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聘娇娇》 40-60(第27/52页)
事,更别提多看哪个小辈一眼,他不与人争执,自然也不评价谁,谢原上一次听到父亲作出评价,还是他跟着老师练字时。
谢原笑了笑:“父亲说的是。”
因碰上了,谢原便与父母一道用了饭,又和谢世知一起出了门,只是父子二人的话实在少得可怜,马车里各坐一边,谁也没开口。
著作郎不必每日上朝,谢原则不然,进了宫门,父子二人便分开走了。
走出一段,谢原回头看了眼谢世知的背影,敛眸掩去几分寂然,转身迈向晗光殿。
晗光殿外已站了许多朝臣,细细看去,站位分派多有章法,各自低语。
谢原一来便察觉低语声扬高,又很快落下,变作更细密的议论,权重如袁、王二老,虽不至于聚首议论,然眼神还是往谢原身上扫了两眼。
谢原心知肚明,不动声色,一旁,周玄逸和段炎先后走来。
“老谢,你昨儿干什么去了?”
周玄逸更直接:“今日都在传,你昨日刚刚得升便去烟花柳巷庆贺,没想尊夫人杀到,不仅捣乱了酒席,还对宴中陪客动手。这些事说的有板有眼,只因他们亲眼见到送人回府的马车挂着北山的名牌,说人下车时,半条命都快没了。”
段炎:“你上哪儿应酬去了?怎么也不跟我们说?”
并非谢原不告知,昨日那情形他本身就有防备,早已做好见势不对便撤离的准备,若再带自己相熟的友伴,反而有诸多顾忌,不好干脆脱身。
“此事无妨。”谢原淡定得很:“我能处理。”
闻言,两人稍显安心,但情态各自不同。
段炎纯粹是心有戚戚焉,那日在沁园,他第一次和岁安接触,已对她大为改观。
明明是副软绵绵的样子,却能力压初云县主,豪养凶猛飞禽,蛇从头顶掉下来,她反应比陈瑚一个大男人都镇定机敏。
也因着这个改观,段炎相信李岁安干得出这种事,但未必如传言那般凶悍,多半是笑眯眯、软绵绵,内里藏针,逮着一个扎一个。
相较之下,周玄逸的反应就微妙许多。
他在打量谢原的神情态度。
谢原一眼扫过二人,目光定在他身上,笑了笑:“怎么了?”
周玄逸默了默,刚要张口,内侍已高唱升朝。
议论声歇,众臣肃然列队,有序步入晗光殿。
建熙帝高坐龙椅之中,目光扫过入内众臣,在谢原身上停顿片刻,又淡淡移开。
众臣行礼,圣人应声,一日早朝拉开序幕。
御史中丞朱明焕打了头阵,表示有本要参。
“臣要参,靖安长公主之女李岁安,公然殴揍朝廷命官;谢氏家法虚设,家风失德;侮辱朝廷命官,无异于藐视王法天威。”
朱明焕参本一出,满朝寂静。
来了,终于来了!
当年圣人曾为躲避妖妃迫害逃离出宫,是靖安长公主陪伴在侧,姐弟二人杀出一条血路,招兵买马,清君侧斩妖妃,这才重固大周江山。
桓王尊贵不假,但他是因在战场上欠了圣人一命,所以多年来以亲兵身份耿直效忠。
靖安长公主就不同了,她是护了圣人性命的人。
当年姐弟二人杀回帝都,太子监国,长公主摄政,都中曾一度引起猜忌,朝中是否又要迎来正主之斗。
女主临朝早有先例,若长公主称帝,那大周就要彻底变天了。
万万没想到,这个节骨眼,长公主忽然动了春心,一头扎进李耀的风姿之中,就此终结了朝臣的猜忌,后圣人登基,长公主诞下女儿李岁安,索性携女隐居北山,不问政事。
可是,长公主每月都会低调入宫与圣人见面,再加上个桃李满门的李耀,以至于长公主给人的感觉是似乎退出了朝堂,但又没有完全退出。
先有打压世家门荫入仕,后有革新科举,早有人猜测,这是长公主以为圣人集权为名的手笔。
气就气在这里。
因圣人本身就是在血战中走出来的,大周三处边关要害的兵马皆属圣人,反倒是在战乱中分崩离析隐居自保的世家不在少数。
好不容易熬过了战乱迎来了和平,圣人又要搞事情分世家之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边关驻军固然勇猛,世家保留的实力也并不小,大家咬咬牙,也是能打个五五开的。
李耀是个威胁,最理想的方法是,但凡北山门生,若不能为己所用,便都大材小用。
可李耀的学生太多了,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不分贵贱,还不定学制,要这么个跟控法,战线太长,不现实。
于是大家反过来,任人唯亲,凡不得完全信任者,皆按李耀门生处理。
以至于如今的朝堂,机要之职皆由王、谢、袁、赵各方把控。
另一方面,他们也一直留意着靖安长公主。
谁曾想,这一家太低调了,低调到让人想发力都没处使。
但现在不同了,长公主嫁女了!
李岁安是长公主和李耀捧在手心的独苗苗,女儿嫁到谁家,便像是伸了一只手到谁家,沿着这个路径,总能找到撬点发力。
这不,李岁安连朝廷命官都敢下手,真是够大胆!
谁教的?肯定是长公主教的!
跋扈!嚣张!目无王法!
谢家作为夫家,任由新妇这般胡闹,也是家风不严!
失德!
朱焕明,敢言敢当,不愧为清正秉直的御史中丞!
一瞬间,朝堂上位列后排的官员看向朱焕明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哦?”建熙帝应了一声,脸上喜怒不显:“还有这等事。”
建熙帝少年艰难,一条帝王路走的颠簸不凡,心思很深,也有人说,他是年少时染了太多血,所以老来越发笃信神佛,讲究修身养性,有时朝堂上吵成一团,他都能老神在在的高坐上首,等大家吵完了,再来画龙点睛总结两句。
所以,但凭建熙帝此刻神态,并不好说他对北山和谢家是心生芥蒂,还是心怀包庇。
只见他目光找到谢原,悠悠道:“左司郎,你原是大理正,最清楚断案流程,这审案判罪,得讲究双方对峙,李氏是你发妻,与你息息相关,今朱中丞之言,你可认呐。”
谢原从容出列,向上叩拜:“回禀陛下,朱中丞清正秉直,断不会污言构陷,然则世人多易受流言蒙蔽,朱中丞固然正直,但也难免有误信之时。”
“简直荒谬!”朱焕明厉声道:“陛下,有人证亲眼看到李氏将入席之人一一送回各自府邸,下车时都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样!若这还不能证明李氏骄纵行凶,谢家与北山无度纵容,老臣,无话可说!”
就在这时,一殿外内侍行至殿门,向殿门处的内侍耳语几句,殿门处的内侍闻言,转身继续传话,一个传一个,终于传到了建熙帝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