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带着超市去逃难》 29、第 29 章(第1/2页)
农庄里的人刚刚得知莲花跑去学医的事情?,一个比一个惊讶。她是村长的大儿媳,按照村子?往常的惯例,她会是未来的村长媳妇。
按照原来的轨迹,按照所有?人的预想,她会跟着她婆婆好好学一学,到时候负责看?顾着家里,帮着王大柱记一些?琐碎的东西,到时候提醒他。或者代表王大柱去跟村里的女?人们说一些?话。
她会是族长媳妇,她会是最好的贤内助,会是村里所有?媳妇的榜样。
现在,她不好好在家里忙活,居然跑出去学医了,村里人第一反应她疯了,第二反应去看?王大柱,后者毫无反应,村里人才迷迷糊糊地想起来,莲花能去肯定是家里愿意她去。
所以,是不是村长疯了?
不同于宣宁之前找人学织毛衣,或者再往前找小姑娘跟着绿柳学刺绣。在大家眼里,女?红本来就是女?人的东西,富贵人家的大小姐才能学这些?精细的绣法。但凡家里稍微疼孩子?一点的,都咬牙自己?平时多干点活,好让家里的女?孩有?时间去跟着学,或者至少?能抽空看?几?眼。
至于医……连杜若这种出生在杏林之家的都是偷学到的,其他女?孩的情?况可见?而知,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一领域。听都没听过的事就发生在自己?认识的人身上,一时间,大家八卦之心顿起,就连刚结束不久的技能大赛都顾不上了,话题统一变成了“村长的大儿媳妇”、“那个心大的莲花”。
更有?好事者干脆跑到村长家里,想去问问这一家子?都是怎么想的。
宣宁花了大力气说服莲花去学医,确实有?考虑到莲花的身份和她本身的性格,想让她做出点成绩来起个带头作用?的想法。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目的达到了,她就把莲花扔在一边独自面对闲言碎语。
于是流言刚刚起了个头,就被另一件更大的事情?打?断了。
宣宁要建一座绣品厂。
什?么叫“绣品厂”?
农庄里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疑问。
“绣品”听起来文绉绉的,一说他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可“厂”是什?么东西,“绣品”和“厂”合起来又是什?么?
小屋里,排骨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做绣活的人待的地方。”
“在家里不也能做吗?”排骨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专门建……专门建厂?”
“这个嘛,”宣宁想了想,道:“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样能更规范一些?。”
农庄里的人大概能分成这么几?类。
散碎的不说,只说主要的。一些?人负责干农活,是农庄里最普遍的职业,目前还吃着庄里的“低保”——定时定量的、不算很稠的粥。干这种活的人最多,多到甚至不好统计数量,因为地和地里的庄稼在大家心里顶顶重要,哪怕平时负责别的,但也一定会抽出时间去地里帮忙。
一些?人负责灶上的活计,不是自己?家做饭吃饭的地方,宣宁更乐意管那里叫“食堂”。做这个的往往是四十?岁以上的大娘。她们拥有?着绝对崇高的地位,各个昂首挺胸,走路带风,在庄子?里说话都比别人声?音响。
一些?在护卫队里,领着高工资高福利,负责训练和保护农庄。
还有?一些?技术人员,比如木匠大夫,平时在庄园里看?不见?的铁匠等等,他们原本计件拿钱,现在是职称加奖金,工资仅次于护卫队。
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做针线活计的女?人们。
她们同样占据着相当庞大的数量,孩子?都是放养的,平时除了做饭下地,就是拿起针线做活。她们也是按活计的数量和质量拿钱,做活的时间却不固定,经?常见?到有?往灶里塞一把柴火,然后低头缝两针的情?况发生。
嗯,顺手?和柴火一起塞进去的也不少?,那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甚至从排骨的观察来看?,虽然大家都默认这活是女?人的,但也有?几?家男人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躲在屋里偷偷地干,然后充作自家女?人的劳动成果。
总之,做这活的人数和质量也不能确定。第一梯队是绿柳,然后是她带的几?个小朋友,再然后就没有?什?么梯队之分,同一个人做出来的也忽好忽坏忽高忽低,全看?她们自己?的创意,以及做活的时候忙不忙。
布发到手?里了,总不交那叫赖账。于是在给?定期限内,忙就敷衍一下,家里的活和地里的活最要紧,闲就认真点,多花点时间做得精细一些?。
被敷衍的宣宁表示很不高兴。
这些?绣活因为庞大的数量,目前是她主要的经?济来源,她自然无比关注,也很快明白了大家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一出。
宣宁把自己?的想法跟排骨说清楚,然后让他的人去跟大家讲明白。这件事和庄里每户人家都息息相关,莲花的事很快被人扔到脑后,谈起了这个新奇的厂子?。
中午休息时间,几?个女?人凑在一起做活,人一多免不了闲话几?句,话题当然别无二选。
“我听说啊,厂子?起来之后,不要散工了哩。”
“啊?那可怎么办?咱们以后都不能做活挣钱了?”
“那就进厂子?呗,我问了排骨,绣工和木匠他们是一样的法子?,给?月钱还给?奖金。给?的可高了,最顶级的绣工比最顶级的木匠月钱还多呢。”
“嚯,咱们庄子?里最厉害的木匠才三?级,他家就富得流油,恨不能天天吃肉了。谁要是能当上最好的绣工,那全家不得抱着大肘子?睡觉啊。”
这话说得俏皮,大家都笑了起来。
“那我可一定得进去,别的不说,咱也尝尝肘子?是什?么滋味,到时候也跟你们说一说。”
“嘁,大白天的先别做梦,这厂子?可不是谁都能进的,还得经?过考试呢,手?上功夫不好,那可去不了。”
“不止呢,排骨还说要什?么……按要求做活,定时参加培训,你要是哪个活计做的不好了,人家不光不给?奖金,还倒扣你月钱。要想跟以前一样,边做活边顾着家里,难喽。”
“这……那家里怎么办啊?还有?时间做家里这些?活吗?”
……
庄子?里的女?人们没什?么超前的思想,当一份能赚钱的活计和小家起了冲突,哪怕工钱很高,她们依然犹豫起来。
于是宣宁扔下了第二个炸-弹。
扫盲的识字班依然免费,现有?的学堂——庄子?里的人更多地称呼那里为“管事学堂”——依然留一部分免费名?额,给?那些?父母有?功劳的孩子?,依然包分配。除此以外,还留出了一部分名?额,标出了高昂的学费。
在农庄,月钱最高的是护卫队,其次是各种技术人员。
比如学成出师当工匠,或者进绣品厂。
农庄里的议论声?难得平息了几?天,然后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达到了新的高峰。
宣宁看?着一个个神色坚定去报名?的女?人,心情?有?些?复杂。
绣活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增强。她身上还背着超市的压力,一个月不到十?万就要失去初级会员资格。失去资格是什?么后果,宣宁也不知道,但初级会员的意见?才是“升级的方向”,如果失去资格,她有?理由怀疑药店会关闭,或者变成别的什?么店铺。
除此以外,她想干的事情?越来越多,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