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42、第 4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带着超市去逃难》 42、第 42 章(第1/2页)

    徐成辉等人回?来的时候,情况特殊,实?在不方便带东西?,很多不值钱不要?紧的都留在了长武县,等待日后?派人去取。有些干脆留在那里,反正那边的宅子里也留了奴才看家,他们会定期打扫晾晒。
    这?在他们这?些人家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有好几个宅子分散在各处,每个都留了几个人,想去住了随时都可以,自?有人勤勤恳恳地帮他们打理好一切。
    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徐成辉提前两天派人来,想着找人往里传个话,让老宅里的奴才们再好好收拾收拾,烧些热水买些米粮,万事俱备,只等他们回?家好好歇一歇。
    银子花出去了,话也带到了,徐成辉一行人回?到家里,看见了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宅子,还有摆在桌上的油条馅饼,以及一张请帖。
    请帖的样式很别致,封面绘着一棵苍劲的松树,斜斜地从山壁上长出来。寥寥几笔画出了松树的精气神,一看就是绘画大家所作?。
    就是摸着滑溜溜的,不像是画出来的。
    徐成辉想不明白就不再想,打开请帖,里面的字迹如龙蛇飞动,气贯长虹。他观摩了一会,才一字一句看完帖子上的内容。
    写请帖的人废话不多,简简单单道了句喜,然后?就邀请他明晚见面,谈些事情。
    是那些奴才又整了什么幺蛾子吧。
    徐成辉冷笑一声,之前在长武县人生地不熟也就算了,一群奴才秧子也敢跟他斗?看他不扒了他们的皮!
    *
    另一边,宣宁正在和江大商量这?几户人家回?来的后?续问题。
    原本在农庄,人虽然多,但生活简单,大家都是两点一线,要?么上工干活要?么在家闲话睡觉,偶尔有小?矛盾小?纠纷,各自?村里的村老或者街坊中大家都信服的人帮忙调解一下,也就过?去了。或者没能调解好,那就继续往上报,找能调解好的人来。做错事的人或许道个歉就过?去了,也可能会被罚去干活,端看当?时处理的人怎么想。
    这?种方法,说实?话有点乱。不过?当?时人少事少,人员组成简单,也就这?么凑活着过?来了。
    等到长武县的人到来,并且即将?加入这?个群体?的时候,通用?规则的制定就提上了日程,等到今天,终于有了雏形。
    宣宁手里拿着的,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没几下就翻完了,里面的内容也很粗糙,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涵盖在内,哪怕写在里面的,也大多是一概论处,并没有区分情况。
    看看手里的小?册子,再看看书店里占据了一整个书架的法律类书籍,本本都有着相?当?的厚度。和它们相?比,宣宁手里拿的东西?只能叫目录。
    但,这?已经很不错了。
    当?初她?提出要?制定一个规则,大家要?遵守,相?关?人员也要?按照规则判断和惩罚,江大当?场表示,他背过?乾朝的律法,还知道几个其他朝代的,可以默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宣宁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她?大体?估计了一下那些内容全部书写下来的厚度,混合着敬佩、赞叹、难以置信的情绪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和对方的脑容量差了几千倍那么多。
    当?时宣宁小?心极了,对江大学霸展开了无微不至地关?照,生怕有什么损害了他那国宝级的脑袋,还发自?内心地吹了一箩筐的彩虹屁。
    江大当?时的表情有些奇怪。第二天,他拿着一小?沓纸来找宣宁,说是已经写完的时候,宣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几个朝代的律法条文,就这?么一点?
    不,不可能。应该是江大忘记了,只记得这?么多吧?
    事实?证明,只有这?一些。
    虽说江大默写下来的都是文言文,翻译成白话能多个几倍,但全加起来还不到一本词典厚,内容也和详尽严谨毫无关?系。
    直接把现代的法律条文拿出来套用?,是绝对不合适的,宣宁叫来了各个管事,还有经常负责调解的、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结合各村村规族约,之前几个朝代的律法,以及已经遇到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杂糅在一起,写成了她?手里的这?一本《清水县-农庄民?约》,然后?让工匠们刻下来,立在了幸福广场上。还在背面刻上了参与制定者的名字。
    是民?约,而不是律法。
    宣宁依然时刻谨记着“枪打出头鸟”这?几个字,不愿为了一个名字招来本能避免的麻烦。
    有了简陋的规则,也得有维护规则的人。
    原本的调解人员年纪大了,并不适合这?个位置。何况,负责这?方面的人在必要?时需要?打断一些暴力?行为,或者四处奔波取证,年轻人总归是更合适一些的。
    当?然,在大家眼里,这?其实?是小?吏,放在以前就算是穿上官皮了,一家子都能沾光。这?职位是能父传子子传孙的好东西?,也就是他们赶上了好时候,才有资格来抢一抢。
    哪怕宣宁再三强调,这?些人是维持秩序的人,不是破坏秩序的,而且每次缺人都会面向所有人招新,有亲戚在里面的也不会有任何优待,更不能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大家当?面“好好好是是是”,一转头就想方设法地打听选拔要?求,想提前做做准备。
    宣宁:“……”
    既然你们这?么积极,那就都来背背这?些条文吧。
    第二天,一条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说考核的第一项是把广场上刻着的民?约背过?。
    扫盲虽然早就在进行,但仍只有一部分人能连懵带猜地看懂民?约。于是每天早中晚休息时间,都有专人来到广场,大声朗读民?约,并把每条背后?的意思简单解释一下。
    除了第一天有人凑个热闹,后?面几天,陪着那些人的只有在广场上晒太阳的老人们。那些人一边读,大家一边闲聊谁的嗓门大谁念得不熟,聊着聊着就会拐到他们的媳妇或者各种亲戚。
    今天接到这?活的人也这?么以为,他做足了心理准备出门,却发现广场已经被一圈圈的人群围得严严实?实?,就连他都进不去。
    他奋力?往前挤,希望能突破人群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还差最后?几层人墙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前面有磕磕绊绊念条文的声音。
    声音稚嫩,像个孩子。一句话里读错了三个字,周围一群大人跟着复述,再念一句,这?回?只对了五个字,周围的人丝毫没觉得拗口难懂,依然一板一眼地跟着念了一遍。
    “麻烦让一下,我到岗了,我来读。”
    “不用?,”小?朋友挺起胸膛,一脸骄傲:“我会读,读得可好了,你休息一天吧。”
    “嗯,”那人伸手把小?朋友抱到一边,道:“你需要?更多的作?业巩固学习,我会向你老师转达的。”
    *
    徐成辉坐着牛车出门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去赴宴的,为此还带了几坛价值不菲的好酒,准备到时候好好表现表现。
    到了地方,看见了屋里的摆设,徐成辉脸上的笑容一收,若无其事地挥了挥手,跟着的小?厮会意,捧着酒坛放回?了车里,他则一副严肃正经的模样,在左首第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打量着屋里的摆设。
    这?间屋子和外面那些屋子的建造方法相?同,上方有几个座位,墙上挂了一副山水画,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两侧则是一溜的桌椅,每个桌子上放了一个木质的小?盒子,里面放着白色的、极柔软的纸张,旁边还有一本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