,营中大夫都是凡夫俗子,怎能比得上二位?便当是为了让病人早些免于病痛罢。”
说完,贾瑚双手抱掌前推,深深一揖。
和尚道士心里便有再多话?,被贾瑚这“大义”一压,也没话了。
半个月……就半个月。
“待半月之期到,贾将军可必得把通灵宝玉还我?!”这直接的是和尚。
“贾将军,真不愧是……”这神神道道的是道士。
听他二人应下,贾瑚准备好的那些“二位携药方前来想必是要弥补什么,建议诚心些好”等话?就没用了。
他立刻和二人约法三章:
只留二人在营中半个月,半个月到,他会立时归还通灵宝玉。
在营中的这半个月,二人要遵守营中所有规矩,不能露出破绽。
二人要尽力救人。
建兴二十九年春,京畿大疫,上命皇四子明盛仁总揽防疫诸事,京营、户部、顺天府、太医院协助。
四月初,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瑚提出防治时疫之法,因其法严酷,皇四子不敢自专,请圣上之意,上命施行,在京郊营造医营,将一应患病者集中收治。期间,时任九门提督,定安伯王子腾每日巡逻京中不怠,严守法度,毫不容情。至五月,京中疫情暂趋平缓。
五月末,王子腾自请离京往京外诸城巡视,上擢其为定安侯,赐尚方剑,命贾瑚暂代九门提督。
瑚于郊外医营巡视,遇云游僧、道二人,云有治疗时疫药方。瑚力排众议,令二人入医营诊治病患,患者皆痊愈。半月后,僧道不辞而别,瑚亲带人追其三百里,不见?踪迹。
七月,京畿疫情好转。
八月,王子腾回京,查清时疫源头乃倭国逃往海津之船。
*
“岂有此理!”太极殿屏风内,传来圣上震怒的声音。
殿内众臣都看向和四皇子并排而立的定安侯王子腾。
今日是定安侯归京第四日。
六月中旬,贾将军面圣,云郊外营中已有两位医者研制出时疫药方,经过半个月的试验,这药方确实有效,半月内有三百病患成功痊愈。
圣上大喜,命二人入宫觐见?。
贾将军领旨回医营,却发现研制出时疫药方的两位医者不知何时已经走了。
寻找二人三百里未见踪迹,贾将军无奈,只得带了太医院院判御医等面圣请罪。
因时疫药方已有,圣上倒没发怒,只问贾将军这两位医者是何等形容来历。
贾将军道:“此二人为云游僧道,在医营招募处报名,云他二人有治疗时疫之法。因这二人形容不美,不似医者,臣本不信,但思及圣人云不可以貌取人,便命他二人入营。哪知他二人入营三日便研制出时疫药方。臣上次入宫前,和他二人说了朝中封赏,却没想到回营后他二人没了踪迹。问及守门的将士,说他二人是要出门采药。臣等了半日不见?人影,在他二人房中发现此信。”
二位神医信中说了什么,只有圣上和曹太监并贾将军知道。
朝廷中原本准备的三千两黄金赏金变为五千两金,交由户部在京中再开?一处育幼堂,收养因时疫父母双亡的孤儿。
等时疫消失后,各地也会新设育幼堂。
有了药方,京中时疫渐渐好转。到得八月,京中每日新增的时疫患者已不足一手之数。
离京的定安侯也不断传回好消息。虽然折了五六位京营中的将军,但各地疫情也被控制住了!
再过?一两个月,在冬日来临之前,想必这次时疫就能消失无踪。
本次大疫染病者未过十一,为历朝历代大疫中死亡人数最少的,京中基本没受影响,便是京外各城也不影响日常运转。
就算国库支出了上千万银两,今年入国库的银子也必定会减少,但这也是千年未有之大德!
时疫刚在京中发现时,还有官员上书,建议圣上下罪己诏,以平天怒。
但到得八月,虽还未重开?朝,但京中已各处都是称颂之声。
上天虽然降下瘟疫,不过?圣上英明,救百姓于大疫之中,这证明圣上是当之无愧的贤德之君!
在时疫中立功的诸臣地位都越发稳固,只待时疫彻底消除,圣上论功行赏那日了。
但在一派歌功颂德声中,也掺杂着些许杂音。
那就是首功之争。
圣上本是命四殿下总揽时疫诸事,怎奈先有贾将军提出防治时疫之法,后有定安侯忠于职守,又不顾自身安危离京救疫,再还有贾将军慧眼识人得到时疫药方,相比定安侯贾将军翁婿二人,四殿下便只有一开?始的呈上防疫之法的识人之明,和后来稳固守成的苦劳了。
是四殿下会居首功,还是定安侯贾将军翁婿应当头功?
有人说四殿下为君,定安侯与贾将军为臣,无论臣子有何?等功劳,都得赖四殿下愿意放权。否则若四殿下没将防疫之法呈给圣上,纵贾将军再有奇才,这防疫之法想必也不会施行。
反驳者说,四殿下不过?是皇子,圣上才是大周君主!无论如何?,疫情中几桩大功都是定安侯贾将军立下,便四殿下没眼力,不能将贾将军防疫之法呈上,定安侯也定会将此法送到圣上面前!四殿下不过?做了该做的事,首功还是定安侯贾将军的。
王子腾未归,贾瑚仍暂代九门提督之职,京中议论他自然知道。
并未与任何人商议,贾瑚对着灯坐了一个时辰,想明白了这里头的事。
这是几位殿下见?四皇子立功坐不住了。
本来四皇子母族不显,人也年轻,在朝无甚功劳,不论是对太子还是对忠勇亲王忠诚郡王来说都不能构成直接威胁,是三位殿下拉拢的对象。
但在时疫刚被发现之时,四皇子直接得罪了太子,这就绝了他往后中立的路。忠勇亲王忠诚郡王两人已经联手,四皇子只有三条路:
紧紧依靠圣上。
倒向忠勇亲王忠诚郡王。
自成一派,参与夺嫡。
若四皇子不曾立功,他就算自成一派,也对忠勇亲王忠诚郡王的联手构不成威胁。
但今次在时疫中,四皇子为诸部之首,不论他是不是首功,功劳都放在那里。他知人善用,懂得放权,又放着身怀有孕的皇妃在户部几个月未曾回府,勤勤恳恳尽忠职守,众人都看在眼里。
四皇子从前又并无劣迹,经此一事,名声一跃而起,几成诸殿下之首。
如此他身边虽尚无人,也不可小觑了。
忠勇亲王是被圣上厌弃之人,空有亲王爵位而无实权。虽有些边关战功,但都不算大功。生母出身低微,本人又无文化,脾气暴烈,不甚聪慧,在朝中名声只比瑶贵妃所出五皇子六皇子略好些。
忠诚郡王本名声比忠勇亲王好得多,他为贵妃之子,在工部多年,虽无大功,也无大错,又醉心诗书,礼贤下士。
但在他和忠勇亲王联手后,许多看不惯忠勇亲王的人便连他也看不惯了。这对他的名声自然有所损伤。
本来忠诚郡王应是觉得名声变差些无妨,就算名声变差些,他也是诸皇子中名声最好的。
但因时疫的事,四皇子名声一跃盖过?了忠诚郡王——他也在工部几个月没回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