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 48、第 4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 48、第 48 章(第1/2页)

    立冬时节最适合食补,北方人吃饺子,取交子之意,寓意秋冬之交。南方则不然,立冬南人爱吃肉,以?发热取暖。提及吃肉,则羊肉是冬季进补的恩物,冬令吃来,既是无上美味,又能暖身驱寒。
    岑家商行赶来的十头羊都是黄河以?北的广袤草原牧场上养出来的大尾巴肥羊,又称滩羊,其毛色白,头部?和?四?肢有黑斑。蒙人是马背上打下的江山,畜牧本就是看家的本领,除了马,养出来的羊也是一绝。这种滩羊差不多都是一岁左右的羊龄,再老一些的羊肉尝起来发柴,太?小的羊崽则太?膻,唯有一岁左右羊龄的滩羊肉鲜而不膻,肉质细嫩且全身上下没有多余的脂肪,每一个部?位的肉都有不同的入馔方法。
    因为不知道谢时打算什么时候宰杀做菜,食堂几个大厨便特地在后山就近找了个地方,围了一个羊圈将它们赶进去,每日好草精心?养着。这些北方羊也是心?大,迁到?新地后有人好吃好喝喂着,也安心?地住了下来,倒是没掉多少膘,殊不知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姓谢的厨子已经将它们身上每块肉都安排地妥妥当当了。
    等几个帮厨把十头羊从羊圈赶到?后厨的空地上,吴厨和?游泗水等人都凑上去,满脸都是遇到?好食材的喜悦。谢时也仔仔细细看了一圈,最后颇为满意地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图纸,拍拍手,让大厨们都围过来。
    吴柏等人好奇地围上前?去,才发现案桌上的是一张谢时精心?绘制的全羊部?位图,上面仔细划分?了羊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并且在旁边贴心?地标注出了对应的菜色,有些羊肉部?位还不止一个菜色。甚至因为这种大尾巴肥羊的毛是做大衣呢的上等毛呢,谢时连薅下来的羊毛都不打算放过,打算做成毛呢手套作为年终福利分?给食堂的优秀员工哩!
    吴柏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做法,谢时也不等他们消化,便一一给他们讲解:“我?方才看了那些羊,都是上等的大尾巴肥羊,正好可以?适配我?规划好的菜色,今日立冬,且有贵客到?来,咱就来一趟全羊宴,给书?院的师生们补补,也让贵客见识一下我?们书?院的供食水准。接下来我?们来分?工……”
    食堂众人热火朝天地准备大干一场暂且不提,书?院今日也确实来了一位贵客,那就是之前?岑羽曾跟谢时八卦过的宋寿宋大儒。
    如今的宋寿虽然还未成为谢时印象中的“开国文臣之首”和?“太?史?公”,文名享誉不止一代,但是在学问上,已经扬名于世,可称之为一代名儒。前?两年,因有人举荐,皇帝曾两次召其为翰林编修,但宋寿不知为何,皆以?体弱多病且要?奉养父母为由,并未应召入朝为官。在去年,宋寿甚至还入了仙华山去当道士,不过据岑羽说,宋先生只是为了躲避朝廷传召和?他人的劝说,进山去著书?修学罢了。
    这样?一位清高不仕,且不受他人拉拢的名儒,却在不久前?被韩伋一封“鉴宝邀请函”给吸引出了山……
    梅林斋雅舍,冬月客至。有仆从轻手轻脚提着暖炉入内,炉内底部?铺着白檀,顶上烧着捏凤炭,香蔼一室,袅袅暖烟,很快便满室如春。角落里,高大的梅瓶中插着今早采的数枝梅花,暗香浮动。
    屋子正中间?,小火炉里,以?净雪煮茶,茶香扑鼻。坐在左侧,雍容浑穆的中年男子赞了一句,“陶縠烹雪,风致自佳。”
    他的对面,须发皆白,一身布袍的老人笑道:“也唯有景濂你来,才有这样?的待遇。”
    被称为景濂的正是宋寿,字景濂。两人中间?坐着一位着五龙暗纹玄袍的高冠男子,此刻淡漠不语,垂眸饮茶,正是韩伋。左右两位当世名儒却无人觉得他此举无礼,反而在交谈时也暗自关注他的神情。
    待他俩寒暄几句,宋郗才问一直沉默的韩伋,“您作何打算?”
    宋寿也默默放下茶杯,看向?上首的韩伋,等他回答。
    韩伋沉吟,手指无声地在案上敲了几下,才道:“两位先生确定,那是秦朝时遗物?”
    说到?这,宋寿最有发言权,他道:“我?旧时有幸收藏得到?一枚龙纹玉佩,玉佩乃秦时一贵族墓所出,其年代断不会有假,其上龙纹同藏身鱼腹中的玉玺不仅风格一致,且相差无几。”
    宋郗补充道:“我?与?诸位大家翻阅了历代史?书?文集关于传国玺的描述记载,海中这枚玉玺皆有符合之处,且对比了各类金文刻录书?籍,大致断定玉玺上用小篆雕刻的字体确为秦篆无疑,再结合景濂之收藏,三重证据之下,基本可以?断定此玉玺乃秦时遗物。”
    他们两人没有提及,但在座诸位都心?知肚明的一点是,秦朝时,统治严苛,哪怕是最有可能得到?蓝田玉的贵族阶层之人,恐怕都不敢私自仿刻传国玺这种天子象征之物,因为一旦被发现,便是连坐九族的谋逆之罪,传国玺这种样?式的重宝,只有可能出自宫廷之中,乃国君之物。因此,若是证明了这玉玺确是秦朝之物,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一枚秦朝国君的玉玺,至于是不是始皇帝命李斯雕刻的那枚传国玺,则无从判定了。
    宋寿忽然道:“我?曾在一本汉代书?籍中,看到?一则野史?记载,传说,始皇帝晚年为求长生,几次东巡寻仙,齐地有一方士徐市进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始皇帝遂发童男女数千人,同徐市一同入海求仙人。
    “为得仙人承认,始皇帝还将传国玺交给徐市,作为呈给仙人的信物。然而徐市入海后却是音讯全无。我?此前?一直将这则野史?视为时人杜撰,直到?见到?这枚海中鱼腹中的玉玺。我?猜测,或许当年徐市的寻仙船舶出海后便因风暴,丧生于茫茫大海中,您从海中巨兽鱼腹中得到?的这枚玉玺,极有可能便是野史?记载的徐市出海带走的传国玺。”
    宋郗抚着长须,劝道:“蒙朝将衰,天命转降,您大有可为!”
    ………………
    离开梅林斋,小童在前?面带路,宋郗和?宋寿两位先生并肩,踏着枯枝残叶,漫步回到?山斋。
    宋寿忽然问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宋公为何便认定这位呢?”
    宋郗笑道:“三年前?,我?刚刚得知贵子身世,也曾问过吾友太?德这一问题。”太?德乃韩伋已逝尊师,同宋郗乃大半辈子的至交。
    “太?德说,当年他深感政改无望,心?灰意冷辞官回到?家乡,本想专心?于学问和?教?育之道,了此残生。然而,有一少年贵子却找到?他,想要?拜他为师。太?德见他天资聪颖,学问过人,欣然收其为关门弟子,直到?韩家长老们前?来,才得知贵子身负之血脉。
    “太?德原本以?为贵子想改朝换代,光复前?朝,少年却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前?朝负了天下百姓,他又有何脸面,为了一己私欲,挑起战乱,置苍生于流离颠沛之苦。”
    宋寿大受震撼,叹道:“此乃明君之言也!”历朝历代,但凡能称之为明君的,暂且不论其所想,但其所作所为都应该契合民贵君轻之说,韩伋本是如此正统的身份,年少时却能够说出不愿为了一己私欲陷百姓于战乱之苦的话,可比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昏君更适合当这天下之主。
    宋郗点头,“太?德当年也是这么想的,正是贵子这番话,使?原本打算避世不出的太?德心?生助其起事?,建立新朝的念头。我?原本冷眼旁观,不愿参与?其中,直到?我?隐匿名行,游学进入大都,观其风化,深感蒙朝大厦将倾,朝廷内部?早已腐朽无能至无力回天,后才应邀来到?东沧书?院。”
    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